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論大理院判解中妾的地位-以財產關係為重心
|
并列篇名
|
The Legal Status of Concubines According to the Judicial Practices of Daliyuan
|
作者
|
梁弘孟(Hung-Meng Liang)
|
关键词
|
大理院 ; 大理院判例 ; 民初法制 ; 妾 ; 妾的財產權 ; 最高法院 ; 最高法院判例 ; 男女平等 ; Daliyuan ; Judicial Decisions of Daliyuan ; Legal System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 Concubine ; Property Rights of Concubine ; Supreme Court ; Judicial Decisions of the Supreme Court ; Equality of Genders
|
期刊名称
|
中正大學法學集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55期(2017 / 04 / 01)
|
页次
|
1
-
93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傳統中國的婚姻家庭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一個男性除了正妻之外,事實上可以擁有一個以上的妾,而實際上造成一夫多妻的結果。到了清末民初,隨著個人主義與男女平等思潮的引進,傳統中國的婚姻家庭制度的格局面臨衝擊,妾在法律上的地位面臨重新的規制。在肯定傳統中國妾制存在合法性的前提下,大理院藉由肯定妾身為家屬的地位,以及基於其身分與功能賦予各種適當的財產權,致力於穩固妾在家庭中的地位,並拉近其與妻的差距。而由於違反男女平等,妾制的正當性持續受到質疑與批判,最後甚至隨著國民政府制訂民法典的立法事業而走入歷史。然而儘管現行民法並無妾制的存在餘地,但對於在民法施行前已經產生的夫妾關係,由於不溯及既往原則,民法承認其效力,法院對於相關的法律問題又有審理的需要,此時大理院的司法實踐經驗又對最高法院有所影響。雖然由於時代潮流與立法政策的變遷,大理院就妾問題所作出的判解並未對於後來的身分法立法有直接的影響,但對於妾這個法律上的事實存在,大理院所為的判例還是對於後來的司法實踐有示範作用。
|
英文摘要
|
In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a man could marry a wife as well as one or more concubines. Because of the gender inequity, the marriage of concubine was stark criticized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and the right and obligations of concubines needed to be regulated in a new way. As the Supreme Court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Daliyuan recognized the concubines as family members and their property rights so as to protect them from the mishandling of the husband's family and raise their status. The legality of concubine hasn't been legally recognized any more since the enactment of the Civil Code 1931. However, the concubinage before the promulgation of Civil Code was still legally recognized. The judicial system needs to deal with various issues for this kind of relationship. The experiences of Daliyuan could also provide a guideline for the Supreme Court.
|
主题分类
|
社會科學 >
法律學
|
参考文献
|
-
王樹槐(1994)。康有為對女性及婚姻的態度。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27-49。
連結:
-
梁弘孟(2014)。大理院所建構之妻對夫遺產地位初探。中正法學集刊,42,217-290。
連結:
-
郭松義(1996)。清代的納妾制度。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4,35-62。
連結:
-
王世杰,大理院與習慣法,法律評論,第168期,頁1-4,出版年月不詳。
-
余棨昌,民國以來新司法制度,法律評論,第5卷第36期,頁1-6,出版年月不詳。
-
(1999)。中國婦女史論集續集。稻鄉。
-
謝振民編著,張知本校訂,中華民國立法史(中冊),正中,1947年出版月不詳。
-
采真編輯,廢妾號,1922年3月。
-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宋遼金元史研究室點校(1987)。名公書判清明集。中華。
-
王紹璽(1995)。小妾史。上海文藝。
-
司法解釋編輯委員會編纂(1989)。司法院解釋彙編。自版。
-
呂永、王進科(2006)。宋代妾之家屬身份與地位的邊緣化。池州師專學報,20(4),78-81。
-
沈之奇、懷效鋒點校、李俊點校(2000)。大清律輯注。法律。
-
汪雄濤(2013)。民初法律衝突中的妾制─以大理院解釋例為素材的考察。雲南社會科學,2,149-152。
-
林秀雄(1990)。身分法研究會第二次研討記錄,臺大法學院第一會議室,1989年9月23日。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19(2),279-314。
-
胡長清(1968)。中國民法總論。臺灣商務。
-
徐靜莉(2010)。民初女性權利變化研究─以大理院婚姻、繼承司法判解為中心。法律。
-
徐靜莉(2010)。「契約」抑或「身分」:民初「妾」之權利變化的語境考察─以大理院婚姻、繼承判解為中心。政法論壇,28(2),34-41。
-
高鳳仙(2013)。親屬法理論與實務。五南。
-
張永鋐(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
-
張生(2002)。民國初期民法的近代化─以固有法與繼受法的整合為中心。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
張國剛編、余新忠(2007)。中國家庭史(第四卷),明清時期。廣東人民。
-
張國剛編、鄭全紅(2007)。中國家庭史(第五卷),民國時期。廣東人民。
-
梁弘孟(2011)。大理院關於夫妻財產制判例之研究。法制史研究,19,187-230。
-
梁弘孟(2016)。從「父母之命」到「兩情相悅」─論民初法制發展中男女結婚意思對婚姻締結之影響。政大法學評論,146,127-193。
-
梁弘孟(2015)。論親權與監護對未成年子女財產之作用─以大理院所建構之子女財產管理法制為例。成大法學,29,1-112。
-
郭松義(2000)。十八世紀中國婚姻家庭研究─建立在1781-1791年個案基礎上的分析。法律。
-
郭衛編輯(1971)。大理院判例彙編。成文。
-
滋賀秀三、張建國譯、李力譯(2003)。中國家族法原理。法律。
-
程郁(2007)。納妾─死而不僵的陋習。新華。
-
程郁(2005)。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復旦大學歷史研究所。
-
費孝通、戴可景譯(1987)。江村經濟─中國農民的生活。人民。
-
黃琴唐(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
-
黃源盛(2011)。民初大理院與裁判。元照。
-
黃源盛纂輯(2012)。大理院民事判例輯存─親屬編(下)。元照。
-
黃源盛纂輯(2012)。大理院民事判例輯存─親屬編(上)。元照。
-
黃源盛纂輯(2014)。晚清民國民法史料輯注(一)。犁齋社。
-
黃源盛纂輯(2010)。晚清民國民法史料輯注(下)。元照。
-
黃源盛纂輯(2012)。大理院民事判例輯存─承繼編(下)。犁齋社。
-
黃源盛纂輯(2014)。晚清民國民法史料輯注(四)。犁齋社。
-
黃源盛纂輯(2012)。大理院民事判例輯存─承繼編(上)。犁齋社。
-
黃源盛纂輯(2013)。大理院民事判例輯存─分則編(三)。犁齋社。
-
黃源盛纂輯(2014)。晚清民國民法史料輯注(二)。犁齋社。
-
劉巨才(1989)。中國近代婦女運動史。中國婦女。
-
潘光旦(1990)。中國之家庭問題。上海書店。
-
鄭雅如(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
盧靜儀(2012)。清末民初家產制度的演變─從分家析產到遺產繼承。元照。
-
盧靜儀(2004)。民初立嗣問題的法律與裁判。北京大學。
-
戴炎輝(1963)。清代台灣之家制及家產。台灣文獻,14(3),1-20。
-
薛安勤註譯(2010)。春秋穀梁傳今註今譯。臺灣商務。
-
瞿同祖(1994)。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里仁。
|
被引用次数
|
-
(2020)。認真對待別居權──別居訴訟的創生與《最高法院遷臺舊檔》中之實踐(一九一二~一九四九)。政大法學評論,162,93-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