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歷史人物課程的教與學-以三國人物爲例

并列篇名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Curriculum on Historical Characters in Three Kingdoms

DOI

10.7041/SCJLA.200707.0087

作者

朱祖德(Tsu-Te Chu)

关键词

三國人物 ; 史實辨正 ; 曹操 ; 關羽 ; 諸葛亮 ; Historical Characters in Three Kingdoms ; identify and correct historical facts ; Cao Cao ; Guan Yu ; Zhu Ge Liang

期刊名称

實踐博雅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8期(2007 / 07 / 01)

页次

87 - 11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旨在論述通識教育中斷代歷史人物課程的教學問題,而課程的規劃也一併列入討論。本文主要內容是對目前甚受歡迎的歷史人物課程,在教學及課程規劃設計等方面加以探討,同時以三國歷史人物的教學為例,說明斷代歷史人物課程的規劃與教學上應注意的事項。本文在史實辨正方面,亦舉出《三國演義》內容中的多處繆誤,並加以說明,以避免史實與小說混淆不清。期能對三國歷史人物的教學工作,盡一份棉薄之力。

英文摘要

The main discourse of this thesis is on the instructional problems and curriculum planning about college's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on historical characters. Focus on the aspects of curriculum instruc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of popular historical characters in Three Kingdoms, and illustrate points for attention on three above aspects. In this thesis, many fallacies in the book,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are also identified and corrected to avoid confusion between historical facts and novel. Hopefully, through my endeavor, the teaching of historical characters in Three Kingdoms will progres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基礎與應用科學 > 基礎與應用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王坪(2006)。以校際巡迴講座課程實踐科際整合的通識教育。實踐通識論叢,5
    連結:
  2. 朱祖德(2005)。試論大學通識教育「歷史人物」課程與教學。實踐通識論叢,4
    連結:
  3. 李汾陽(2005)。大學院校通識教育巡迴講座的實施內涵與成效-以開南區經驗爲例。實踐通識論叢,3
    連結:
  4. 桂齊遜(2003)。通識教育中歷史課程的實踐-從「古蹟導覽」談起。實踐通識論叢,1
    連結:
  5. 鄭美華(2004)。通識教育與終身學習社會的義利雙成。實踐通識論叢,2
    連結:
  6. (1993)。史學會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7. Linda Campbell著、郭俊英譯、陳淑惠譯(1999)。多元智慧的教與學。台北市:遠流。
  8. 丁崑健、明新科大通識教育部主辦(2002)。通識歷史教育之教學媒體利用初探。通識教育與史學研討會論文集,新竹:
  9. 王仲孚(2001)。歷史教育論集。台北:大同資訊圖書出版社。
  10. 王仲孚(2001)。歷史教育論集。台北市:大同資訊圖書公司。
  11. 史學評論社編(1986)。歷史教育研究專號。台北市:成文出版社。
  12.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編、歷史教育研討會編(2001)。歷史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
  13.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編、歷史學研究所編、國際歷史研討會編(1985)。國際歷史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
  14. 白壽彝(1983)。歷史教育和史學遺產。鄭州市:河南人民出版社。
  15. 朱建民(2002)。大學通識教育的回顧與前瞻。通識教育
  16. 朱祖德(2006)。歷史人物課程的設計與評價。明新通識學報,2
  17. 朱祖德、明新科大通識教育部主辦(2002)。試論現行專科學校「中國文化史」課程與教學。通識教育與史學研討會論文集,新竹:
  18. 朱際鎰(1993)。中國歷史與歷史教育-朱際鎰先生文集。台北市:學生書局。
  19. 李國祁(1992)。歷史人物的評價。歷史月刊,59
  20. 杜家驥(1997)。歷史人物傳記史料的價值。歷史月刊,115
  21. 唐弓(1997)。歷史與生活的融合-大學歷史通識教育的核心課題。通識教育
  22. 高明士(1995)。傳統中國教育的發展與特質-兼論與通識教育的關係。文史哲學報,43,1-36。
  23. 張一蕃(2004)。文化素養與大學通識教育。輔英通識教育年刊,3
  24. 張玉法(1994)。歷史學的新領域。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5. 陳安仁(1975)。歷史教育通論。台北市:華世出版社。
  26. 逯耀東(1973)。魏晉對歷史人物評論標準的改變。食貨月刊,3(1)
  27. 楊德廣(2005)。通識教育不同於「通才教育」和「公共課教育」。通識在線,創刊號
  28. 廖雪華(1992)。歷史教育工作者應有的歷史意識與教學態度。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
  29. 廖瑞銘(1997)。大學歷史教育的通識化。台灣歷史學會通訊
  30. 謝文英(2001)。通識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31. 韓桂華、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編(2001)。關於「中國文化史」的課程設計與教材選用-以中國文化大學爲例。歷史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
  32. 韓復智(1993)。對當前中國歷史教育的爭議。菁莪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