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東南亞女性婚姻移民與客家文化傳承:越南與印尼籍女性的飲食烹調策略

并列篇名

Southeast Asian Immigrant Wives and Reproduction of Hakka Dietary Culture: Vietnam and Indonesia Compared

DOI

10.7039/TJSAST.200804.0093

作者

張亭婷(Ting-Ting Chang);張翰璧(Han-Pi Chang)

关键词

文化實作 ; 女性婚姻移民 ; 客家飲食文化 ; cultural practice ; immigrant wives ; Hakka dietary culture

期刊名称

台灣東南亞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5卷1期(2008 / 04 / 01)

页次

93 - 14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文化的內涵包含了行動者在日常生活中實作的累積,在客家庄裡的女性婚姻移民數量日益漸多的情形下,她們不僅僅扮演著生物再生產的角色,同時也肩負著客家文化再生產的重任,其儼然成爲客家文化傳承過程中相當重要且不可被忽視的中堅份子,本研究旨在透過飲食烹調這一日常的文化實作場域來探討女性婚姻移民是否對於客家文化的傳承發揮某種程度的影響力,婚姻移民之間的異質性是否也會爲客家文化傳承帶來不同的結果。 本研究發現歸納爲以下兩點:(1)在家庭飲食場域中,女性婚姻移民自身飲食慣習展現在家中的飲食決策上受限於機會結構的影響,例如夫家成員對異國料理的看法、婚姻移民懷孕和生產時所具有的飲食特權、家中的親密關係等,不同的機會結構組成會促使她們運用不同的飲食策略。(2)與公婆同住之家庭關係,對越南或印尼籍配偶是否或如何傳承客家飲食文化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力,婆婆會透過每日的三餐實作,教導夫家慣用的客家家常料理。第一點可看出客家飲食文化的創新與揉合面向;第二點則可看作是飲食文化傳承的傳統面向,這同時也顯示了日常餐桌上的食物背後,其實隱涵了婆媳位階的權力關係以及以夫爲主的男性邏輯。

