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清代平埔族土地流失原由新探

并列篇名

A New Investigation of Causes of the Land Loss among Pingpu Aborigines in the Qing Dynasty

作者

楊克隆(Ke-lung Yang)

关键词

平埔族 ; 地權 ; 墾民 ; 番地 ; 族群關係 ; Pingpu Aborigines ; Land Right ; Pioneers in Land Reclamation ; Aboriginals' Land ; Ethnic Relations

期刊名称

興大人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61期(2018 / 09 / 01)

页次

47 - 7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平埔族土地流失之原由,除針對舊說加以整理,並企圖透過對史料文獻之爬梳與重新解讀,獲得下列三項解讀平埔族土地流失原由的新面向。首先,墾民越界侵墾的違禁行為,絕非墾民單獨之力所能達成,官府在平糶內地糧食、防亂等考量,甚或勾串分肥的情況下,長期縱容通事、墾民侵漁平埔族,終使清廷保護平埔族土地權之政策、禁令等同具文。其次,舊志文獻在漢人主體意識的史觀局限下,對漢人侵墾行為多抱持稱頌的態度,反之,則將「守」土的「番人」塑造成野蠻、乖戾的對象,用以合理化侵墾行為的正當性。其三,司法是正義的最後防線,然因吏治積弊、語言隔閡、官方對「番人」訴訟權的蔑視,導致埔╱漢訟案裁判之公正性在當日已遭強烈質疑。漢人社會集體組織性的拓墾勢力,透過前述政經、文化、司法等絕對優勢力量,完成對平埔族土地的普遍支配,導致平埔族生存空間遭到嚴重擠壓,步向文化淪喪、族群式微之途。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be into the causes of the land loss of the Pingpu aborigines, By sorting out the original statement and integrating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it argues for the following three new interpretations of the causes of Pingpu's land loss. First, the prohibited boundary overstepping behavior conducted by the pioneers in land reclamation is definitely not an action that can be individually achieved. The government, in consideration of selling grain stored in granaries at fair prices, preventing disorder, etc. or even undertaking the conspiracy and dishonest possession, connived at the invasion of Pingpu's land committed by the officials in charge of aboriginal affairs and the pioneers in land reclamation for a long time, and it finally rendered useless the policy and injunction which protected aborigines' land rights. Second, under the ideology of Han Chinese chauvinism, the historical conception of old record literature mostly gave praise to the Han people's invasion, which depicts the land-guarded "indigenans inhabitants" as brutal and objectionable people. Third, criminal justice is considered society's last line of defense; however, on account of the long existing corruption, language of estrangement and officialdom's disregard for indigenous inhabitants' right of instituting legal proceedings, the fairness of Pingpu / Han trials were strongly questioned at the time. Through the foregoing political, cultural, judicial, and other absolute superior forces, the Han's power of collective and organized reclamation completed the general domination of the Pingpu people's land; as a result comma the Pingpu's living space was severely squeezed, stepping into the cultural decay and a decline of the ethnic group.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圖書資訊學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Memmi, Albert,Greenfeld, Howard(trans.)(1965).The Colonizer and the Colonized.Boston:Beacon Press.
  2. 丁曰健(1959)。治臺必告錄。臺北市:臺灣銀行。
  3. 尹全海(2007)。清代渡海巡臺制度研究。北京市:九州出版社。
  4. 尹章義(1989)。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5. 六十七(1961)。番社采風圖考。臺北市:臺灣銀行。
