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老子「損」之義理研究-通識課程「老子導讀」對學子思考的激盪

并列篇名

A Study on Laozi’s “Decrease” --through “Guided Reading in Laozi’s Philosophy” as a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DOI

10.7041/SCJLA.201607_(24).0003

作者

王小滕(Hsiao-Teng Wang)

关键词

老子 ; 道 ; 損 ; 益 ; 通識 ; Laozi ; Dao ; decrease ; increase ;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期刊名称

實踐博雅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4期(2016 / 07 / 01)

页次

33 - 5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通常大眾都看重「增益」排斥「減損」,但是老子卻特別明示對於「損」之看重。這是為了什麼?這項與眾不同的論點,是否意謂著:老子的觀察與思考,與大眾並不相同?本文針對此項疑問展開考察,首先探求老子對事理的基本認識,以了解老子觀察、思考的特點,然後討論「損」、諸多蘊藏減損意涵的敘述,以及「損」與「道」的關連性。

英文摘要

Most of people prefer increase to decrease. Laozi, on the contrary, values decrease. This study explores whether such standpoint is an indication that Laozi views this world very differently compared to others. To gain a better insight into this question and to understand Laozi’s way of thinking, this study first expounds Laozi’s point of view regarding how things operate. The study then attempts to discuss decrease and other statements bearing on the meaning of decrease, and goes on to discuss the relation between “decrease” and “Dao.”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基礎與應用科學 > 基礎與應用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周李耳、魏王弼注(1991)。老子。臺北:金楓。
  2. 明焦竑(1993)。老子翼。臺北:廣文。
  3. 清王夫之(1988)。老子衍。北京:中華。
  4. 漢司馬遷、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引、唐張守節正義(1978)。史記。臺北:大申。
  5. 漢許慎、清段玉裁注(1992)。說文解字注。臺北:天工。
  6. 余培林(1975)。新譯老子讀本。臺北:三民。
  7. 余培林(1987)。老子。臺北:時報文化。
  8. 唐君毅(1980)。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香港:新亞研究所。
  9. 張岱年(1994)。道家玄旨論。道家文化研究
  10. 張明慧(1992)。道家文化與現代文明讀後。道家文化研究
  11. 張起鈞(2002)。智慧的老子。臺北:東大。
  12. 陳鼓應(1993)。老莊新論。臺北:五南。
  13. 陳鼓應(1970)。老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
  14. 傅佩榮(2007)。傅佩榮解讀老子。臺北:立緒。
  15. 馮友蘭(1989)。中國哲學史。臺北:藍燈。
  16. 葉秀山(1992)。我讀《老子》書的一些感想。道家文化研究
  17. 劉寶才(1994)。尚水與守雌。道家文化研究
  18. 嚴復(1998)。評點老子道德經。臺北:廣文。
  19. 嚴靈峰(2008)。老子達解。臺北: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