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現代漢語“這樣X來”淺析

并列篇名

Analysis of "zhèyang X lái" in Modern Chinese

DOI

10.6393/JCLT.200812.0179

作者

朱青(Qing Zhu)

关键词

主觀性 ; 篇章功能 ; 話語標記 ; 信息功能 ; subjectivity ; textual function ; discourse markers ; information function

期刊名称

華語文教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5卷2期(2008 / 12 / 01)

页次

179 - 19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將對現代漢語中“這樣X來”進行全面分析和考察,包括“這樣X來”形式中“這樣”的位置和分佈特徵,“這樣”的信息功能和連接功能,“這樣”和“那樣”的不可互替性,以及“這樣”在“這樣X來”中的隱現機制。同時分析“X來”的特徵,以及代動詞“來”在這種形式中起的作用和性質特徵。在此基礎上,分析和考察了結構整體的主觀性以及篇章功能,從而對“這樣X來”的連接功能和話語標記功能進行全面分析。

英文摘要

This essay is going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zhèyang X lái”, including ”zhèyang”'s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zhèyang”'s informationand interconnect function, the rules of ”zhèyang”'s omission in ”zhèyang X lái”, and why ”zhèyang” can not be replaced by ”nàyang”. Also, it is going to make analysis of ”X lái”'s characteristics, and ”X lái”'s function in this form. On this basis, it analyzes the form's subjectivity and it's textual function, so that we can make more analysis of the form's interconnect and discourse markers' funct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Haliday, Michael A. K.(1967).Notes on Transitivity and Theme in English.Journal of Linguistics,3
  2. Rene Dirven,Marjojn Verspoor.(1998).Cognitive Exploration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3. Xu Ynlong.(1984).Reference as a cohesive tie in Chinese and English narrative discourse: a contrastive study.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4. 方一新、雷東平(2006)。近代漢語“看來”的辭彙化和主觀化。周口師範學院學報,107-111。
  5. 沈家煊(1999)。不對稱和標記論。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6. 辛承姬(1998)。連動結構中的“來”。語言研究,2,53-58。
  7. 段業輝(1987)。“這樣”的語義指向和已知資訊的代詞化。漢語學習,6,8-11。
  8. 袁毓林(2003)。句子的焦點結構及其對語義解釋的影響。當代語言學,4,323-338。
  9. 馬慶株(1997)。“V來/去”與現代漢語動詞的主觀範疇。語文研究,3,17-23。
  10. 張伯江、方梅(1996)。漢語功能語法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1. 張誼生(2006)。“看起來”與“看上去”-兼論動趨式短語辭彙化的機制與動因。世界漢語教學,3,5-16。
  12. 曹秀玲(2000)。漢語“這/那”不對稱性的語篇考察。漢語學習,8,7-11。
被引用次数
  1. 關靖琳,延晶(2023)。香港華語小學生與少數族裔小學生口語互動中話語標記語「同埋」的使用情況。華語文教學研究,20(2),4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