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聯合分配密度函數設定在財務比例期望值應用上之影響
|
并列篇名
|
The Influence of Joint Distribution Density Function Setting on Application of Expectation of Financial Ratios
|
DOI
|
10.30139/JACG.200612.0003
|
作者
|
張森河(Shen-Ho Chang);蔡淵輝(Yuan-Hui Tsai);陳相如(Hsiang-Ju Chen)
|
关键词
|
聯合分配密度函數 ; 聯合機率密度函數 ; 數學期望值 ; 財務比例 ; Joint Distribution Density Function ; Joint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 Mathematical Expectation ; Financial Ratio
|
期刊名称
|
會計與公司治理
|
卷期/出版年月
|
3卷2期(2006 / 12 / 01)
|
页次
|
37
-
68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目前一般研究者在進行產業分析時,大部分忽略一個問題。在進行代表性個體分析時,以算術平均來設定聯合密度函數,視樣本中每一家廠商的重要性均相同,而影響數學期望值的計算結果,卻未加以注意,而陷入林國雄所稱「統計默契」的陷阱中而自身不知警惕。任何人在從事產業研究分析時,必須瞭解研究對象的性質,若是屬於代表性個體分析,必須注意聯合分配密度函數的設定具不唯一的特性,而不可在未評估其前提合理性之前,直接利用算術平均的概念來設定代表性個體的聯合分配密度函數。
|
英文摘要
|
Most researchers will generally neglect one key problem when doing the industrial analysis. In the analysis of the representative individual analysis, one may usually use arithmetic mean to set up the joint distribution density function. The contribution from each manufacturer in the sample is deemed as the same. This will affect the calculation of mathematical expectation without being noticed. And ends up, it falls into the so-called ”statistical connivance” trap named by Kuo-Hsiung Lin unconsciously. Anyone who is working on the analyses of industry should understand the attributes of research subjects. For those representative individual analyses, researcher must bear in mind that there's no uniqueness in setting up the joint distribution density function, and not directly using the concept of arithmetic mean before assessing its reasonableness.
|
主题分类
|
社會科學 >
財金及會計學
社會科學 >
管理學
|
参考文献
|
-
Arnold, Steven F.(1990).Mathematical Statistics.Prentice-Hall, Inc..
-
Gold, B.(1972).Explorations in Managerial Economics: Productivity, Cost, Technology and Growth.
-
Merton, R. C.(1990).Continuous-Time Finance.Cambridge, Mass.:Basil Blackwell.
-
Phlips, L.(1983).Applied Consumption Analysis.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mpany.
-
方世榮(1998)。統計學導論。台北:華泰文化。
-
王怡心(1983)。紡織業與電子業的生產力和獲利能力之研究。法商學報,28,225-254。
-
白賜清(1996)。統計學。台北:前程企管。
-
行政院主計處(1998)。普查制度與作業方法。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
吳佳穎(2000)。交大科管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
吳淑鶯(1994)。台灣股票上市公司營運績效與其經營型態、人力規劃關係之探討。勤益學報,12,117-140。
-
