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黃老學「道本體論」之研究

并列篇名

A Study of Huang-Lao Taoism's Ontology

作者

廖書賢(Henry Shu-Hsien Liao)

关键词

老子 ; 莊子 ; 淮南子 ; 黃老道家 ; 政治哲學 ; Political philosophy ; Huang-Lao Taoism ; Laozi ; Zhuangzi ; Hua-inanzt

期刊名称

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7卷1期(2017 / 02 / 01)

页次

37 - 5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黃老學係遠承東周老莊政治思想、田齊《管子》稷下道家思潮,並歷經《呂氏春秋》學術發展;且以淮南道家集當時學術之大成,同時也在文景之治中取得具體之政績。漢初當權之君臣們皆奉黃老之言,行黃老之術,黃老思潮盛行,於是到武帝時出現黃老道本體論的集大成著作《淮南子》。本文針對黃老道家政治思想影響時局的「道本體論」,予以深入探討與分析,聚焦檢討《老子》思想在長期的政治傳播過程中,歷經莊子、稷下道家和《淮南子》等不同發展階段,特別是漢初統治階層,刻意引用黃老道家政治哲學爲施政方向以鞏固政權;並確認黃老道家運作理念係將西漢宇宙生成論,積極延伸至人生與政治價值,構成體用合一辯證關係。秦漢黃老思潮結合當時流行的道本體論和氣化論述,成功地轉化《老子》之形而上道論思維,作為漢初七十年學術與政治事務的最高指導方針。

英文摘要

Huang Lao Taoism developes from the political thoughts of Warring States period' Lao-zhuang, Jixia Taoists, Qin dynasty' "Lushi-Chunqiu" and Western Han's Huainan Taoist. Especially, the first Han empire's golden age was occurred at the Wen-Jing' reign. Those in powers at that time pursued Huang-Lao political philosoph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view of the theory of "Laozi" in the process of long-term political communications. The author focuses on Huang-Lao Taoism and its ontological impact to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the interpretatons of Zhuangzi, Jixia Taoism, Huainanzi and finds that the Han Dynasty ruling class deliberately referenced it to governance policy, due to political consolidation of political regime, and confirmed Huang-Lao political operation's effectiveness. The West Han' Qi theory enhances its academic values and actively extendes to life and political values. Huang-Lao Taoist' philosophy successfully transformed the Laozi's metaphysical thinking as the highest guiding principle of Early Western Han political affair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清末黎翔鳳、梁運華整理(2004)。管子校注。北京市:中華書局。
  2. Csikszentmihalyi, Mark(1994).Emulating the Yellow Emperor :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Huang-Lao, 180-141 B.C.E.San Francisco:Stanford University.
  3. Fang, Thome H.(1981).Chinese Philosophy: Its Spirit and Its Development.Taipei:Linking Publishing Co. Ltd..
  4. Lau, D.C.,Ames, Roger T.(1998).Yuan Dao: Tracing Dao to Its Source.New York:Ballantine Books.
  5. Moeller, Hans-Georg(2006).The Philosophy of the Daodejing.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6. Roth, Harold(1999).Original Tao: Inward Training and the Foundations of Taoist Mysticis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7. Ryden, Edmund(1997).The Yellow Emperor 's Four Canons: A Literary Study and Edition of the Text from Mawangdui.Taipei:Cuangchi Press.
  8. 方東美(1984)。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9. 方東美(2005)。中國哲學精神及其發展(上)。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0. 王博(2013)。「道」的文化精神。人民論壇,28
  11. 平岡禎吉(1968)。淮南子に現われた気の研究。東京都:理想社。
  12. 石朝穎(2012)。現象學與古典哲學的詮釋問題。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13. 任繼愈(1998)。中國哲學發展史.秦漢篇。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14. 有馬卓也(1998)。淮南子の政治思想。東京都:汲古書院。
  15. 李震(1982)。中外形上學比較研究(上)。臺北市:中央文物供應社。
  16. 汪春泓。從黃老到老莊─漢代「老子」論略。諸子學刊
  17. 林素晚(201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北市,天主教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
  18. 唐蘭(1974)。《黃帝四經》初探。文物,1974(10),48-52。
  19. 陳鼓應註譯(2013)。黃老四經今註今譯─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
  20. 陳麗桂(2013)。近四十年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1. 曾春海(1994)。「管子」四篇與「韓非子」的道法論及對比研究。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31,211-227。
  22. 曾春海(1995)。《淮南子》人與環境關係說及其當代意義。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32,81-97。
  23. 曾春海(2012)。先秦哲學史。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4. 曾春海(2012)。中國哲學史綱。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5. 曾春海、葉海煙、尤煌傑、李賢中、曾春海編(2009)。中國哲學概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6. 曾春海、葉海煙、李匡郎、李開濟、劉仲容、曾春海編(2007)。中國哲學精神發展史。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出版部。
  27. 湯一介(1991)。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
  28. 楊儒賓(1987)。先秦道家「道」的觀念的發展。臺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29. 劉見成。照曠混冥自逍遙:莊子的道論與修道思想。諸子學刊
  30. 饒宗頤(1956)。老子想爾注校簽。香港:作者自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