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受性侵害兒童心理創傷內涵之分析研究

DOI

10.6308/JCG.23.03

作者

黃雅羚;戴嘉南

关键词

受性侵害兒童 ; 心理創傷

期刊名称

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

卷期/出版年月

23期(2011 / 06 / 01)

页次

53 - 7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藉由探究國內受性侵害兒童心理創傷內涵,供社工及諮商輔導人員評估及處遇受性侵害兒童的心理創傷之用。本研究邀請心理師、社工及受性侵害兒童共9位進行半標準化訪談,以收集兒童在遭受性侵害事件後的心理及行為反應,將蒐集資料依紮根理論進行資料分析,發展受性侵害兒童的心理創傷內涵。本研究發現受性侵害兒童心理創傷內涵分別為界限創傷、自我創傷及創傷後壓力反應三個主要範疇。界限創傷之內涵包含心理界限創傷及身體界限創傷。自我創傷之內涵包含身體形象、自我價值、情緒創傷及性創傷;創傷後壓力反應之內涵包含重覆體驗創傷反應、解離反應、迴避反應、過度警覺反應、退化反應及自傷反應。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分別提出具體建議,提供兒童保護之社工及諮商輔導人員評估及處遇上參考。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参考文献
  1.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委員會(2009)。性侵害事件通報被害人數統計。網址:http://dspc.moi.gov.tw/mp.asp。
  2. 林本炫(2004)。紮根理論研究法。網址:http://www.nhu.edu.tw/~society/speech/930625/8.ppt。
  3. 內政部警政署(2009)。性侵害被害人性別統計。網址:http://www.npa.gov.tw/NPAGip/。
  4. Briere, J.(1992).Child abuse trauma theory and treatment of the lasting effect.Sage Publications.
  5. Briere, J.,Scott, C.(2006).Principles of trauma therapy: A guide to symptoms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
  6. Browne, A.,Finkelhor, D.(1986).Impact of child sexual abuse: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Psychological Bulletin,99,66-77.
  7. Chromy, S.(2006).Sexually abused children who exhibit sexual behavior problems: Victimization characteristics.Brief Treatment and Crisis Intervention,7,1-9.
  8. Faller, K. C.(2007).Interviewing children about sexual abuse controversies and practi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9. Fassler, I. R.,Amodeo, D.,Griffin, M. L.,Clay, C. M.,Ellis, M. A.(2005).Predicting long-term outcomes for women sexually abused in childhood: Contribution of abuse severity versus family environment.Child Abuse & Neglect,29,269-284.
  10. Finkelhor, D.,Berliner, L.(1995).Research on the Treatment of Sexually Abused Childre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34(11),1408-1423.
  11. Finkelhor, D.,Browne, A.(1985).The traumatic impact of child sexual abuse: A conceptualiz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ic,55,530-541.
  12. Friedrich, W. N.(2002).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of sexually abused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Thousand Oaks, CA:Sage Publications.
  13. Gil, E.(1991).The healing power of play: Working with abused children.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
  14. Heger, A.,Emans, S. J.,Muram, D.(2000).Evaluation of the sexually abuse chil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5. Summit, R.(1983).The children sexual abuse accommodation syndrome.Child Abuse & Neglect,7,177-193.
  16. Tower, C. C.(2002).Understanding child abuse and neglect.Boston:A Person Education Company.
  17. 王燦槐(2006)。台灣性侵害受害者之創傷理論、內涵與服務。台北:學富。
  18. 王燦槐、夏允中、姚淑文、劉明麗(2000)。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委託研究計畫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委託研究計畫,未出版
  19. 吳玉釵(1996)。國小學童性騷擾經驗之探討。訓育研究,35(2),33-40。
  20. 吳就君、王玥好、洪素珍(1997)。性亂倫倖存者心理劇團體治療與實務─台灣經驗。中華團體心理治療,3(3),5-14。
  21. 吳慧敏(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南,國立成功大學。
  22. 吳麗琴(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23. 呂瓊華(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國立嘉義大學。
  24. 周雅淳(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國立清華大學。
  25. 林佩儀(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26. 林俐君(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27. 姚淑文(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花蓮,私立慈濟大學。
  28. 徐麗明譯、Teyber, E.(2003)。人際歷程心理治療。台北:楊智。
  29. 張莉莉(200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30. 張碧琴(1998)。真實與謊言─對亂倫生還者二度創傷工作之歷程。中華心理衛生期刊,11(1),13-51。
  31. 郭雅真(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32. 陳若璋(1993)。大學生性騷擾、侵害經驗特性的研究大學生性騷擾、侵害經驗特性的研究,台北:教育部訓委會。
  33. 陳慧女、林明傑(2003)。兒童性侵害案件中的專家證人與兒童作證。社區發展季刊,103,212-224。
  34. 蔡秀玲譯、王淑娟譯、Courtois, C. A.(2001)。治療亂倫之痛─成年倖存者的治療。台北:五南。
  35. 蔡雅貞(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高雄醫學大學。
  36. 鄭仰辰(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中,中國醫藥大學。
  37. 盧鴻文(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38. 賴洺臻(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39. 謝淑貞(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40. 蘇滿麗(2007)。宜教不宜罰─談少年的校園性危害行為處理原則。性別平等教育專業發展研討會
被引用次数
  1. 利翠珊,方愛珍(2022)。亂倫受害者經通報安置到返家之復原歷程初探。輔導與諮商學報,44(1),69-100。
  2. 王曉玲(2016)。融入靈性的敘事取向治療在性侵害倖存者之應用。諮商與輔導,368,11-15+26。
  3. 謝欣頻,黃政昌,卓暄苡,吳郁儒,江哲杭(2018)。「創傷評估」的內涵與方式之探討。諮商與輔導,392,24-28。
  4. 鄭雅雯,陳郁方,李玉嬋(2023)。難以言喻的兒童性創傷與重建幸福療癒之路。諮商與輔導,451,2-4。
  5. 鍾易廷,蔡景宏(2018)。社會工作者服務未成年男性性侵害被害人之經驗-以台南高雄屏東三縣市為例。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14(2),31-46。
  6. (2019)。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作業方案之反思。社區發展季刊,165,168-180。
  7. (2023)。安置機構對於兒少性侵害加害者之服務與支持措施初探。社會工作實務與研究學刊,14,63+65+67-114。
  8. (2023)。障礙者人身安全與平權──檢視智障者性侵受害實錄與安全措施之文獻。社區發展季刊,184,128-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