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中國古代文學史源流論述中的「文統」與「道統」

并列篇名

The Chinese Ancient Times in History of Literature Elaboration on "Un Tueng" and "Dao Tueng" and Concealed Significance

DOI

10.30092/JHCLANCHU.201012.0001

作者

鄭柏彥(Po-Yen Cheng)

关键词

文統 ; 道統 ; 源流 ; 文學史 ; Un Tueng Wentong ; Chinese literature tradition ; Dao Tueng daotong ; Confucian philosophical tradition ; History of literature ; Origin ; Changing

期刊名称

興大人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5期(2010 / 12 / 01)

页次

1 - 2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目的即欲分析、展現「文統」與「道統」等兩種源流論述基調之內涵及其隱含之意義。為了達成上述研究目的,設定論證步驟有三:首先,從起源論述的文獻資料中分析、歸納其所蘊含的文學本質觀。其次,將分析歸納後的文學本質觀置於源流文學史論述中重新加以審視,確認其是做為源流文學史觀的論述基調,因為文學本質觀是批評者在建構源流文學史時的預理解,故其文學本質觀勢必會影響其源流論述,不同的文學史源流論述可以通過歸納其相同的文學本質觀而加以分類。最後,以論述基調為中心,梳理出源流文學史觀的理論架構,並分析其隱含之意義。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explore the essence and implications of ”Un Tueng (wentong)” (Chinese literature tradition) and ”Dao Tueng (dao tong)” (Confucian philosophical tradition) using a three-step approach. A review of the origins of the traditions was firstly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t views of literature. Secondly, the views of literature were reexamined and compard with arguments from literary history to ensure the two traditions' positions served as fundamentals of historical literary perspectives. The view of literature history perspectives. The view of literature is a critic's projection when he or she is constructing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so how literature is viewed should have an impact on how literary history is perceived. Differecnt arguments conceming literary history can be classified by their different views. Finally, the research established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ory of literature history perspectives and analyed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perspectiv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圖書資訊學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1976)。卍新纂續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2. (1982)。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3. 北齊顏之推、王利器集解(1980)。顏氏家訓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 宋王安石、李之亮箋注(2005)。王荊公文集箋注。成都:巴蜀書社。
  5. 宋朱熹章句、宋趙順孫纂疏(1986)。四書纂疏─中庸纂疏。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6. 宋呂祖謙編(1967)。宋文鑑。臺北:世界書局。
  7. 宋趙湘(1966)。南陽集。臺北:藝文印書館。
  8. 明宋濂(1999)。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9. 明胡應麟(1973)。詩藪。臺北:廣文書局。
  10. 明程敏政編(1967)。明文衡。臺北:世界書局。
  11. 唐柳宗元(2002)。柳宗元集。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2. 唐韓愈、馬其昶校注(1991)。韓昌黎文集校注。北京:中國書店。
  13. 梁劉勰、周振甫譯注(1993)。文心雕龍譯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4.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1999)。文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5. 清方苞編(1969)。古文約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6. 清朱彝尊、汪森編(1980)。詞綜。臺北:世界書局。
  17. 清紀昀總纂(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8. 清紀昀總纂(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 清紀昀總纂(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0. 清紀昀總纂(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1. 清紀昀總纂(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2. 清紀昀總纂(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3. 清張伯行(1966)。道統錄。臺北:藝文印書館。
  24. 清嚴可均輯(1982)。全晉文。臺北:世界書局。
  25. 漢許慎、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1974)。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6. 丁仲祜編。續歷代詩話
  27. 王英志編(1993)。袁枚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28. 王樹林(1996)。侯方域論詩的主旨及源流正變觀。殷都學刊,3,41-46。
  29. 李曰剛(1973)。中國文學流變史。臺北:聯貫出版社。
  30. 周唯一(2002)。《古詩評選》源流探討的方法建構與理論基礎。衡陽師範學院學報,23(5),51-56。
  31. 徐復觀(1985)。中國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2. 郭紹虞(2000)。郭紹虞說文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3. 彭亞非(2007)。中國正統文學觀念。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34. 楊文虎(2003)。文學:從元素到觀念。上海:學林出版社。
  35. 褚斌杰(2004)。論中國文體的源流演變與分類。職大學報,1,1-3+103。
  36. 顏崑陽(2003)。從〈詩大序〉論儒系詩學的「體用觀」─建構「中國詩用學」三論。政治大學中文系主辦「第四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會後論文集
  37. 顏崑陽(2001)。六朝文學「體源批評」的取向與效用。東華人文學報,3,1-35。
  38. 顏崑陽(1993)。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2014)。《藝苑巵言》「辨體」方法論。文與哲,24,8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