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也論《訓世評話》裡的授與動詞“給”

DOI

10.6797/LTARGE.200908.0001

作者

楊憶慈

关键词

訓世評話 ; 授與動詞 ; 給 ; 與 ; 饋

期刊名称

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3卷2期(2009 / 08 / 01)

页次

1 - 1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訓世評話》中,表「授與」義的動詞,文言部分用「給」,白話部分卻用「與」或「饋」,這實在是一個與現代漢語用法不同的奇特現象。雖然現代漢語中,「給」幾乎完全取代了「與」,但是,表「授與」義的動詞究竟是何時由「與」轉變成「給」? 藉由比較《老乞大》、《朴通事》、《訓世評話》,筆者推測:古漢語中早已有「給」作授與動詞使用之例,但數量不及另一授與動詞-與。且,古漢語中,「給」主要表「供應、供給」意。但經過中古漢語的演變,也或許是基於某種原因,「與」的「授與」義漸漸變得薄弱,於是,元末明初有授與義的動詞頻頻出現、較勁,經過一番競爭,由「給」勝出。因此,自近代漢語乃至現代漢語,授與動詞漸由「給」取代「與」。 本文將以《訓世評話》中的授與動詞「給」爲出發點,試圖由詞彙的角度討論表「授與」義的動詞由「與」轉變爲「給」的時間點及原因,並爲授與動詞「給」僅出現在《訓世評話》文言部分作合理的解釋。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元鍾敏(1999)。《訓世評話》所見的若干方言詞彙。訓詁論叢,第四輯,臺北:
  2. 太田辰夫、江藍生譯、白維國譯(1991)。漢語史通考。重慶:重慶出版社。
  3. 太田辰夫、蔣紹愚譯、徐昌華譯(1987)。中國語歷史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 朱彥(2006)。句式與動詞的互動關係—與「給」有關的句式問題補議。語言學論叢,第三十四輯,北京:
  5. 朱德熙(1958)。《老乞大諺解》《朴通事諺解》書後。北京大學學報.人文科學,1958(2),69-75。
  6. 志村良治、江藍生譯、白維國譯(1995)。中國中世語法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7. 李泰洙(2003)。《老乞大》四種版本語言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8. 汪維輝(2003)。關於《訓世評話》文本的若干問題。語言研究,23(4),55-61。
  9. 汪維輝(2005)。朝鮮時代漢語教科書叢刊。北京:中華書局。
  10. 邵敬敏(1994)。語法研究與語法應用。北京:北京語言學院。
  11. 馬慶株(1992)。漢語動詞和動詞性結構。北京:北京語言學院。
  12. 張美蘭(2002)。《訓世評話》中的授與動詞「給」。中國語文,2002(3),281-283。
  13. 陳莉(2004)。關於《訓世評話》的授予動詞「給」兼及版本問題。中國語文,2004(2),167-169。
  14. 傅惠鈞(2001)。《金瓶梅詞話》中的授與動詞「給」。中國語文,2001(3),275。
  15. 楊憶慈(2008)。《訓世評話》中的處置式。南榮學報,11,D16-1-15。
  16.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1986)。漢語大字典。湖北:湖北辭書出版社。
  17.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1996)。漢語大詞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8. 趙川兵(2007)。《老乞大》幾種版本中「和」類詞的使用情況—兼及《老乞大新譯》的語言性質。語言學論叢,第三十五輯,北京:
  19. 劉永耕(2005)。動詞「給」語法化過程的義素傳承及相關問題。中國語文,2005(2),130-138。
  20. 劉堅(1992)。《訓世評話》中所見明代前期漢語的一些特點。中國語文,1992(4),287-293。
  21. 蔣紹愚(2002)。「給」字句、「教」字句表被動的來源—兼談語法化、類推和功能擴展。語言學論叢,第二十六輯,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