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清代宜蘭的“保甲”與“清庄聯甲”之研究

并列篇名

The Study of "Boa-jia" System and "Qing-zhuang Lian-jia" in Qing I-Lan

DOI

10.30092/JHCLANCHU.200909.0009

作者

李信成(Shinn-Cherng Lee)

关键词

清代宜蘭 ; 保甲 ; 清庄 ; 聯甲 ; 聯庄 ; Qing I-lan ; Bao-jia ; Qing-zhuang ; Lian-jia ; Linked villages

期刊名称

興大人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3期(2009 / 09 / 01)

页次

219 - 25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清代國家政權僅及於縣、廳一級,縣、廳之下的廣大鄉間如何治理,引起學者廣泛的討論。本文擬以清代宜蘭爲討論的對象,作貫時性的探討,以瞭解清代基層治安組織-保甲制及爲補其不足而來的清庄聯甲組織的發展。 本研究發現,宜蘭從嘉慶15年(1810)設治之初即未按十進法編查保甲,以地保負責保甲事務。道光初年行政區劃的堡與編查戶口單位的保合而爲一,改由宜蘭拓墾組織的結首爲保甲首領,保甲制流於形式,結首制在設治後仍在地方發揮作用。至於道光初年施行的聯庄或聯甲制,筆者認爲有常設及爲維護治安而臨時組成者,後者的功能大抵爲清查匪徒並共同防衛。 總結清代宜蘭保甲制與清庄聯甲之施行,可以看到國家企圖以十進法之人爲組織伸入地方社會,惟實際上不可行。爲維持治安,地方官不得不結合地方既有勢力,變通更張保甲制,新開發的台灣既無強宗巨族,亦乏勢力龐大的士紳階層,各地街庄頭人遂爲地方官利用的對象,蓋其爲保鄉衛土上,與官方的利益是一致的,而其勢力僅及街庄,亦無尾大不掉之慮。

