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唐五代小說「寶珠」故事之研究

DOI

10.29850/LTJ.201206.0012

作者

簡佩琦

关键词

筆記小說 ; 胡商 ; 胡人 ; 識寶 ; 寶珠

期刊名称

嶺東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1期(2012 / 06 / 01)

页次

229 - 25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檢索唐五代筆記小說中有關「寶珠」的故事,按時代耙梳寶珠故事最先出現的型態、發展後的承繼與轉變。藉由「寶珠」故事的發展脈絡,分析故事背後胡漢關係意識型態的發展與轉變:唐代時,胡漢雙方呈現「雙贏」局勢的故事型態;隨史實的發展,至宋代則呈兩敗俱傷的故事型態。此外,宋代《太平廣記》收錄時,對此兩種型態的故事是有所趨避的。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基礎與應用科學 > 資訊科學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2000)。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古籍出版社。
  2.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2000)。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古籍出版社。
  3. 王立(2002)。20 世紀小說母題研究述略。求索,1
  4. 王青(2003)。早期狐怪故事:文化偏見下的胡人形象。西域研究,4
  5. 王青(2006)。西域文化影響下的中古小說。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6. 王國良(1990)。文學與社會。臺北:學生書局。
  7. 江帆(2001)。「芝麻開門」的綿綿迴響─論中國的「識寶」故事。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3)
  8. 吳建偉編(2002)。回回歸事類記。寧夏人民出版社。
  9. 李世才、錢正杰(1993)。珠寶文化初探。民間文學論壇,3
  10. 李紅(2001)。論唐代的胡僧現象及其在小說中的體現。煙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8(2)
  11. 李德寬(1995)。「識寶回回」傳說探討。西北第二民族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4(3)
  12. 周北川(1995)。回鶻文《金光明經》第十四品《如意寶珠品》研究。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
  13. 昌慶志(2001)。論胡商形象出現於唐人小說的商業原因。湛江師範學院學報,22(5)
  14. 苑利編(2002)。二十世紀中國民俗學經典(傳說故事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5. 康韻梅(2005)。唐代小說承衍的敘事研究。臺北:里仁書局。
  16. 張劍(2001)。胡商、胡馬、胡香─唐文學中的外來文明和唐人精神品格。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
  17. 陳崗龍(2001)。蒙古族識寶傳說研究。民俗研究,2
  18. 程國賦(2001)。論唐五代小說中的胡商現象。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38(6)
  19. 程薔(1984)。西域胡人識寶傳說在唐以後的發展演變。民間文藝集刊,5
  20. 程薔(1993)。識寶傳說與文化衝突─識寶傳說文化涵義的再探索。民間文學論壇,2
  21. 程薔(2003)。驪龍之珠的誘惑:民間敘事寶物主題探索。北京:學苑出版社。
  22. 程薔(1986)。中國識寶傳說研究。上海:文藝出版社。
  23. 程薔(1993)。識寶傳說與文化衝突。民間文學研究,2
  24. 黃雲鶴、呂方達(2005)。《太平廣記》中的唐代胡商文化。古籍整理研究學刊,6
  25. 愛德華‧謝弗、吳玉貴譯(2005)。唐代的外來文明。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6. 雷聞(2003)。割耳剺面與刺心剖腹─從敦煌158窟北壁涅槃變王子舉哀圖說起。中國典籍與文化,4
  27. 趙世瑜(2006)。大歷史與小歷史─區域社會的理念、方法與實踐。香港:三聯書店。
  28. 劉永增(2004)。莫高窟第158窟的納骨器與粟特人的喪葬習俗。敦煌研究,2
  29. 蔡靜波、楊東宇(2006)。試論唐五代筆記小說中的胡商形象。西域研究,3
  30. 嚴夢春(2005)。「回回識寶」傳說探微。民族學研究,1
  31. 顧希佳(2001)。世代尋寶夢─「石門開」型故事解析。中南民族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1(3)
被引用次数
  1. 羅珮瑄,劉苑如,陳雅琳(2021)。有無之間:魏晉南北朝正史諸夷傳風俗與物力敘述的遠讀與細讀。中國文哲研究通訊,31(3),4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