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原生性認同、祖籍地聯繫與跨國網絡的建構:二戰後新馬客家人與潮州人社群之比較研究

并列篇名

Primordial Ties, Homeland Linkag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national Network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Hakka and Teochewese Communities in Post-War Singapore and Malaysia

DOI

10.7039/TJSAST.200704.0065

作者

劉宏(Hong Liu);張慧梅(Hui-Mei Zhang)

关键词

客家人社群 ; 潮州人社群 ; 比較研究 ; 認同 ; 跨國網絡 ; Hakka ; Teochew ; Comparative Studies ; Identity ; Transnational Network

期刊名称

台灣東南亞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4卷1期(2007 / 04 / 01)

页次

65 - 8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透過對1945年之後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客家人與潮州人社群的比較研究,分析兩者在建構原生性認同、祖籍地關係及全球性網絡過程中的異同,進而揭示客家社群的特殊性與普遍性。本文認爲,新馬的客家社群具有兩個較明顯的特徵,即方言認同强於地緣認同,以及身份認同的超社群性及泛華化。相對於潮人社群而言,客家社群處於其他主要社群之邊緣,加之其原祖籍地概念的相對分散性,使他們較爲強調其方言及自身的華人身份,並以此突破族群觀念的限制,與其他社群組織進行多層次的合作,積極參與本地的政治及社會活動。對華人性(Chineseness)以及「客家精神」的强調和論説構成了客家人的主要特徵。在與祖籍地和中國的聯繫上,他們也更容易突破狹隘的地域限制而形成一種更為區域性的關懷,並進而在全球化背景下建構起基於地方社會聯繫基礎上的地方-全國-全球-祖籍地之間的多重網絡聯繫及超地域的文化認同。

