题名

“馬王堆黃老帛書四種”書名相關問題探討

并列篇名

Discussion on the Naming of "Four Silk Books of Huang-lao from Mawangdui"

DOI

10.30092/JHCLANCHU.200803.0005

作者

陳清茂(Ching-Mao Chen)

关键词

馬王堆 ; 黃帝四經 ; 黃帝書 ; 十大經 ; 黃老 ; Mawangdui ; The Four Classics of the Yellow Emperor ; The Book of the Yellow Emperor ; Ten Main Classics ; Huang-lao

期刊名称

興大人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0期(2008 / 03 / 01)

页次

125 - 15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其中有四種抄在帛書《老子》乙本前的古佚書,屬於黃老思想之作,引起學者們的關注。黃老帛書四種之命名,筆者暫以「馬王堆黃老帛書四種」稱之,以涵蓋其學術特質,但非為其原本書名。馬王堆黃老帛書四種可視為戰國末期、漢初黃老之學的重要著作,就目前可供分析的資料而論,並不能證明即為《漢書•藝文志》所錄之《黃帝四經》。

英文摘要

Among the silk books unearthed from Han Tomb no.3 at Mawangdui, Changsha, Hunan, there were four types of ancient Guyi books appeared before the silk book Lao tze, and were works on Huang-lao thoughts. Those books have drawn the attention of scholars. The naming of the four silk books of Huang-lao is referred to as ”Four Silk Books of Huang-lao from Mawangdui” in this study, in order to illustrate their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Thus, it is not the original name of the books. ”Four Silk Books of Huang-lao from Mawangdui” are regarded as important writings on the study of Huang-lao in the end of Warring States and early Han Dynasty. Based on the available data, they could not be proven the The Four Classics of the Yellow Emperor included in Hanshu•Yiwenzhi.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圖書資訊學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林清源(2003)。馬王堆帛書《十大經》題解。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2
    連結:
  2. 簡帛金石資料庫。中央研究院史語所文物圖象研究室。
  3. (1975)。帛書老子。臺灣:河洛圖書出版社。
  4. 丁四新(2002)。申論《老子》文本變化的核心觀念、法則及其意義。哲學動態,11
  5. 丁原明(2000)。黃老學論綱。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
  6. 王廷洽(2003)。簡牘帛書與文獻的傳播。學術月刊,9
  7. 史婷婷(2000)。試論《黃帝四經》對《老子》之異。管子學刊,2
  8. 多人分撰(1994)。馬王堆漢墓研究文集:1992年馬王堆漢墓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選。湖南:湖南出版社。
  9. 戎輝兵(2005)。《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校讀札記。東南文化,2
  10. 李學勤。馬王堆帛書《經法·大分》及其他。道家文化研究,3
  11. 李巖(2007)。馬王堆帛書與歷史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學刊,3
  12. 周亮、蔣廣學(2000)。《黃帝四經》中道法思想的自然法特徵。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1(4)
  13. 金春峰(1986)。論《黃老帛書》的主要思想。求索,2
  14. 唐蘭(1975)。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的研究。考古學報,1
  15. 徐建委(2006)。從劉向校書再論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非《黃帝四經》-兼論古籍流傳研究中的兩個方法論誤區。雲夢學刊,3
  16. 荊雨(2005)。試析帛書《黃帝四經》“道生法”思想的內涵及意義。中國哲學史,4
  17. 崔永東(1998)。帛書《黃帝四經》中的刑法思想。法學研究,3
  18. 張運華(1995)。《黃帝四經》與漢代道家思想。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4
  19. 張增田(2002)。黃老帛書所見的另一種德治方略。中國哲學史,1
  20. 張增田(2001)。黃老帛書研究綜述。安徽大學學報,25(4)
  21. 張增田(2005)。《黃老帛書》成書年代的新假說。管子學刊,2
  22. 張增田(2002)。黃老帛書之刑德關係諸說辨。管子學刊,3
  23. 梁韋弦(2005)。由馬王堆帛書易傳看古書形成的復雜性。古籍整理研究學刊,6
  24. 陳鼓應(1994)。帛書《系辭》和帛書《黃帝四經》。中國哲學史,1
  25. 陳鼓應(1995)。先秦道家研究的新方向(續)-從馬王堆漢墓帛書《黃帝四經》說起。管子學刊,2
  26. 陳鼓應(1995)。先秦道家研究的新方向-從馬王堆漢墓帛書《黃帝四經》說起。管子學刊,1
  27. 陳鼓應註譯(1996)。黃帝四經今註今譯。臺灣:商務印書館。
  28. 陳鼓應編(1993)。道家文化研究,3
  29. 陸建華(1999)。《黃帝四經》-黃老道學的奠基之作。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3(3)
  30. 黃武智(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灣,中山大學中文系。
  31. 董英哲(1982)。經法等佚書是田駢遺書。人文雜誌,10
  32. 裘錫圭(1994)。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蘇:古籍出版社。
  33. 裘錫圭。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並非《黃帝四經》。道家文化研究,3
  34. 劉釗(2003)。出土簡帛的分類及其在歷史文獻學上的意義。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
  35. 鄭杰文(1996)。帛書黃帝四經對《老子》學說的繼承和發展。管子學刊,3
  36. 駢宇騫、段書安(1999)。本世紀以來出土簡帛概述。臺灣:萬卷樓圖書公司。
  37. 魏啓鵬(1999)。帛書《十大經》補箋。哲學與文化,26(4)
  38. 嚴靈峰(1983)。老子達解。臺灣:華正書局。
  39. 權光鎬(2001)。帛書《黃帝四經》對《老子》的繼承和發揮。南京社會科學,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