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王船山的人性論-以先天善性與後天習性之關係爲中心的討論

并列篇名

On Wang Chuan-shan'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Centered i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Inherent Goodness and Acquired Habits

DOI

10.30092/JHCLANCHU.201012.0002

作者

陳祺助(Chi-Ju Chen)

关键词

性 ; 氣 ; 習 ; 人性論 ; 性日生日成 ; natural disposition ; habits ; theory of human nature ; universality

期刊名称

興大人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5期(2010 / 12 / 01)

页次

27 - 6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論文以先天善性與後天習性的關係為主軸,來討論王船山人性論的問題。由於船山以「氣」為本體,但並不否定「理」為氣化之主宰的意義,因此,論文首先分析船山論人性乃「理氣一體」的涵義,以及性與心既一又異的關係,說明性善而心可能(然而不必然)有不善。其次,說明人性必是「氣質中之性」,而因人人氣質各異,形成人性不一致又「相近」的情形。其三,論人性是先天的道德性與後天的習性渾合一體,故人既日受善性於天,亦可能因習於不善而日成不善之性。最後,對船山以習性一成乃「不可移」的觀點與性善、性日生日成之說之間的可能矛盾,嘗試加以會通。

英文摘要

This thesis discusses Wang Chuan-shan'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and focuses 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inherent goodness and acquired habits. Wang Chuan-shan considered ”disposition” as the noumenon, but he did not deny that ”moral philosophy” determines the resultant disposition. Therefore, this study will first examine Wang Chuan-shan's concept of human nature: that ”moral philosophy exists within disposition.” Due to the fact that nature and ”heart” are two sides of one coin, human nature is originally good but the heart can be (albeit not necessarily) bad. Second, human nature is a combination of ”natural disposition and character”, both of which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Consequently, while human nature varies among individuals, in many aspects, it is universally similar. Third, human nature is a combination of natural moral creativity and acquired habits. Even though people have an inherent natural goodness, they may acquire bad habits and develop a bad nature. Finally, contradictory arguments arose concerning Wang's theory that once established, habits were impervious to change; the philosophy that men were created 'good'; and the view that the nature of human beings could be changed. The thesis will also try to resolve these contradiction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圖書資訊學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陳弘學(2008)。戴震「氣本論」內涵及其思想困境探析。鵝湖學誌,41
    連結:
  2. 陳祺助(2009)。王船山氣論系統中「性體」觀念的涵義及其理論價值。淡江中文學報,20
    連結:
  3. 宋程顥、宋程頤(1981)。二程集。臺北:里仁書局。
  4. 明王守仁(1979)。傳習錄。臺北:正中書局。
  5. 明王廷相(1989)。王廷相集。北京:中華書局。
  6. 清王夫之(1972)。思問錄。臺北:自由出版社。
  7. 清王夫之(1972)。續春秋左氏傳駁議。臺北:自由出版社。
  8. 清王夫之(1972)。周易內傳。臺北:自由出版社。
  9. 清王夫之(1972)。俟解。臺北:自由出版社。
  10. 清王夫之(1972)。薑齋文集。臺北:自由出版社。
  11. 清王夫之(1972)。詩廣傳。臺北:自由出版社。
  12. 清王夫之(1972)。周易外傳。臺北:自由出版社。
  13. 清王夫之(1972)。禮記章句。臺北:自由出版社。
  14. 清王夫之(1972)。讀四書大全說。臺北:自由出版社。
  15. 清王夫之(1972)。張子正蒙注。臺北:自由出版社。
  16. 清王夫之(1972)。周易內傳發例。臺北:自由出版社。
  17. 清王夫之(1972)。尚書引義。臺北:自由出版社。
  18. 清王夫之(1972)。四書訓義。臺北:自由出版社。
  19. 清王夫之(1972)。薑齋文集。臺北:自由出版社。
  20. 清戴震(1995)。孟子字義疏證。合肥:黃山書社。
  21. 牟宗三(1986)。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2. 牟宗三(1985)。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3. 牟宗三(1981)。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
  24. 牟宗三(1981)。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
  25. 林安梧(1999)。明末清初關於「格物致知」的一些問題─以王船山人性史哲學為核心的宏觀理解。中國文哲研究所集刊,15
  26. 林安梧(1987)。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27. 林聰舜(1989)。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8. 唐君毅(1979)。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9. 袁保新(1991)。試論孟子心身觀在其人性論上之蘊含。當代新儒學論文集‧內聖篇,臺北:
  30. 張永儁(1993)。析論王船山《君相可以造命論》之民主精神。哲學與文化,20(19)
  31. 陳贇(2001)。形而上與形而下:以隱顯為中心的理解。清華學報,31(1、2期合刊)
  32. 曾昭旭(1983)。王船山哲學。臺北:遠景出版社。
  33. 曾昭旭(1983)。道德與道德實踐。臺北:漢光文化公司。
  34. 黃書光(1994)。論明末清初實學思想家對理學教育思想的批判與改造(下)。鵝湖月刊,230
  35. 黃懿梅(1984)。船山「道大善小,善大性小」說之評析。台大哲學評論,7
  36. 楊祖漢(1998)。當代儒學思辨錄。臺北:鵝湖出版社。
  37. 劉滄龍(2009)。善來自於天性還是教養。國科會哲學學門93-97 學年研究成果發表會,宜蘭:
  38. 潘小慧(1993)。從王船山的本體論看其人性論。哲學與文化,20(19)
  39. 蔡仁厚(1984)。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40. 鄭宗義(2009)。明清儒學轉型探析─從劉蕺山到戴東原。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41. 鄭宗義(2005)。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被引用次数
  1. 陳祺助(2013)。王船山論心、身貫通之道。東華人文學報,22,31-69。
  2. 陳祺助(2020)。王船山的歷史觀:從目的論觀點的討論。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54,1-36。
  3. 陳振崑(2022)。明清之際天道人性論的理論轉型-王船山人性生成論的義理詮釋。哲學與文化,49(1),39-61。
  4. 顏銘俊(2016)。王船山對《論語‧陽貨》「性近習遠」章的詮解及相關問題探究。漢學研究集刊,23,7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