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忠愛隨地施」─潘德輿《養一齋詩話》的論詩特質

并列篇名

On Loyalty and Love Presented in YangYi Zhai Shi Hua Yi- ru Ding

DOI

10.30092/JHCLANCHU.201109.0003

作者

丁憶如(Yi- ru Ding)

关键词

養一齋詩話 ; 潘德輿 ; 清代詩話 ; Yang Yi Zhai Shi Hua ; Pan De Yu ; Shi Hua(poetry reviews)

期刊名称

興大人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7期(2011 / 09 / 01)

页次

63 - 9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養一齋詩話》的作者潘德輿,並非詩話史上赫赫有名的詩論家:他沒有太昭著的詩名,不曾擔任過官職,生平交往的對象,也多是滿腔熱血、敢於臧否時弊的士人,而非詩話史上著名的文人。他論詩的立場,則與其篤厚孝親的性格,及關懷世道胸懷密切相合,因此在閱讀時,能使人感受到一股貫串其中的人格感染力。本文因此以潘德輿自己的詩句「忠愛隨地施」,形容其科場蹭蹬、壯志未申,但能行道義於親族鄉里的人生歷程,亦欲以此「忠愛隨地施」的態度,說明其如何重視詩教,並以道德論人論詩的論詩特質。

英文摘要

As the author of Yang Yi Zhai Shi Hua《養一齋詩話》, Pan De Yu(潘德輿) is not one of the remarkable reviewers of poetry in the Qing Dynasty. He never made a big noise in the world, took any position in the government, and, according to recent research, never befriended any remarkable poets. Most of his friends are considered fiery-spirited and fearless intellectuals. He dedicated most of his life to taking the competitive imperial examination for a position i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never passed it), and to private school education in his hometown.His standpoints toward poetry is that it should involve a regard to morality rather than the beauty of poetry. I would summarize his personality and poetics perspectives with Pan'sown verse, 'practicing my ideals wherever I am(忠愛隨地施)' and indicate this persistence by analyzing the union between his personality and works, especially Yang Yi Zhai Shi Hua.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圖書資訊學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清.恭阿拉等奉敕,《欽定學政全書》卷十一(清嘉慶 17 年木刻本)。
  2. 元脫脫(2000)。宋史。北京市:中華書局。
  3. 宋朱熹、宋黎靖德編(1970)。朱子語類。臺北市:正中書局。
  4. 宋朱熹、岡田武彥解題(1985)。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臺北市:大化書局。
  5. 宋歐陽修(1975)。歐陽修全集。臺北市:華正書局。
  6. 清林昌彝(1988)。射鷹樓詩話。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7. 清金安清(1997)。水窗春囈。北京市:中華書局。
  8. 清潘德輿(2002)。養一齋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9. 清繆荃孫編(1973)。續碑傳集。新北市:文海出版社。
  10. 朱德慈、柳宏(2002)。潘德輿年譜。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4,354-360。
  11. 吳宏一(1986)。清代詩學初探。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12. 吳宏一編(2006)。清代詩話考述。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文哲所。
  13. 吳宗海(1994)。試論潘德輿《養一齋李杜詩話》。鎮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4),7-11。
  14. 吳宗海(1990)。淺談潘德輿《養一齋詩話》中的「質實」。鎮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4),24-27。
  15. 吳宗海(1992)。潘德輿《養一齋詩話》歷詆曹操、阮籍、陳子昂諸人原因試析。鎮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3),6-9。
  16. 卓月娥(198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文所。
  17. 林淑貞(1999)。詩話論風格。臺北市:文津出版社。
  18. 商衍鎏(1975)。清代科舉考試述略。臺北市:文海出版社。
  19. 郭紹虞(1982)。清詩話續編。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20. 郭紹虞(1988)。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21. 陳俊生(1999)。博士論文(博士論文)。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2. 費振剛校注、仇仲謙校注、劉南平校注(2005)。全漢賦校注。廣州市:廣東教育出版社。
  23. 黃光亮(197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文化大學。
  24. 黃細嘉(1999)。《請嚴塞漏卮以培國本疏》作者異說考論。安徽史學,3
  25. 楊錦富(2006)。潘德輿《養一齋詩話》杜甫詩論之研究。高應科大人文社會科學學報,3,81-109。
  26. 詹千慧(2002)。潘德輿《李杜詩話》對杜甫詩之評價。輔大中研所學刊,12,169-193。
  27. 劉文剛(2007)。潘德輿的杜甫研究。杜甫研究學刊,2007(3),62-65。
  28. 劉文剛(2007)。潘德輿的杜甫研究。杜甫研究學刊,2007(4),22-24。
  29. 蔣寅(2007)。清詩話考。北京市:中華書局。
  30. 鄭夙姿(2001)。潘德輿《李杜詩話》論李白探析。輔大中研所學刊,11,237-254。
  31. 錢仲聯編(2004)。清詩紀事。南京市:鳳凰出版社。
  32. 闕真(2001)。關于「厚」與「質實」─ 對《養一齋詩話》的一點看法。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3),202-205。
被引用次数
  1. (2023)。論潘德輿批評《石洲詩話》之詩學意義──以蘇詩接受為核心。成大中文學報,83,107-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