李垣明譯、Heinz Kohler原著(1984)。統計學。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
李春安(1999)。所有權結構改變與績效改變關聯性之研究-以台灣上市公司績效衰退之自願性再造為例。證券市場發展,11(1),93-138。
-
李賢哲、黃文鴻、卓翠月(1998)。台灣公開市場中新、舊商業銀行多角化之比較分析-股權結構特性觀點。台灣經濟金融月刊,34(8),1-16。
-
周福星譯、W. Mendenhall、R. L. Scheaffer(1983)。數理統計學。周福星。
-
林佳靜(2000)。實踐企研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
林純瓊(1994)。股權結構、資本結構與經營績效-Jensen、Meckling與Fama理論之驗證。中國財務學刊,1(2),1-20。
-
林國雄(2003)。論四象因果循環順暢在經營上的基礎性。第四屆全國實證經濟學論文研討會,花蓮:
-
林國雄(1996)。從為富不仁至拾生取義的道德場,以食品業為例。交大管理學報,16(1),105-121。
-
林國雄(1996)。新儒學四象五行之混析與義利之辨,以機械業為例。亞太管理評論,2(2),41-58。
-
林國雄(2001)。簡單迴歸邏輯之基本思考。中華管理評論,2(5),1-15。
-
林國雄(1995)。製造業普查資料之解析,因果鏈條及新儒學經濟思想的運用。交大管理學報,15(2),39-69。
-
林國雄(1999)。由新儒學四象結構剖析製造業廠商的會計資訊(下)。今日會計,78,67-86。
-
林國雄(1992)。第九屆國際易學大會。夏威夷希洛:
-
林國雄(1999)。由新儒學四象結構剖析製造業廠商的會計資訊(上)。今日會計,77,102-108。
-
林國雄(1996)。面向新世紀的中國管理。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
林國雄(1992)。工商普查經營比例解析之邏輯探討,兼論數學期望值的真相。國立編譯館館刊,21(1),367-391。
-
林國雄(2003)。論四象因果循環順暢在經營上的基礎性。2003企業資源規劃研究暨實務研討會,台北:
-
林國雄(2003)。論關鍵廠商在產業分析上的影響。第六屆企業經營管理個案研討會論文集,台南:
-
林國雄(2001)。台灣製造業損益表結構的新儒學考察。交大管理學報,21(2),51-81。
-
林國雄(1996)。新儒學經濟思想的四象解析,以機械業為例。第一屆企業發展與管理研討會論文集,新竹:
-
林國雄(2002)。數學期望值:經由工商統計論意義的充分表達。2002管理新思維學術研討會,台北:
-
林國雄(1991)。電機電子業工商普查資料之解析,兼論我國策略性工業的發展方向。交大管理學報,11(1),1-25。
-
林國雄(1999)。新儒學產業發展。南投:慈惠堂。
-
林國雄(1996)。經營變數五行生剋相關係數的邏輯涵義,以機械業為例。交大管理學報,16(2),69-91。
-
林國雄、行政院主計處編印(1990)。中華民國七十五年台閩地區工商業普查專題分析報告中華民國七十五年台閩地區工商業普查專題分析報告,行政院主計處。
-
俞海琴、陳慧娟(1999)。我國上市公司成長、槓桿與扥賓Q關聯之研究。風險管理學報,1(1),81-101。
-
馬維揚、楊永列(2001)。高科技產業實證研究的基本思考-科學園區之觀察。產業論壇,2(2),31-57。
-
張素梅(1997)。統計學(上)(下)。台北:三民書局。
-
張紘炬(1987)。統計學。台北:華泰書局。
-
張健邦(2000)。統計學。台北:三民書局。
-
張森河(2000)。電機電子業工商普查資料因果鏈條之解析。第二屆亞太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
-
張森河(2003)。企業經營因果鏈條在財務預警上的兩儀詮釋。產業論壇,5(3),81-131。
-
張森河(2001)。縮小經營比例離散範圍之作用力。交大管理學報,21(3),91-118。
-
張森河(2000)。電機電子業工商普查資料因果鏈條之解析。第四屆兩岸中華文化與經營管理學術研討會,北京:
-
陳文哲、楊銘賢、林隆儀(1996)。管理統計。中興管理顧問公司。
-
陳美旭(1999)。東吳會研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
陳鉉文(2001)。經營績效在財務結構之差異性分析-以上市公司電子業及紡織業為例。建國學報,20,1-12。
-
曾雲蘭(1998)。市場結構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新商業銀行設立前後比較。國立屏東商專學報,6,47-70。
-
黃瓊慧、侯玉燡(2000)。台灣地區信用合作社經營績效評估之研究。當代會計,1(1),55-88。
-
葉銀華、柯承恩、蘇裕惠(2000)。中小企業財務結構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中山管理評論,8(2),303-323。
-
歐進士(1998)。我國企業研究發展與經營績效關聯之實證研究。中山管理評論,6(2),357-386。
-
藍柯正、蔡坤宏(1982)。跨年度多變量多元迴歸模式在經營績效與企業特性關係探討上之應用。企銀季刊,15(4),128-137。
-
顏月珠(1980)。統計學。台北:三民書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