英文摘要

The full meaning of culture includes the practice of actors in everyday life. Immigrant wives not only play a role in the reproduction of humans, they also play a large role in the reproduction of culture. This research will explore what influence immigrant wives bring to Hakka culture through cooking-a field of cultural practice, and a space where immigrant wives bring different influences to Hakka culture.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can be generalized the following points. First, in the field of family diet, to what extent do immigrant wives spread their own dietary habitus in the dietary decision-making of family is limited by certain opportunity structures. Such as, what attitude do family members take toward exotic foods? What dietary privileges do immigrant wives have access to when they conceive and are confined in the intimate relationships in family? Different opportunity structures would make them exercise different choices. Second. How do immigrant wives reproduce Hakka dietary culture? How is the affected by their living with parents-in-law or not? A mother-in-law could teach their foreign daughter-in-law the way of cooking in their family through the daily preparation of food. The first point can discern the innovative phase of Hakka dietary culture. The second point could be considered as the traditional phase of the reproduction of dietary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this can also show as that the food on table can in fact reveal implications regarding the relation of power between the mother-in-law and daughter-in-law, and the male logic that dictates first place at the table is reserved for the husban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社會科學 > 經濟學
参考文献
  1. 林開忠(2006)。跨界越南女性族群邊界的維持:食物角色的探究。台灣東南亞學刊,3(1),63-82。
    連結:
  2. 柯瓊芳、張翰璧(2007)。越南、印尼與台灣社會價值觀的比較研究。台灣東南亞學刊,4(1),91-112。
    連結:
  3.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
  4. Beardsworth and Keil(1997).Sociology on the Menu: An Invitation to the Study of Food and Society.London:Routledge.
  5. Bourdieu, Pierre(1987).Soziale Sin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6. Bourdieu, Pierre(1995).Sozialer Raum und Klass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7. Bourdieu, Pierre(1993).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8. Bourdieu, Pierre(1990).The Logic of Practice.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9. Bourdieu, Pierre(1996).The State Nobility.Cambridge:Polity Press.
  10. Collins, Patricia Hill(1986).Learning from the outsider within: The soc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Black feminist thought.Social Problems,33(6),14-32.
  11. Counihan, Carole,Penny Van Esterik(1997).Food and Culture: A Reader.New York:Routledge.
  12. Kershen , Anne J.,Anne J. Kershen Hamoshire (ed.)(2002).Food in the Migrant Experience.Hampshire, England:Ashgate.
  13. Lewin, Kurt(1943).The Problem of Changing Food Habits, Bulletin no. 108.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4. Pillsbury, B. L.(1978).Doing the Month: Confinement and Convalescence of Chinese Women after Childbirth.Social Science & Medicine,12(1),11-22.
  15. 王明輝(2005)。多層鑲嵌與親密聯結:女性新移民者在地社會聯結分析。2005年台灣社會學年會暨研討會-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的反思,台北:
  16. 包亞明譯、Bourdieu, Pierre(1997)。布爾迪厄訪談錄: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7. 米爾斯、王逸舟譯(1994)。權力菁英。台北市:桂冠。
  18.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2004)。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19. 沈倖如、王宏仁、蕭新煌主編(2003)。台灣與東南亞:南向政策與越南新娘。台北: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20. 邱琡雯(2001)。女性移民:文化邊界標誌與認同。當代,164,92-104。
  21. 洪志秀(2001)。婦女在不同坐月子地點和時段之產後壓力及社會支持程度。公共衛生,28(3),241-254。
  22. 徐紹麗、利國、張訓常(2005)。越南。大陸:越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3. 納日碧力戈譯、Connerton, Paul(2000)。社會如何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4. 翁玲玲(1994)。麻油雞之外:婦女坐月子的種種情事。台北:稻香出版社。
  25. 張翰璧(2007)。東南亞女性移民與台灣客家社會。台北:中研院亞太區域研究中心。
  26. 張翰璧、柯瓊芳(2005)。2005年台灣社會學年會暨研討會-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的反思。台北:台北大學。
  27. 許木柱、簡美玲、林慶弧主編(1994)。第四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28. 許聖倫、夏鑄九、翁註重(2004)。傳統廚房爐灶的性別、空間與權力。婦研縱橫,72,50-65。
  29. 陳庭芸(2002)。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30. 黃迺毓、黃馨慧、蘇雪玉、唐先梅、李淑娟編著(1998)。家庭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31. 黃啓仁(2005)。從客家飲食談醬缸醃製文化。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11(3),12-18。
  32. 楊彥杰、林慶弧主編(2000)。客家菜與客家飲食文化。第四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33. 楊昭景、邱文彬(2005)。生存、覺知與存在:客家飲食內涵與發展。餐旅暨家政學刊,2(1),71-81。
  34. 劉維公(1998)。習性(Habitus)與偶成性(Kontingenz):P. Bourdieu與N. Luhmann的理論介紹。台大社會學刊,26,1-51。
  35. 鄧景衡(2002)。符號、意象、奇觀-台灣飲食文化系譜。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36. 韓良憶譯、Fernandez-Armesto, Felipe(2005)。食物的歷史:透視人類的飲食與文明。新店市:左岸文化。
  37. 蘇芳儀(2007)。台南,國立台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
被引用次数
  1. YUEN Ka Yee Jeanette(2021)。I Cook therefore I am: Vietnamese Women's Kitchen as a Site of Resistance in Taiwan。臺灣東南亞學刊,16(1),63-93。
  2. 黃靖淑(2012)。客家飲食消費者社會化模式再思:社會化過程真的能產生中介效果?。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6(3),42-62。
  3. 賴淑娟(2011)。婚姻移民女性與第三度空間:花蓮縱谷地區婚姻移民雙重視界的日常生活實踐。臺灣東南亞學刊,8(2),73-112。
  4. 劉堉珊(2020)。未被書寫的歷史:Mary Somers Heidhues歷史民族誌對當代印尼客家研究的啟發。臺灣東南亞學刊,15(2),155-191。
  5. 沈孟穎、王志弘(2010)。東南亞飲食再現策略:異國時尚、多元文化與己異化認同。臺灣東南亞學刊,7(1),151-192。
  6. 王翊涵(2011)。「我很辛苦,可是我不可憐!」東南亞新移民女性在台生活的優勢觀點分析。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3,93-136。
  7. 王志弘(2011)。我們有多元文化城市嗎?台北都會區東南亞族裔領域化的機制、類型與作用。臺灣社會研究季刊,82,31-84。
  8. 張春炎(2011)。從異鄉人到「藝」鄉人:中和區小緬甸美食街的文化景觀和象徵展演。臺灣東南亞學刊,8(2),139-170。
  9. 張瑞蘭、胡愈寧(2012)。客庄新住民之子女語文能力與生活適應研究。聯大學報,9(2),23-36。
  10. (2014)。日常環境風險因應的經驗學習歷程:以北部都會區東南亞籍新移民女性為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4(1),4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