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男性氣魄與可「娶」的跨國婚姻:為何台灣男子要與越南女子結婚?
|
并列篇名
|
Masculinity and Cross-Border Marriages: Why Taiwanese Men Seek Vietnamese Women to Marry?
|
DOI
|
10.7039/TJSAST.200604.0003
|
作者
|
田晶瑩(Ching-Ying Tien);王宏仁(Hong-Zen Wang)
|
关键词
|
男性氣魄 ; 跨國婚姻 ; 台灣 ; 越南 ; masculinity ; cross-border marriages ; Taiwan ; Viet Nam
|
期刊名称
|
台灣東南亞學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3卷1期(2006 / 04 / 01)
|
页次
|
3
-
36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文探討國內婚姻移民研究上重要但卻少人研究的議題:為何台灣男子要跨海結婚?我們以台-越的婚姻關係為例來指出,一般論點認為出國結婚的台灣男子社經地位較低,在台婚姻市場屈居弱勢,因而轉向海外娶「越南新娘」,但常忽略了性別的文化因素:傳統男尊女卑的觀念。我們的研究發現,「台灣新郎」認為男性必須作為家庭經濟的提供者,越南女性應該是「依賴、不能自主、物質需求低」的妻子,如此才可以彰顯其經濟貢獻的價值。同樣受到此文化經驗影響的家人、朋友,對於「理想妻子」也有特定的認知與想像,尤其是這些社會網絡中的「顯著的他人」的意見,影響力更甚,不僅在跨國婚姻形成前對「台灣新郎」的決定有重大影響,在跨國婚姻建立後,夫妻間的關係也會受到影響。除此之外,婚姻仲介業者營造越南女性的傳統與順從形象,巧妙迎合了「台灣新郎」所需求的「傳統婦德想像」,將越南新娘呈現為如同三、四十年前的傳統女性。最後,台灣社會對於第三世界國家的想像,以及遠高於越南的所得、生活水準,讓這群台灣男性站在優勢的位置上去想像「依賴的」越南女性。這樣的結構性制度支持了「男性氣魄」的要求,也支持了台灣男性持續向外尋婚的動力。
|
英文摘要
|
This paper discusses a neglected issue in present-day research on cross-border marriages in Taiwan, i.e., why Taiwanese men seek to marry overseas women. A common explanation has been their disadvantaged social-economic status which has made it difficult for them to find a partner in the domestic marriage market. However, such an explanation subjects to criticism as it ignores the cultural factors which have motivated Taiwanese men to look overseas in their search for a partner. In Taiwan's male-dominated culture, the man is expected to be the provider of the necessities of daily life of the family, whilst the woman is expected to be merely a dependent wife. Family members and friends in this male-dominated social-cultural context have the same expectations as to what constitutes the 'ideal wife', and so exert influence on the man who plans to marry in this manner. They influence the potential groom's decision when seeking marriage with a foreign wife (from Viet Nam, or elsewhere) and also exert influence upon the ensuing husband-wife relationship after the marriage. In addition, the Viet Namese woman is represented as traditional Taiwanese woman in the 1950s by profit-oriented matchmaking agencies, so as to attract the potential bridegroom. Unequ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global economy has also had the effect to influence Taiwanese men to imagine that a similar hierarchy exists both in Viet Nam as in Taiwan, and so would then become the same situation following the arrival of the Viet Nam bride. All such social relationships as these have motivated Taiwanese men to seek for the ”ideal wife” from Viet Nam, which, in turn, reproduces the masculinity culture in Taiwan.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社會科學 >
經濟學
|
参考文献
|
-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爲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1,99-127。
連結:
-
王宏仁、張書銘(2003)。商品化的台越跨國婚姻市場。台灣社會學,6,177-221。
連結:
-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爲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
連結:
-
黃淑玲(2003)。男子性與喝花酒文化:以Bourdieu的性別支配理論爲分析架構。台灣社會學,5,73-132。
連結:
-
龔宜君(2004)。跨國資本的性別政治:越南台商與在地女性的交換關係。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5,101-140。
連結:
-
紅鸞百合
-
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綱術調查研究資料庫
-
內政部統計通報九十四年第五週
-
情緣越南新娘婚姻網
-
Basow, Susan A.、劉秀娟、林明寬譯(1996)。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台北:揚智文化。
-
Blumberg, R. L.,M. T. Coleman(1989).A theoretical look at the gender balance of power in the American couple.Journal of Family Issue,10,225-250.
