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漢代隸書之二篆系統

并列篇名

The Two-Zhuan System of Han Dynasty Lishu

DOI

10.7041/SCJLA.201607_(24).0006

作者

郭伯佾(Po-I Kuo)

关键词

隸書 ; 大篆 ; 小篆 ; 二篆系統 ; 文字構成 ; lishu/the clerical script ; the large zhuan/the large seal script ; the small zhuan/the small seal script ; the two-zhuan systems ; word constitution

期刊名称

實踐博雅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4期(2016 / 07 / 01)

页次

89 - 11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隸書一體通行於秦、漢兩代,漢代隸書將「茍趨省易」的秦代隸書改變為兼具實用功能與審美價值的一種書體。不但取代小篆的地位,使用於漢代碑刻等正式場合;迄至今日,仍然廣為習書者所樂於取法。漢代隸書繼承大、小二篆的文字構成,因此,漢代隸書的文字寫法,或僅源自大篆,或僅源自小篆,或則同一文字既有源自大篆者,亦有源自小篆者。一、僅源自大篆,為「專行大篆系統者」;例如──1、「平」字之作「□」是。2、「食」字之作「□」或「□」皆是。3、「涼」字之作「□」是。4、「卿」字之作「□」或「□」皆是。5、「曾」字之作「□」是。二、僅源自小篆,為「專行小篆系統者」;例如──1、「乃」字之作「□」或「□」皆是。2、「十」字之作「□」是。3、「安」字之作「□」是。4、「辛」字之作「□」是。5、「射」字之作「□」是。三、既有源自大篆,亦有源自小篆者,則為「兼行二篆系統者」;例如──1、「七」字或作「□」,屬於大篆系統;或作「□」,則屬於小篆系統。2、「公」字或作「□」,「□」,與「□」,皆屬於大篆系統;或作「□」,則屬於小篆系統。3、「酉」字或作「□」,屬於大篆系統;或作「□」,則屬於小篆系統。4、「孟」字或作「□」,屬於大篆系統;或作「□」,則屬於小篆系統。5、「官」字或作「□」,屬於大篆系統;或作「□」,則屬於小篆系統。本文自文字構成的角度,解析漢代隸書的文字形體之二篆系統。俾在欣賞或臨寫時,心胸豁然,而無所疑滯。

英文摘要

Lishu, also known as the clerical script, was commonly used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Han dynasty lishu changed Qin dynasty lishu, which merely looked for stroke saving and easy writing, into a script combining practicability and beautification. During the Han dynasty lishu replaced zhuanshu, the seal script, in official occasions such as carving steles. Even calligraphers nowadays are keen on learning to write this artistic script. Han dynasty lishu inherited word constitution of the large zhuan and the small zhuan. Consequently, the word form and structure of Han dynasty lishu are found to derive either from the large zhuan or from the small zhuan. Some even derived from both. 1. Those deriving only from the large zhuan belong to“sole derivation system from the large zhuan”, e.g. 平、食、涼、卿、曾. 2. Those deriving only from the small zhuan belong to“sole derivation system from the small zhuan”, e.g. 乃、十、安、辛、射. 3. Those deriving from both the large zhuan and the small zhuan belong to “double derivation system from the large and small zhuans”, e.g. 七、公、酉、孟、 官.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two-zhuan systems of Han dynasty lishu by analyzing word constitution. The purpose is to help understand Han dynasty lishu when appreciating or model copying this type of calligraphic work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基礎與應用科學 > 基礎與應用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1992)。中國書法全集。北京:榮寶齋。
  2. (1973)。篆刻學。臺北:世界書局。
  3. 元脫脫、楊家駱識語(1980)。新校本宋史。臺北:鼎文書局。
  4. 宋陳彭年重修、余迺永校(1980)。互註校正宋本廣韻。臺北:聯貫出版社。
  5. 周韓非、陳奇猷校注(1974)。韓非子集釋。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6. 明張自烈編、清廖文英補(1996)。正字通。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7. 唐房玄齡(1980)。晉書。臺北:鼎文書局。
  8. 唐孫過庭(1975)。唐人書學論著/宣和書譜。臺北:世界書局。
  9. 唐張彥遠、武良成點校、周旭點校(2012)。法書要錄。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10. 清孫岳頒(1973)。佩文齋書畫譜。臺北:新興書局。
  11. 清張玉書、渡部溫訂正、嚴一萍校正(1973)。校正康熙字典。臺北:藝文印書館。
  12. 清彭定求(1979)。全唐詩。臺北:盤庚出版社。
  13. 清劉熙載(1988)。藝概。臺北:華正書局。
  14.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1976)。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15. 漢司馬遷、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1980)。史記三家注。臺北:鼎文書局。
  16. 漢班固(1980)。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17.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1955)。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8. 丁福保(1983)。說文解字詁林。臺北:鼎文書局。
  19. 二玄社(1972)。周石鼓文。東京:
  20. 二玄社(1979)。秦權量銘。東京:
  21. 二玄社(1980)。漢乙瑛碑。東京:
  22. 二玄社(1981)。漢石門頌。東京:
  23. 二玄社(1981)。漢刻石八種。東京:
  24. 王壯為(1979)。書法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5.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1999)。古文字詁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6. 李孝定(1974)。中國文字的原始與演變下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5(3)
  27. 李宗焜(1982)。甲骨文字編。北京:中華書局。
  28. 李靜(2013)。隸書字典。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
  29. 林素清(2001)。漢字的起源與發展。國際書法文獻展─文字語書寫,臺中:
  30. 故宮博物院(1987)。唐孫虔禮書譜序。臺北:
  31. 唐蘭(1993)。中國文字學。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32. 容庚(1974)。金文編。臺北:洪氏出版社。
  33. 袁仲一、劉玨(1993)。秦文字類編。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34.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2001)。張家山漢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35. 郭伯佾(1989)。「八分」名義考釋──王愔「字方八分」說的再肯定。書法論文集,臺北:
  36.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1990)。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37. 禚效鋒(2013)。漢隸魏碑字典。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