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原住民身分法」中「姓氏綁身分」條款的違憲分析

并列篇名

Analysis of the Constitutionality of the Indigenous Status Act

作者

鄭川如(Chuan-Ju Cheng)

关键词

原住民 ; 原住民身分法 ; 姓氏綁身分主義 ; 平等權 ; 種族歧視 ; Indigene ; Indigenous Status Act ; Binding Indigenous Status with Family Name ; Right of Equality ; Racial Discrimination

期刊名称

中正大學法學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40期(2013 / 07 / 01)

页次

1 - 4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2001年,立法院通過「原住民身分法」,終使數十年來關於原住民身分認定之法律位階過低問題獲得解決。關於誰可取得原住民身分,立法機關採取「姓氏綁身分」主義(而非傳統之「雙系血統主義」),認為原漢家庭所生子女是否取得原住民身分,端視其所從姓氏,若子女從具原住民身分之父或母之姓,則取得原住民身分,若否,則子女不取得原住民身分(原住民身分法第四條第二款)。此「姓氏綁身分」主義係立法機關之發明,認為此舉可將原住民身分與血緣、文化、經濟條件作連結,並將原住民優惠性保障措施保留給真正需要的原住民。然而,此條款卻造成原住民媽媽生不出原住民小孩此社會事實。本篇論文發現,原住民身分法第四條第二款之「姓氏綁身分」條款,不僅違反原住民婦女基於憲法第七條之男女平等權、違反《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關於禁止對婦女之歧視之相關規定,該條款亦有種族歧視之虞。因此,本文建議立法院儘速修改原住民身分法相關規定。

英文摘要

In 2001, the Legislative Yuan passed the Indigenous Status Act. According to Article 4 clause 2 of the Act, whether a child of a mix blood acquire indigenous status depends on the last name he adopts. If he adopts his indigenous parent's last name, he then has indigenous status, if he adopts his Han parent's last name, he then cannot acquire indigenous status. The whole purpose of binding indigenous status with their last name was mainly because the Legislative Yuan wanted to reserve the affirmative action to those who truly needs it. While the legislative purpose seems legitimate, this paper found that Article 4 clause 2 violates indigenous women's Constitutional right of equality. Also, it violates indigenous women's right under the 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CEDAW). Furthermore, this clause shows racial discrimination against indigenous peoples. Therefore,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Indigenous Status Act shall be amended.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法律學
参考文献
  1. 黃昭元(2008)。平等權審查標準的選擇問題:兼論比例原則在平等權審查上的適用可能。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37(4),253-284。
    連結:
  2. 立法院公報,第91卷第70期,院會紀錄,2002年11月
  3. 潘建志,考上公職原民身分用過即丟,中時電子報,2011年10月23日,http://tw.news.yahoo.com/%E8%80%83%E4%B8%8A%E5%85%AC%E8%81%B7-%E5%8E%9F%E6%B0%91%E8%BA%AB%E5%88%86%E7%94%A8%E9%81%8E%E5%8D%B3%E4%B8%9F-213000473.html ( 最後瀏覽日2013/04/07)
  4. 性別流,試從惡法《山胞身分認定標準》談原住民身分,http://www.wretch.cc/blog/GenderStream/2096863 ( 最後瀏覽日2005/10/29)
  5.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101年7月全國各鄉鎮市區原住民戶數統計表,atfile:///C:/Users/Ariel/Desktop/101%E5%B9%B407%E6%9C%88%E5%85%A8%E5%9C%8B%E5%90%84%E9%84%89%E9%8E%AE%E5%B8%82%E5%8D%80%E5%8E%9F%E4%BD%8F%E6%B0%91%E6%88%B6%E6%95%B8%E7%B5%B1%E8%A8%88%E8%A1%A8.htm(最後瀏覽日2012/08/28)。
  6. 內政部統計處, 99 年內政性別統計分析專輯, http://www.moi.gov.tw/stat/gender.aspx(最後瀏覽日2013/04/07)
  7. 立法院公報,第100卷第42期,院會紀錄,2011年5月
  8. 立法院公報,第89卷第28期,委員會紀錄,2000年5月
  9.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722號,委員提案第2841號,2000年1月
  10. Joesph, Sarah,Schultz, Jenny,Castan, Mellissa(2011).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Cases, Materials, and Commentary.Oxford Universlty Press.
  11. McGonigal, Kelly、薛怡心譯(2012)。輕鬆駕糊意志力—史丹佛大約最受觀迎的心理素質課。先覺。
  12. Moeckli, Damel(ed.),Shah, Sangecta(ed.),Sivakumaran, Sandesh(ed.)(2010).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3. Steere, Joseph Beal、林弘宣譯、李壬癸校註(2009)。福爾摩沙及其住民—19世紀美國博物學家的臺灣調查筆記。前衛。
  14. 王泰升(2012)。台灣法律史概論。元照。
  15. 李悌愷(2010)。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輔仁大學法律研究所。
  16. 李銘義(2011)。憲法與人權。新學林。
  17. 阿克塞爾‧霍耐特、胡繼華譯(2005)。為承認而鬥爭。上海人民出版社。
  18. 陳佳慧(2010)。民主、人權與法治。新文京。
  19. 陳雨嵐(2004)。台灣的原住民。遠足文化。
  20. 楊昇展(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灣文化研究所。
  21. 詹素娟(2005)。臺灣平埔族的身分認定與變遷(1895-1950)—以戶口制度與國勢調查的「種族」分類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2(2),121-166。
  22.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2004)。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第四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3.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2000)。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二卷】阿美族、卑南族。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陳昭如(2013)。還是不平等─婦運修法改造父權家庭的困境與未竟之業。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33,119-169。
  2. 陳昭如(2014)。父姓的常規,母姓的權利:子女姓氏修法改革的法社會學考察。臺大法學論叢,43(2),271-380。
  3. 陳昭如(2022)。母姓難從,漢姓難移:原住民身分的性別與族群交織難題。婦研縱橫,116,50-63。
  4. 許炳華(2017)。差別影響歧視理論適用之爭議—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Texas 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Community Affairs v. The Inclusive Communities Project Inc.案為探討核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54,57-114。
  5. 林承慶(2022)。姊妹鬩牆與原民相殺:原住民身分認定的差異政治。婦研縱橫,116,64-73。
  6. 劉千嘉,章英華(2020)。原漢通婚家庭中雙裔子女的族群從屬:子代性別與數量的影響。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32(1),1-38。
  7. 張如慧,卓勤怡,王前龍(2021)。原住民身分認定、升學保障與族群認同發展:原漢通婚家庭子女的個案研究。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51,25-47。
  8. 張文貞(2014)。性別平等之內涵與定位:兩公約與憲法之比較。臺大法學論叢,43(S),771-838。
  9. 鄭川如(2015)。誰有權決定誰是原住民?―從兩人權公約及相關國際文件檢視原住民身分認定問題。法令月刊,66(9),81-108。
  10. 鄭川如(2023)。法治國原則與原住民身分認定-以阿美族排灣族部落成員身分認定為例-。輔仁法學,65,165-226。
  11. (2018)。民主憲政國家原住民族自治模式及其難題─以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為例。憲政時代,44(2),1-35。
  12. (2022)。嫁出成外族,嫁入成國人──婚姻作為女性原住民與國民身分的中介機制。成大法學,44,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