-
Bourdieu, Pierre(2001).Masculine Domination.Cambridge, UK:Polity Press.
-
Clatterbaugh, Kenneth、劉建台、林宗德譯(2003)。男性氣概的當代觀點。台北:女書文化。
-
Greenhaigh, Susan(1985).Sexual Stratification: The Other Side of 'Growth with Equity' in East Asia.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1,265-314.
-
Mead, Margarete、宋踐、李茹、李前程、鄧筱蓮、郭玉錦譯(1990)。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與氣質。台北:遠流。
-
Nicole Constable (ed.)(2005).Cross-Border Marriages: Gender and Mobility in Transnational As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
Nyman, Charlott(2002).The Social Nature of Money: Meanings of Money in Swedish Families.Women Studies International Forum,26,79-94.
-
Osman, Mohamad Maliki,Gavin W. Jones,Kamalini Ramdas (eds.)(2004).Muslim Divorces in Singapore: Social Support and 'Rocky' Marriage.(Un) tying the Knot Ideal and Reality in Asian Marriage.
-
Pingol, Alicia T.(2001).Remaking Masculinities: Identity, Power, and Gender Dynamic in Families with Migrant Wives and Husbands.University Center for Women`s Studies, University of Philippines.
-
Singh, Michael Garbutcheon,James Greenlaw(1998).Postcolonial Theory in the Literature Classroom: Contrapuntal Readings.Theory into Practice,37,193-203.
-
Thai, Hung Cam,Nicole Constable (ed.)(2005).Cross-Border Marriages: Gender and Mobility in Transnational As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
王行(1997)。台灣地區已婚男性對夫妻性別角色觀念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3,47-78。
-
李金徽(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
沈倖如、王宏仁、蕭新煌主編(2003)。台灣與東南亞:南向政策與越南新娘。台北:中研院亞太研究中心。
-
林芳玫(1996)。女性與媒體再現。台北:巨流。
-
張貴英(1996)。買賣的婚姻-東南亞新娘的交叉剝削圖像。女誌,8,37-39。
-
莫藜藜、王行(1996)。已婚男性家庭價值觀及其對家庭的需求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57-114。
-
許潔雯(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台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
陳玉華、伊慶春、呂玉瑕(2000)。婦女家庭地位之研究:以家庭決策模式爲例。台灣社會學刊,24,1-58。
-
陳麗玉(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
蔡明璋(1996)。台灣的貧窮:下層階級的結構分析。台北:巨流。
-
鄭雅雯(199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花蓮,東華大學族群關係研究所。
-
蕭昭娟(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
藍佩嘉(2005)。階層化的他者:家務移工的招募、訓練與種族化。台灣社會學刊,34,1-57。
-
鐘重發(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
被引用次数
|
-
曾嬿芬(2007)。研究移住∕居台灣:社會學研究現況。臺灣社會研究季刊,66,75-103。
-
陳建州(2010)。影響跨國婚姻子女學習成就之因素:父母「外籍身分」的效果。臺東大學教育學報,21(2),61-89。
-
陳緯華(2008)。靈力經濟:一個分析民間信仰活動的新視角。臺灣社會研究季刊,69,57-105。
-
陳翊薇,王翊涵(2022)。跨文化的親子互動經驗研究:以一個育有青少年子女的臺印跨國婚姻家庭為例。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63,1-34。
-
陳正芬(2012)。我是媳婦還是看護工?外籍媳婦照顧角色形成與照顧經驗之初探。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6,139-182。
-
陳正芬(2015)。外籍媳婦照顧者與聘僱外籍看護工的本籍媳婦:二者之照顧經驗與因應對策的比較。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8(1),101-134。
-
藍少芬,黃政昌,黃立欣,張君若,林小安(2022)。「中年家庭主婦」自我價值感評估的內涵與方式之探討。諮商與輔導,435,37-43+24。
-
林艾蓉,王燦槐(2009).台灣女性勞動力運用之比較:以東南亞配偶、大陸配偶、本國有偶婦女為例.臺灣東南亞學刊,6(2),97-133.
