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東南亞客家族群認同與族群關係:以中央大學馬來西亞客籍僑生為例

并列篇名

Hakka Identity and Ethnic Relations in Southeast Asia: Use Overseas Hakka Students at the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as Examples

DOI

10.7039/TJSAST.200504.0127

作者

張翰璧(Han-Pi Chang);張維安(Wei-An Chang)

关键词

客家 ; 東南亞客家 ; 馬來西亞 ; 客籍僑生 ; Ethnic Identity ; Ethnic Relations ; Hakka in Southeast Asia ; Malaysia ; Overseas Hakka Students

期刊名称

台灣東南亞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2卷1期(2005 / 04 / 01)

页次

127 - 15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客家族群的認同,以及客家人本身的能見度,一直是客家研究中重要的課題。本文發現東南亞客家族群的認同,在系統與生活世界都出現隱形認同的現象,與當地的族群關係,也相當的特殊,本文分別以客家對馬來人、印度人與客家以外的華人的關係來分析。本文,運用深度訪談,針對中央大學馬來西亞的客籍僑生為分析對象,並配合馬來西亞的實地訪查資料進行討論。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族群、多元文化的國家。在這裡華人是客家人,福建人,廣東人共同認定的歸屬類別,相對於印度人,馬來人而存在,客家族群作為在華人類屬的一個次集合,並不彰顯的獨特性,從宗教,飲食乃至於語言,雖然不是不可認定,但是並不明顯。在公共領域如此,在家庭裡面也有式微的現象。客家認同在東南亞的社會裡,於私於公都是不明顯。沒有清楚的客家認同意識,也沒有發現對客家語言、文化流失的積極措施。

英文摘要

The ethnic identity and social visibility of Hakka themselves are two major topics in the Hakka researches. Therefore, the ethnicity, social visibility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local ethnic groups are the focal concerns of this paper. This paper, besides data from related documents, is based on interviews conducted on overseas Hakka students at the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Malaysia is a country with multiple cultures and multiple ethnic groups, each demonstrating its peculiar culture. Here Chinese people were generally categorized into Hakkas, Fujianese, and Cantonese. Contrasting to the Indians and the Malays, the Hakkas existed as a sub-grouping of Chinese people with no apparent peculiar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ligion, food, and even language, though not totally un-identifiable, they were un-manifested. Situations are so in the public domain, and are vanishing in the private families. In the society of Southeast Asia, the Hakkas are un-apparent in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arenas. There is no clear sense of Hakka identity, nor any aggressive measure taken to prevent its language from vanishing.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社會科學 > 經濟學
参考文献
  1. Barth, F.(1969).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Boston:Little, Brown &Co.
  2. Geertz, C.,Clifford Geertz(1963).Old Societies and New States.London:The Free Press.
  3. Habermas, J.,Thomas McCarthy (trans.)(1984).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2..Boston:Beacon.
  4. Kottak, C. P.(1997).Anthropology: The Exploration of Human Diversity.New York:McGraw-Hill.
  5. 李恩涵(2003)。東南亞華人史。台北:五南圖書。
  6. 林水檺、駱靜山(1984)。馬來西亞華人史。吉隆坡:馬來西亞留臺校友會聯合總會。
  7. 施正鋒(2004)。台灣客家族群政治與政策。台北:新新台灣文化教育基金會。
  8. 徐正光、張炎憲、陳美蓉、黎光中編(1995)。台灣史與台灣史料(二)。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9. 麥留芳、張炎憲編(1985)。方言群認同:早期星馬華人的認同法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0. 麥留芳、張炎憲編(1984)。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1. 曾華松、林水檺、駱靜山編(1984)。馬來西亞華人史。吉隆坡:馬來西亞留臺校友會聯合總會。
  12. 楊慶南(1989)。馬來西亞汶萊華僑概況。台北:正中。
被引用次数
  1. 黃靖淑(2012)。客家飲食消費者社會化模式再思:社會化過程真的能產生中介效果?。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6(3),42-62。
  2. 劉堉珊(2016)。臺灣客家研究中的東南亞視野。經濟研究,194,155-207。
  3. 徐超聖、李佳芬(2012)。國小高年級客家學童客家語學習與族群認同之相關研究─以新竹縣關西地區為例。嘉大教育研究學刊,28,73-100。
  4. (2023)。初探客家族群的社會脈絡、交叉網絡與投票行為:以2020年臺灣總統選舉為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35(4),803-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