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當歸」到「榴槤」:由區域文化符號看南洋華人的本土化歷程

并列篇名

From Angelica to Durian: Investigation on Localization of Nanyang Chinese Based on the Culture Symbolization (in Chinese)

作者

薛莉清(Liqing XUE)

关键词

文化引力 ; 文化符號 ; 南洋華人 ; 當歸 ; 榴槤 ; cultural gravity ; cultural symbol ; Nanyang Chinese ; Chinese angelica ; durian

期刊名称

台灣東南亞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11卷1期(2016 / 04 / 01)

页次

71 - 8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將動、植物在文學書寫中透過諧音、象形、比興、比喻等修辭方式逐漸賦予並疊加豐富的涵義,使這些動、植物逐漸轉化成文化符號,從而構成社會群體約定俗成的交流密碼,是文學符號化的一種規律。文章從文學研究領域出發,以文本分析為主要方法,運用文學符號學的理論找尋人們將當歸、榴槤塑造成文化符號的演變脈絡,並企圖探討在這種意義的積澱和符號化過程中,當歸這種成熟的文化符號體現的移出地引力與榴槤符號形成過程中體現的在地引力之間的相互作用、在這種相互拉扯的作用力下表現出的中國和南洋兩個區域對南洋華人(指長期居住、工作在南洋的華人)的集體記憶,以及獨特的南洋華人本土化過程的特徵。

英文摘要

In the history of human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animals and plants are always symbolized by some strategies, such as homophony pictograph, metaphor, and other rhetorical methods in literature, fine arts, music, drama, opera and so on. These symbols graduaIIy become the special communication codes for specific social groups. This article traces the symbolization history of Chinese angelica and durian, and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accumulated significance of both Chinese angelica and durian. It is found that angelica this mature cultural symbol reflects the cultural gravity from China, which acts on the Chinese migrants in Nanyang area for summoning them back. At the same time, symbols of durian were shaped graduaIIy from late Qing by Nanyang Chinese migrants. In durian's symbolization proces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ultural gravity from China and the local gravity reflects the coIIective memory and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 of localization of Nanyang Chines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社會科學 > 經濟學
参考文献
  1. 衣若芬(2002)。漂流與回歸─宋代題「瀟湘」山水畫詩之抒情底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1,1-42。
    連結:
  2. 鄭子健(1933)《南洋三月記》。香港:中華書局。
  3. 許傑(1931)《椰子與榴槤》。上海:現代書局。
  4. 梁紹文(1933)《南洋旅行漫記》(上卷)。上海:中華書局。
  5. 黃強(1930)《馬來鴻雪錄》。上海:商務印書館。
  6. 招觀海(1936)《天南遊記》。上海:暨南大學。
  7. 許瀚(1937)《南洋叢談》。杭州:現代書局。
  8. 侯鴻鑒(1920)《南洋旅行記》。無錫:錫城。
  9. Ong, Aihua(1999).Flexible Citizenship: The Cultural Logics of Transnationality.Durham, NC:Duke University Press.
  10. 文懷沙(2005)。屈原離騷今譯。天津:百花文藝。
  11. 王潤華(2001)。華文後殖民文學。上海:學林。
  12. 王潤華(1995)。王潤華文集。廈門:鷺江。
  13. 周寧(2007)。朱崇科〈考古文學「南洋」〉序。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7,74-76。
  14. 孟華編(2001)。比較文學形象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5. 南洋文摘編輯部(1960)。南洋文摘。香港:南洋文摘社。
  16. 洪興祖(1981)。楚辭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
  17. 徐珞珊編、徐國鈞編(1996)。中國藥材學。北京:中國醫藥科技。
  18. 海德格爾、陳嘉映譯、王慶節譯(1987)。存在與時間。北京:三聯書店。
  19. 袁暉編、吳仁泰編(2001)。中華謎語大觀。北京:中國青年。
  20. 陳志明(1999)。華裔族群、語言、文化與認同。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1(4),27-35。
  21. 陳壽(2012)。三國志。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22. 薛福成(1985)。出使英法義比四國日記。長沙:嶽麓書社。
  23. 饒宗頤(1994)。新加坡古事記。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陳室如(2019)。黃遵憲漢詩中的新加坡形象-兼與晚清遊記的雙重對照。國文學誌,37&3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