-
劉乃綸(2015)。探討新住民、原住民和本省漢人父母親族群婚姻配對的社經背景對子女學業成就影響之研究-以屏東縣國小四年級學童為例。育達科大學報,41,15-41。
-
唐文慧、王宏仁(2011)。從「夫枷」到「國枷」:結構交織困境下的受暴越南婚移婦女。台灣社會學,21,157-197。
-
唐文慧、王宏仁(2011)。結構限制下的能動性施展 台越跨國婚姻受暴婦女的動態父權協商。臺灣社會研究季刊,82,123-170。
-
涂懿文、唐文慧(2016)。家庭關係與男子氣概的建構:一個漁村男性的遷移傳記。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8(2),215-258。
-
王翊涵(2011)。「我很辛苦,可是我不可憐!」東南亞新移民女性在台生活的優勢觀點分析。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3,93-136。
-
王翊涵(2012)。曖昧的歸屬,策略性的協商:在台東南亞新移民女性的國族認同。臺灣社會研究季刊,89,83-125。
-
王翊涵(2013)。媒合婚姻,媒合適應?!在臺跨國(境)婚姻媒合協會之服務內涵探究。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7(2),39-108。
-
謝雨生、紀玉臨、周孟嫻(2009)。台灣外籍新娘之空間分析。人口學刊,38,67-113。
-
楊慧滿,陳宇嘉(2020)。生命的協商:東南亞女性婚姻移民之生育決策與實踐。社會發展研究學刊,26,43-73。
-
楊玲芳(2012)。台灣身心障礙尪與越南新移民婦女婚姻經營與家庭互動之研究。社會發展研究學刊,11,111-128。
-
楊婉瑩、張雅雯(2018)。參與之後?大陸配偶之政治行動與認同。臺灣民主季刊,15(2),1-50。
-
葉日崧、曹海濤(2009)。中國企業對東南亞國協直接投資之分析。臺灣東南亞學刊,6(1),109-146。
-
鄭詩穎、余漢儀(2014)。順從有時,抵抗有時:東南亞新移民女性家庭照顧經驗中的拉鋸與選擇。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9,149-198。
-
鍾蕎憶、陳宇嘉(2010)。新移民女性之角色、期待、落差與蛻變。社會發展研究學刊,7,59-78。
-
(2008)。越南媽媽‧臺灣囡仔:臺越跨國婚姻家庭幼兒社會化之初探。臺灣人類學刊,6(2),47-88。
-
(2009)。新移民子女教養議題另一章—從新移民女性教養子女困境談論父親之角色。教育研究,17,63-73。
-
(2012)。法庭觀察作為一種法學教育與研究方法:家事庭當事人的法律/社會處境。成大法學,24,155-240。
-
(2013)。以系統觀探究新移民女性婚姻暴力。社區發展季刊,142,189-201。
-
(2017)。越南新移民與佛教信仰:以「台灣越南智德佛教文化交流協會」為例。圓光佛學學報,30,135-198。
-
(2019)。格格不入:來臺越南女性婚姻移民的雙重缺場。臺灣社會學刊,65,69-125。
-
(2022)。兩世代女性跨國婚姻的能動性初探。正修通識教育學報,19,41-64。
-
(2023)。「你怎麼嫁到比大陸還大陸的地方?」:性別化地緣政治與臺港跨境婚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24,51-96。
-
(2024)。大陸配偶面談政策與新移民女性之來臺組成及生活情形。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36(1),163-203。
-
(2024)。東南亞籍新住民受暴婦女在台灣的動態交織困境。臺大社會工作學刊,49,99-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