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宿州褚蘭漢墓車馬出行圖方位模式

并列篇名

The Directional Structure of Pictures of a Tour by Chariots of Han Stone Carvings of Zhulan in Suzhou County

作者

王倩(Qian Wang)

关键词

褚蘭 ; 漢畫像石 ; 方位 ; 西方 ; 宇宙論 ; Zhulan ; Han stone carvings ; direction ; west ; cosmology

期刊名称

興大人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56期(2016 / 03 / 01)

页次

1 - 2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褚蘭漢畫像石墓位於安徽宿州東北部,由兩座約建於東漢建寧四年(西元171 年)時期的墓葬組成。該墓中車馬出行圖描述的內容並非為現實世界的生活場景,它實際上是亡靈升天圖。褚蘭車馬出行圖中的車馬一律向右並且向西而行,該製圖模式反映了亡靈西行而抵達西王母所在不死世界的升天意圖。由此可知,褚蘭漢畫像石表述的宇宙是垂直二分的世界:以大地為中心分為人間與天堂,與此相對應的為此世與彼世,即生前與死後世界。褚蘭漢畫像描繪的空間模式源自戰國時代人死後升入西方樂園的神話理念,為中國本土信仰的產物。

英文摘要

The Han stone carvings of Zhulan(褚蘭) are located in Suzhou County(宿州), Anhui province(安徽), and it is made up of two tombs which were built in four years in Jianning(建寧) in approximately 171 AD. The contents of pictures of a tour by chariots are not the scene of real life but rather a guide map to heaven. The chariots of Han stone carvings of Zhulan go west and right and west which reflect the intention that the dead spirit will arrive in the immortal world of the Queen Mother of the West. So we can infer that the world carved on the Han stone carvings of Zhulan is a vertical and dichotomous cosmos. The universe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by the earth, namely heaven and human society, or the current life which one lived and the afterlife. The space pattern of Zhulan originated from the west paradise belief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it was the product of ancient Chinese native belief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圖書資訊學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湖南省博物館網頁,( http://www.hnmuseum.com/hnmuseum/ Special Exhibitions /gb/),(館藏國寶), 2014 年10 月20 日檢索。
  2. 山東省博物館、蒼山縣文化館(1975)。山東蒼山縣元嘉元年畫象石墓。考古,1975(2)
  3. 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文物工作隊(1978)。和林格爾漢墓壁畫。北京:文物出版社。
  4. 方建國(1991)。四川簡陽縣鬼頭山東漢崖墓。文物,1991(3)
  5. 王步毅(1991)。褚蘭漢畫像石及有關物像的認識。中原文物,1991(3)
  6. 王步毅(1993)。安徽宿縣褚蘭漢畫像石墓。考古學報,1993(4)
  7. 王倩(2014)。左東右西:論漢畫像石中的西王母方位模式。文化遺產,2
  8. 王倩(2014)。論漢畫像石方位劃分參照物。文藝理論研究,6
  9. 巫鴻譯、柳揚譯、岑河譯(2010)。禮儀中的美術—巫鴻中國古代美術史文編。北京:三聯書店。
  10. 巫鴻譯、柳揚譯、岑河譯(2006)。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北京:三聯書店。
  11. 李立(2004)。漢畫車馬出行畫像的神話學詮釋。理論與創作,6
  12. 信立祥(1999)。漢代畫像中的車馬出行圖考。東南文化,1
  13. 信立祥(2000)。漢代畫像石綜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
  14. 徐光冀編(2012)。中國出土壁畫全集(5)。北京:科學出版社。
  15. 袁珂校注(1996)。山海經校注.西次三經。成都:巴蜀書社。
  16. 張志春(2003)。從具象到抽象的演化軌跡:對陝北等地漢畫像石一種紋樣的文化追溯。藝術百家,3
  17. 陳路(2005)。漢畫榜題“上人馬食太倉”考。南都學刊,2005(3)
  18. 陳廣忠譯注(2012)。淮南子.地形訓。北京:中華書局。
  19. 湖南省博物館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文物編輯委員會編(1973)。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下)。北京:文物出版社。
  20. 黃留春(1994)。許昌漢磚石畫像。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
  21. 葉舒憲(2014)。論四重證據法的證據間性:以西漢竇氏墓玉組佩神話圖像解讀為例。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
  22. 蔣英炬編(2000)。中國畫像石全集1.山東漢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
  23. 嶽翔(2013)。安徽宿縣褚蘭漢畫像石墓研究。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
  24. 臨沂金雀山漢墓發掘組(1977)。山東臨沂金雀山九號漢墓發掘簡報。文物,11
被引用次数
  1. (2018)。論安徽宿縣褚蘭漢代祠堂與墓室的圖像關係、布局和功能-兼及車馬出行圖的多重意涵。早期中國史研究,10(2),12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