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國小學校教育再製社會階層化?家長社會資本對學童學業成就及學校適應之作用

并列篇名

Reproducing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primary schooling? Parental social capital effect on children's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school adaptation

作者

王雅玄(Wang, Ya-Hsuan);周國民(Chou, Kuo-Min)

关键词

教育階層化 ; 家長社會資本 ; 學校適應 ; 學業成就 ; educational stratification ; parental social capital ; academic achievement ; school adaptation

期刊名称

明新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5卷1期(2022 / 10 / 01)

页次

43 - 7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英文

中文摘要

社群主義的社會資本論挑戰了都市化社會中個人主義累積文化資本即可成功的舊觀念。假設人脈網絡顯著影響學童學校教育表現,那麼社會資本可能是窮人翻身的利器。本文檢驗國小教育透過家長社會資本能否再製社會階層化,以自編家長填答的社會資本量表,含家庭、學校、社區三場域,以新舊移民混居的台南為調查母群,有效問卷825份。研究發現,社區社會資本與家庭社經背景無關,揭示各階層或新舊移民皆可開創社會資本的可能;家長社會資本對學童學業成就及學校適應具顯著預測力,證實Bourdieu認為社會資本具確定投資報酬率,而駁斥Coleman社會資本的回報不確定性,社會資本可傳遞可兌換,值得家長投資,但此結果也說明當前台灣社會階層化的現象足以經由家庭轉介到下一代的學校教育表現。