英文摘要

The local administrations of Qing dynasty merely reached to the county (縣) or subprefecture (州) level. The question that how and by what means could the local officials control the vast countryside, has aroused an extensive discussion. This study, choosing Qing I-lan as a case, attempts to describe, analyze and interpre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o-jia system and the 'qing-zhuang lian-jia' (cleansing villages and linked jias, 清庄聯甲) organization of the frontier area of Qing Taiwan. After this study, we found that the Qing government did not adopt the decimal system to organize people into security units (bao-jia system) from the beginning of setting up authority in I-lan. During the early Dau-guang (道光), th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unit, bao (堡), and the household unit, bao (保), became one. The local officials of I-lan appointed the leaders of land developing organization, the Jie-shous (結首) of Jie-shou system, as the heads of bao-jia. Till then, the bao-jia system had become formalistic while the Jie-shou system still remained active as the local functional organization. As regard to the ”Qing-zhuang lian-jia” system, we thought that there were two kinds of this system, one was a permanent organization, the other was a temporary one which was organized when local society was not secure and it would be dissolved when the peace reached. We found that the state was trying to use an artificial decimal system of bao-jia to extend its control into local society, while the situation made it difficult to do so. For the security's sake, local officials had no choice but to cooperate with the local elite, and to accommodate the boa-jia system. In frontier Taiwan, there was no strong lineages nor powerful gentry stratum existed; therefore, the leaders of towns and villages became a reliable force on behalf of the local officials to carry out government decrees not only because those local leaders shared the common interests with the officials, but also they were not powerful enough to constitute a menace to the official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圖書資訊學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宜蘭縣史館館藏古文書。宜蘭縣史館。
  2. 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3. 國家圖書館館藏古文書。國家圖書館。
  4. Hsiao Kung-ch''üan=蕭公權)(1960).Rural China: 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5. 丁曰健(1959)。台灣文獻叢刊:治台必告錄。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孔飛力著、Philip A. Kuhn譯、謝亮生譯、楊品泉譯、謝思煒譯(1990)。中華帝國晚期的叛亂及其敵人。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7. 王元穉(1959)。文叢:甲戌公牘鈔存。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8. 王世慶輯。台灣公私藏古文書彙編。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
  9. 王世慶、湯熙勇編(1999)。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10.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59)。文叢:台灣采訪冊。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1.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6)。文叢:續碑傳選集。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2.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59)。文叢:台案彙錄甲集。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3.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4)。文叢:清宣宗實錄選輯。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4.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71)。文叢:淡新檔案選集行政編初集。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59)。文叢: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6.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0)。文叢:台東州采訪冊。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7.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4)。文叢:台案彙錄庚集。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8.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59)。文叢:安平縣雜記。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6)。文叢:碑傳選集。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0.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71)。文叢:道咸同光四朝奏議選輯。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1.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4)。文叢:福建省例。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2.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8)。文叢:清史稿台灣資料集輯。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3. 伊能嘉矩著、江慶林譯(1985)。台灣文化志。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24. 朱再枝(1933)。員山庄庄誌。員山:員山庄役所。
  25. 何培夫(1999)。台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宜蘭縣·基隆市篇〉。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26. 李信成(2004)。宜蘭市志·政事篇。宜蘭:宜蘭市公所。
  27. 李信成(2004)。清治下噶瑪蘭族「番社」的組織與運作。宜蘭文獻雜誌,67-68,82-138。
  28. 李信成(2008)。清代噶瑪蘭土地所有形態及其權利轉移。馬偕學報,5, 6,65-84。
  29. 林玲玲(1997)。宜蘭縣文職機關之變革。宜蘭:宜蘭縣政府。
  30. 林萬榮(1976)。宜蘭鄉賢列傳。宜蘭:宜蘭縣政府民政局。
  31. 林豪(1957)。文叢:東瀛紀事。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2. 林衡道(1970)。宜蘭地方開拓史蹟。台灣文獻,2(2),29-37。
  33. 邱水金編(1994)。宜蘭古文書。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34. 邱水金編(1998)。宜蘭古文書。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35. 邱玟慧(2007)。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36. 姚瑩(1959)。文叢:東溟奏稿。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7. 姚瑩(1960)。文叢:中復堂選集。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8. 姚瑩(1957)。文叢:東槎紀略。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9. 施添福(1997)。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理論架構與基本資料。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40. 施添福(2007)。國家、里堡與地域社會:以清代台灣北部的官治與鄉治爲中心。「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41. 柯培元(1961)。文叢:噶瑪蘭志略。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2. 凌昌武編、林焰瀧編(1986)。蘭陽史蹟文物圖鑑。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43. 徐宗幹(1960)。文叢:斯未信齋文編。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4. 高拱乾(1960)。文叢:台灣府志。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5. 張文義(2004)。員山百年人物。員山:員山鄉公所。
  46. 張菼(1976)。宜蘭兩次械鬥事件之剖析。台灣文獻,27(2),54-71。
  47. 陳長城(1978)。蘭陽文物拾遺—介紹鄉賢李望洋先生。蘭陽,14,118-153。
  48. 陳長城(1984)。介紹宜蘭擺厘陳氏鑑湖堂聚落。史聯雜誌,4,77-80。
  49. 陳培桂(1963)。文叢:淡水廳志。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0. 陳淑均(1963)。文叢:噶瑪蘭廳志。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1. 陳紹馨(1979)。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52. 陳進傳(1995)。宜蘭傳統漢人家族之研究。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53. 陳進傳(1989)。清代噶瑪蘭古碑之研究。鹿港:左羊出版社。
  54. 曾振名編、童元昭編(1999)。噶瑪蘭西拉雅古文書。台北: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55. 黃雯娟(2000)。台灣地名辭書:宜蘭縣。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56. 楊國安(2004)。明清兩湖地區基層組織與鄉村社會研究。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
  57. 廖風德(1990)。清代之噶瑪蘭。台北:正中書局。
  58. 劉銘傳(1958)。文叢:劉壯肅公奏議。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9. 劉璈(1958)。文叢:巡台退思錄。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0. 盧世標(1962)。宜蘭縣志。宜蘭:宜蘭縣文獻委員會。
  61. 戴炎輝(1979)。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62. 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編(1905)。宜蘭廳管內埤圳調查書。台北: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
  63. 瞿同祖著、范忠信譯、晏鋒譯(2003)。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
  64. 羅大春(1972)。文叢:台灣海防並開山日記。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5. 鷹取田一郎(1916)。台灣列紳傳。台北:台灣總督府。
  66. 総監府編(1997)。旧植民地人事総覽·台灣編。東京:日本?書???。
被引用次数
  1. 李信成(2015)。清代宜蘭的官舉族長及其功能探討。臺大歷史學報,55,6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