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古代中醫脈診思維形成的可能脈絡

并列篇名

The Possible Constructing Traces of Pulse Diagnosis Knowledge in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作者

陳惠湄(Hui-Mei Chen);楊仕哲(Su-Tso Yang)

关键词

脈診 ; 脈象 ; 地理 ; 九州 ; 三部九候 ; 水利 ; pulse diagnosis ; pulse phenomenon ; geography ; nine states ; three locations and nine indicators ; hydraulic

期刊名称

嶺東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7期(2020 / 12 / 01)

页次

115 - 14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脈診是中醫診察疾病的重要判斷方法之一。本篇報告主要是藉由醫籍以外的資料,分析或補充文化或社會方面可能影響脈診的知識建構及體系化的資訊。第一部分主要是探討脈診的脈象描述及理論建構時,常使用的比喻及類推方式。第二部分探討《素問.三部九候論》將人體比喻九州,並定下重要的診脈位置。第三部分探討脈診知識中,常借用水利知識來類比人體經脈,並配上脈象的解說和疾病的可能成因。結論,不管是脈位的形成,或者脈象的形塑,都常用到比喻及類推法。利用已經知道的知識或者方法來建構一個新的知識體系。

英文摘要

Pulse tak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iagnostic metho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is report tried to simulate some different thinking possibilities for exploring the origin of pulse diagnosis knowledge of ancient people, and it mainly utilized materials other than traditional medical texts to analyze and supplement the possible cultural or social aspects that might have affected the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and system of pulse diagnosis. At first, the methods of metaphor and analogy were often used to embody the pulse phenomena. Secondly, Plain Questions of Huangdi's Internal Classic (Chinese: SuWen) metaphorized the human body as nine states and indicated the locations for pulse diagnosis. Thirdly, the hydraulic knowledge was used by analogy with the human meridians and to explain the pulse phenomena and possible etiology of diseases. In conclusion, the methods of metaphor and analogy were often applied to the formation of locations for pulse diagnosis and the definition of pulse phenomena, meaning the utilization of known knowledge ontology to construct a new knowledge system.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基礎與應用科學 > 資訊科學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王敏,楊春萍,盛岩松(2006)。《黃帝內經》脈診法探析。中醫藥學報,34,3-4。
  2. 王麗勤(1994)。中醫診寸口脈的歷史和體會。北京醫科大學學報,26,55-56。
  3. 田永衍,王慶其(2011)。《內經》“和”思想研究概況。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17,822。
  4. 吳仕驥(1998)。學習《素問》脈象的淺見。天津中醫學院學報,17
  5. 吳榮曾(注譯),劉華祝(注譯)(2013).新譯漢書(四)志.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6. 李勉(注譯)(1998).管子今註今譯上冊.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7. 李勉(注譯)(1998).管子今註今譯下冊.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8. 李建民(2001).死生之域─周秦漢脈學之源流.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9. 岳廣欣,黃啟福,陳家旭,賈春華(2007)。七情發生與五臟功能調節。中華中醫藥雜誌,22,585-589。
  10. 林昭庚,鄢良(1995).中國針灸醫學史.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11. 河北醫學院(校釋)(1999).靈樞經校釋上冊.臺北市:文光出版社.
  12. 涂瑤生,汪河(1996)。從《內經》血液循環思想的提出看中醫理論建立的一般模式。中醫藥學報,4,7。
  13. 曹東義,郭雙庚,王振瑞,王文智,閻生,卓啟忠(1997)。扁鵲脈學成就研究。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3,57。
  14. 郭藹春(2013).黃帝內經素問校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5. 陳子杰,張銀柱,翟雙慶(2015)。內經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中醫思維的方法初探。中醫教育,34,24-26。
  16. 陳麗桂(校注)(2002).新編淮南子上冊.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17. 馮友蘭(2014).中國哲學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18. 馮時(2008).出土古代天文學文獻研究.臺北市: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
  19. 黃海,張福珍(2014)。簡論黃帝內經中的哲學特點。中醫中藥,8,42。
  20. 楊勇萍,毛和榮,章程鵬(2015)。《內經》的語言特徵及其對翻譯的規約。浙江工業商職技術學院學報,14
  21. 賈建義,張揚卿,傅華洲(2014)。寸口脈左右臟腑分屬關係的探討。中華中醫藥學刊,32,876-877。
  22. 劉文強,滕晶(2014)。《黃帝內經》脈學理論探析。光明中醫,29,19。
  23. 劉昭民(1987).中華物理學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24. 賴炎元(註譯)(1992).春秋繁露今註今譯.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
  25. 韓兆琦(注譯)(2008).新譯史記(三).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26. 關曉光(1996)。脈診文化發生學研究。大自然探索,4
  27. 顧俊(1983).中國科學文明史.臺北市:木鐸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2024)。心悟與觀視:《察病指南》古今怪脈儀圖析解。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9,7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