英文摘要

Communitarian social capitalism challenges the outdated idea that individuals succeed by reproducing social capital with networked individualism. In order to understand if social stratification reproduced primary schooling,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arental social capital, children's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school adaptation. The researchers develop a Social Capital Scale for Parents and collected 825 validated questionnaires of sixth-grade students (with parents) from 34 primary schools in Tainan County. In conclusion, parental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is non-significantly varied by family backgrounds, which discloses parents from all social stratums could create social capital; high parental social capital can predict students' high school adaptation and high academic achievement. This finding accepts Bourdieu's argument that the rate of return on social capital is certain, yet rejects Coleman's uncertain rate of return on social capital. The transferability of social capital is seen from parents to children as well as the transformability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基礎與應用科學 > 基礎與應用科學綜合
工程學 > 工程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王雅玄(2007)。伯恩斯坦《邁向教育傳遞理論》評述。中等教育,58(5),152-166。
    連結:
  2. 王麗雲,游錦雲(2005)。學童社經背景與暑期經驗對暑期學習成就進展影響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1(4),1-41。
    連結:
  3. 李思賢,張弘潔,李蘭,吳文琪(2006)。家庭及學校的社會資本與國小學童內化行為問題之關係。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9(3),231-253。
    連結:
  4. 徐榮崇(2008)。集體記憶與社會資本—談加拿大臺灣移民的居住地選擇與思維。人口學刊,37,115-150。
    連結:
  5. 許崇憲(2002)。家庭背景因素與子女學業成就之關係─臺灣樣本的後設分析。中正教育研究,1(2),25-62。
    連結:
  6. 陳建州,劉正(2004)。論多元入學方案之教育機會均等性。教育研究集刊,50(4),115-146。
    連結:
  7. 陳燕禎(2008)。台灣新移民的文化認同、社會適應與社會網絡。國家與社會,4,43-100。
    連結:
  8. 甄曉蘭(2007)。偏遠國中教育機會不均等問題與相關教育政策初探。教育研究集刊,53(3),1-35。
    連結:
  9. 劉靖國(2004)。社會階層化與教育機會均等的社會學分析─以結構功能理論、衝突分析理論與批判理論為分析架構。學校行政雙月刊,30,59-68。
    連結:
  10. 謝小芩(1998)。性別與教育期望。婦女與兩性學刊,9,205-231。
    連結:
  11. 謝孟穎(2003)。家長社經背景與學業成就關連性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9(2),255-287。
    連結:
  12. Ballantine, J. H.(2001).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 systematic analysis.London, England:Taylor & Francis Press.
  13. Bernstein, B.(1975).Class, codes and control.London, England:Routledge.
  14. Coleman, J. S.(1990).How worksite schools and other school reforms can generate social capital.American Educator,14,35-36.
  15. Coleman, J. S.(1990).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6. Coleman, J. S.(1966).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Washington, D. C.:U. 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7. Coleman, J. S.(1988).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Supplement to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4,S95-S120.
  18. Coleman, J. S.,Hoffer, T.(1987).Public and private schools: The impact of communities.New York:Basic Books.
  19. Crick, N. R.,Dodge, K. A.(1994).A review and reformulation of social information-processing mechanisms in children’s social adjustment.Psychology Bulletin,115,74-101.
  20. Erwin, P.(1993).Friendship and peer relations in children.New York, NY:John Wiley & Sons Press.
  21. Harker, R.,Nash, R.,Durie, A.,Charters, H.(1993).Succeeding generations: Family resources and access education in New Zealan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2. Hogan, M. J.(2001).Social capital: Potential in family social science.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30,151-155.
  23. Kuah-Pearce, K. E.,Davison, A. P.(2008).At home in the Chinese diaspora: Memories, identities and belongings.Basingstoke, England:Palgrave Macmillan Press.
  24. Lareau, A.(2000).Social class and the daily lives of children: A study from the United States.Childhood,7(2),155-171.
  25. Lareau, A.(1987).Social class differences in family-school relationships: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capital.Sociology of Education,60(2),73-85.
  26. Lareau, A.(2003).Unequal childhoods: Class, race and family life.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7. Lareau, A.(2003).Invisible inequality: Social class and child rearing in black and white familie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7,747-776.
  28. McNamara, E. H.,Weininger, E.,Lareau, A.(2003).From social ties to social capital: Class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parent networks.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40(2),319-351.
  29. Portes, A.(1998).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4,1-24.
  30. Richardson, L. C.(Ed.)(1986).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New York, NY:Greenwood Press.
  31. Young, I. M.(1990).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2. 王家通(2000)。論教育機會的均等與公平-以概念分析為中心。「教育基本法相關議題」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市:
  33. 王振世,蔡清中(2008)。臺灣外籍配偶子女學習適應與學業成就之間的關係:東南亞、大陸與本國籍配偶子女之比較。教育政策論壇,11(2),75-105。
  34. 何瑞珠(1998)。家長參與子女的教育: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的闡釋。當代華人教育學報,26(2),233-261。
  35. 吳武典,林繼盛(1988)。家庭與學校聯繫程度與兒童學業成就和生活適應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15,127-138。
  36. 吳新華(1991)。國小學童生活適應問題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報,4,199-253。
  37. 吳璧如(1999)。教育歷程中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國教學報,10,1-36。
  38. 巫有鎰(1999)。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臺北市和臺東縣作比較。教育研究集刊,43,213-242。
  39. 巫有鎰(2007)。學校與非學校因素對臺東縣原、漢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7(1),29-67。
  40. 巫有鎰,黃毅志(2009)。山地原住民的成績比平地原住民差嗎?可能影響臺東縣原住民各族與漢人國小學生學業成績差異的因素機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9(1),41-89。
  41. 李文益,黃毅志(2004)。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與學生成就的關聯性之研究—以臺東師院為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5(2),23-58。
  42. 李坤崇(1990)。我國國小學生學習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臺南師院學報,23,133-159。
  43. 李家伶(2004)。嘉義縣,南華大學。
  44. 李敦仁(2007)。人力資本、財務資本、社會資本與教育成就關聯性之研究:Coleman 家庭資源理論模式之驗證。教育與心理研究,30(3),111-141。
  45. 李敦仁,余民寧(2005)。社經地位、手足數目、家庭教育資源與教育成就結構關係模式之驗證:以 TEPS 資料庫資料為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2),1-47。
  46. 李鴻章(2006)。臺東縣不同族群學童數學學業成就影響模式之探討。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6(2),1-41。
  47. 周新富(2004)。家庭社經地位、家長參與學習與國中生能力分組關係之研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4(2),113-153。
  48. 周新富(2008)。社會階級對子女學業成就的影響—以家庭資源為分析架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8(1),1-43。
  49. 周新富(2003)。家庭社會資本組成構面及其與學習結果之關係。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3(2),85-112。
  50. 周新富(2006)。Coleman 社會資本理論在臺灣地區的驗證—家庭、社會資本與學業成就之關係。當代教育研究,14(4),1-28。
  51. 周新富,王財印(2006)。社會資本在家庭代際人力資本傳遞之探討。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19(2),281-306。
  52. 林大森(2002)。高中/高職的公立/私立分流對地位取得的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25,35-62。
  53. 林亮雯(2004)。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54. 林俊瑩,黃毅志(2008)。影響台灣地區學生學業成就的可能機制:結構方程模式的探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8(1),1-43。
  55. 林南(2007)。社會資本理論與研究簡介。社會科學論叢,1(1),1-32。
  56. 林清標(1998)。臺東縣,國立臺東師範學院。
  57. 林淑芬(2006)。臺東縣,國立臺東大學。
  58. 洪泉湖(編),吳學燕(編)(1999).臺灣原住民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59. 孫智綺(譯),Bonnewitz, P.(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臺北市:麥田.
  60. 翁福元(2006)。影響學習成就之社會因素比較分析。教育資料集刊,32,23-39。
  61. 康瀚文(2005)。社會資本對學生教育成就影響成因之探究。「2005 華人教育學術研討會」大會手冊,臺北市:
  62. 張怡貞(1998)。國小男女學童知覺父母對其教育關注與期望調查。教育研究集刊,41,53-71。
  63. 許宏儒(2004)。Bourdieu 的文化資本概念及對教育機會均等的解釋。教育研究資訊,12(3),75-102。
  64. 陳幸仁(2008)。家長參與校務決策之微觀政治分析。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1,91-114。
  65. 陳怡靖(2004)。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66. 陳怡靖(1999)。臺東縣,臺東師範學院。
  67. 陳怡靖,鄭燿男(2000)。臺灣地區教育階層化之變遷─檢證社會資本論、文化資本論及財務資本論在臺灣的適用性。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0(3),416-434。
  68. 陳奎憙(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師大書苑.
  69. 陳順利(1999)。臺東縣,臺東師範學院。
  70. 章勝傑,林烘昱(2009)。家庭結構對子女學校中輟行為的影響:一個後設分析研究。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9(2),79-113。
  71. 曾天韻(2000)。臺東市,臺東教育大學。
  72. 黃雅芳(2004)。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73. 楊肅棟(2001)。學校、教師、家長與學生特質對原漢學業成就的影響—以台東縣國小為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1),209-247。
  74. 潘美倫(1999)。臺東市,國立臺東師範學院。
  75. 蔡淑玲,瞿海源(1992)。臺灣教育階層化的變遷。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2(1),98-118。
  76. 鄭麗珍(2001)。家庭結構與青少年的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臺大社會工作學刊,5,197-210。
  77. 瞿海源(編),王振寰(編)(1999).社會學與臺灣社會.臺北市:巨流.
  78. 蘇船利,黃毅志(2009)。人力資本、財務資本、社會資本與教育成就關聯性之研究:Coleman 家庭資源理論模式之驗證。教育研究集刊,55(3),9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