  6. 必麒麟、陳逸君譯(1999)。歷險福爾摩沙。臺北市:原民文化。
  7. 瓦歷斯.尤諾幹(1994)。想念族人。臺中市:晨星出版社。
  8. 白棟樑(1997)。平埔足跡:臺灣中部平埔族遷移史。臺中市:晨星出版社。
  9. 伊能嘉矩、楊南郡譯(1996)。平埔族調查旅行。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10. 江日昇(1960)。臺灣外記。臺北市:臺灣銀行。
  11. 吳瀛濤(1975)。臺灣諺語。臺北市:臺灣英文出版社。
  12. 沈有容(1969)。閩海贈言。臺北市:臺灣銀行。
  13. 沈定均(2000)。漳州府志。上海:上海書店。
  14. 周元文(1960)。重修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
  15. 周鍾瑄(1962)。諸羅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
  16. 周璽(1962)。彰化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
  17. 岸裡大社文書出版編輯委員會編(1998)。國立臺灣大學岸裡大社文書。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
  18. 林世珍主修、陳光華主修、鄭榮松主修(1989)。臺中縣志。臺中縣:臺中縣政府。
  19. 邱坤良編(2002)。宜蘭縣口傳文學。宜蘭縣:宜蘭縣政府。
  20. 姚瑩(1957)。東槎紀略。臺北市:臺灣銀行。
  21. 施添福(1995)。清代臺灣岸裡地域的族群轉換。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市:
  22. 柯培元(1961)。噶瑪蘭志略。臺北市:臺灣銀行。
  23. 范咸(1961)。重修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
  24. 郁永河(1959)。裨海紀遊。臺北市:臺灣銀行。
  25. 馬偕、林晚生譯(2007)。福爾摩沙紀事:馬偕臺灣回憶錄。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26. 高拱乾(1960)。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
  27. 屠繼善(1960)。恆春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
  28. 崑岡修(1991)。清會典事例。北京市:中華書局。
  29. 張士陽、鄧孔昭譯(1991)。雍正九、十年臺灣中部的原住民叛亂。臺灣研究集刊,1991(2)
  30. 梁志輝編、鍾幼蘭編(1998)。臺灣原住民史料彙編。南投縣:臺灣省文獻會。
  31. 莊永明(1990)。臺灣雅言巧語.臺灣諺語淺釋。臺北市:時報文化。
  32. 莊雅仲(1993)。裨海紀遊:徘徊於自我與異己之間。新史學,4(3)
  33. 連橫(1963)。雅言。臺北市:臺灣銀行。
  34. 連橫(1960)。臺灣詩乘。臺北市:臺灣銀行。
  35. 連橫(1979)。臺灣通史。臺北市:眾文書局。
  36. 陳秋坤(1994)。清代臺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37. 陳培桂(1963)。淡水廳志。臺北市:臺灣銀行。
  38. 陳淑均(1963)。噶瑪蘭廳志。臺北市:臺灣銀行。
  39. 陳盛韶(1997)。問俗錄。南投縣:臺灣省文獻會。
  40. 陳璸(1961)。陳清端公文選。臺北市:臺灣銀行。
  41. 黃叔璥(1957)。臺海使槎錄。臺北市:臺灣銀行。
  42. 黃逢昶(1960)。臺灣生熟番紀事。臺北市:臺灣銀行。
  43. 葉振輝(1995)。臺灣開發史。臺北市:臺原出版社。
  44. 廖漢臣(1977)。臺灣省開闢資料續編。臺中市:臺灣省文獻會。
  45.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94)。臺灣史。臺北市:眾文圖書公司。
  4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3)。清仁宗實錄選輯。臺北市:臺灣銀行。
  47.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4)。清高宗實錄選輯。臺北市:臺灣銀行。
  48.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3)。臺灣私法物權編。臺北市:臺灣銀行。
  4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6)。清會典臺灣事例。臺北市:臺灣銀行。
  50.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72)。雍正硃批奏摺選輯。臺北市:臺灣銀行。
  51.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1)。澎湖臺灣紀略。臺北市:臺灣銀行。
  52.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3)。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北市:臺灣銀行。
  5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1)。臺灣私法人事編。臺北市:臺灣銀行。
  54. 劉良璧(1961)。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
  55. 潘英海編、詹素娟編(1995)。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市:
  56. 蔣師轍(1957)。臺游日記。臺北市:臺灣銀行。
  57. 鄭津梁(1953)。雲林沿革史略(三)。雲林文獻,2(2)
  58. 戴寶村(1996)。臺灣島、臺灣省、臺灣國。臺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59. 藍鼎元(1958)。東征集。臺北市:臺灣銀行。
  60. 藍鼎元(1997)。平臺紀略。南投縣:臺灣省文獻會。
  61. 懷蔭布(2000)。泉州府志。上海:上海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