英文摘要

A comparative approach to various sub-ethnic Chinese communities constitutes an integral component of an emerging Global Hakkaology. This essay attempts to comparatively reconstruct the changing identities and homeland linkages of the Hakka and Teochewese communities in post-1945 Singapore and Malaysia. Through a close examination of different patterns of homeland linkages and identity formation by these two sub-ethnic groups, we argue that while Teochewese identity has been mainly shaped by localism and extensive connections with the homeland, Hakka identity was less influenced by such locality linkages. Instead, dialect link and a sense of marginality have been instrumental in the making of a trans-local Hakka identity and the discourse on Chineseness (often through a constant emphasis upon 「the Hakka Spirit」), which in turn prompted the Hakka to become pioneers in the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ization processes and politically more active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sub-ethnic Chinese communities in postcolonial Southeast Asia.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社會科學 > 經濟學
参考文献
  1. (1958)。新加坡豐順會館會議記錄。
  2. 馬來西亞著名評論家謝詩堅的[飛揚網絡]
  3. (1964)。南洋客屬總會會議記錄。
  4. (1952)。南洋客屬總會會議記錄。
  5. (1947)。南洋客屬總會會議記錄。
  6. 新加坡豐順會館會議記錄
  7. 新加坡豐順會館會議記錄
  8. (1949)。南洋客屬總會會議記錄。
  9. (1965)。新加坡豐順會館會議記錄。
  10. 新加坡豐順會館會議記錄
  11. Appadurai, Arjun,Richard Fox (ed.)(1991).Recapturing Anthropology: Working in the Present.Santa Fe, NM:School of American Research Press.
  12. Carstens, Sharon A.,Sharon A. Carstens (ed.)(2005).Histories, Cultures, Identities: Studies in Malaysian Chinese Worlds.Singapore: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13. Constable, Nicole(1996).Guest People: Hakka Identity in China and Abroad.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4. Crissman, L. W.(1967).The Segmentary Structure of Urban Overseas Chinese Communities.Man,2(2),185-204.
  15. Freedman, Maurice,William Skinner (ed)(1979).The Study of Chinese Society: Essays by Maurice Freedman.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6. Khun, Eng Kuah-Pearce,Evelyn, Hu-DeHart(2006).Voluntary Organizations in the Chinese Diaspora.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7. Liu, Hong(1998).Old Linkages, New Networks: The Globaliz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Voluntary Associations and its Implications.The China Quarterly,155,582-609.
  18. Liu, Hong,Hong Liu (ed.)(2006).Introduction: Towards a Multidimensional Exploration of the Chinese Overseas.The Chinese Overseas,1,1-30.
  19. Liu, Hong,Wong, Sin-kiong(2004).Singapore Chinese Society in Transition: Business, Politics and Socio-economic Change, 1945-1965.New York:Peter Lang.
  20. Nash, Manning(1990).The Cauldron of Ethnicity in the Modern World.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1. Oxfeld, Ellen,Nicole Constable (ed.)(1996).Guest People: Hakka Identity in China and Abroad.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2. Tan Chee-Beng(2004).Chinese Overseas: Comparative Cultural Issues.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3. Taylor, Charles,Joan Scott,Debra Keates (eds.)(2001).School of Thought: Twenty-five Years of Interpretive Social Science.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4. Wang, Gungwu,Hsieh Chien,C.Y. Chang (eds.)(1995).Th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kkaology.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entre for Asia-Pacific Studies.
  25. 王東(2006)。客家移民史研究的新範式-評《中國歷史上的移民與社群性》。海外中國學評論,1,295-307。
  26. 李光耀(1998)。李光耀回憶錄,1923-1965。新加坡:聯合早報。
  27. 李志賢主編(2003)。海外潮人的移民經驗。新加坡:新加坡潮州八邑會館及八方文化企業公司。
  28. 星洲日報(1938/11/29)
  29. 徐正光主編(2000)。第四屆客家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30. 馬來西亞客屬懇親會(1999)。世界客屬第十五屆懇親大會特刊。吉隆坡:客屬懇親會。
  31. 張慧梅(2005)。從《潮州鄉訊》看新加坡潮人的跨國想像。華南研究資料中心通訊,39,21-34。
  32. 張慧梅、劉宏(2006)。資訊流動、經濟往來、社會活動:廿世紀中葉新馬華人社會與華南互動之探討。南洋問題研究,2,53-63。
  33. 陳春聲(2004)。從地方史到區域史-關於潮學研究課題與方法的思考。潮學研究,11,18-74。
  34. 陳運棟(1978)。客家人。台北:聯亞出版社。
  35. 陳驊(2003)。潮人在新加坡。香港:西元出版有限公司。
  36. 曾玲、莊英章(2000)。新加坡華人的祖先崇拜與宗鄉社群整合:以戰後三十年廣惠肇碧山亭爲例。臺北:唐山出版社。
  37. 黃傑明(2005)。客家研究史略。中華文化論壇,3,61-64。
  38. 新加坡南洋客屬總會(1939)。新加坡南洋客屬總會十周年紀念特刊。新加坡:新加坡南洋客屬總會。
  39. 新加坡潮州八邑會館(2000)。新加坡潮州八邑會館成立七十周年紀念特刊。新加坡:新加坡潮州八邑會館。
  40. 劉佐泉(1991)。「客家歷史」與傳統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41. 劉宏(2003)。新加坡華人社團與教育:變遷中的互動關係(1945-1954)。台北: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專題中心。
  42. 劉宏(2000)。中國-東南亞學:理論建構、互動模式、個案分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43. 劉宏(2003)。戰後新加坡華人社會的嬗變:本土情懷、區域網絡、全球視野。廈門:?門大學出版社。
  44. 劉宏、徐正光主編(2000)。東南亞華人社團與與跨國社會和商業網絡:兼論客屬與非客屬之異同。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歷史與社會經濟,台北:
  45. 劉宏、廖赤陽(2006)。ネットワーク、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と華人研究:二十世紀の東アジア地域秩序を再検討する。東南アジア研究,43(4),346-373。
  46. 劉義章(1996)。客家宗族與民間文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亞太研究所海外華人研究社。
  47. 鄭赤琰(2002)。客家與東南亞。香港:三聯書店。
  48. 蕭新煌、張維安、範振乾、林開忠、李美賢、張翰璧(2005)。東南亞的客家會館:歷史與功能的探討。亞太研究論壇,28,185-219。
  49. 羅香林(1989)。客家源流考。北京:中國華僑出版公司。
被引用次数
  1. 高郁婷,王志弘(2018)。展演道地:臺北族裔風味餐廳個案研究。地理研究,69,31-60。
  2. 洪馨蘭(2012)。以區域觀點為運用的客家研究回顧(1960-2010)。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33,131-160。
  3. 劉堉珊(2016)。臺灣客家研究中的東南亞視野。經濟研究,194,155-207。
  4. 吳憶雯(2017)。由全球史視角從事客家研究的幾點看法。中正歷史學刊,20,21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