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王珩(2012)。華語問候語的文化背景與其跨文化教學。華語文教學研究,9(2),33-58。
連結:
-
朱我芯(2011)。同步視訊華語文化課堂之活動類型研究。華語文教學研究,8(3),115-152。
連結:
-
呂緯青(2012)。論對外漢語跨文化隱喻教學。華語文教學研究,9(2),73-98。
連結:
-
李育娟(2011)。商務華語學習者需求分析。華語文教學研究,8(3),23-46。
連結:
-
杜昭玫(2011)。商務漢語教材之內容分析與建議。華語文教學研究,8(2),81-98。
連結:
-
張玲瑛(2009)。現代漢語句末助詞「嗎、啊、吧、呢」的教學語法。華語文教學研究,6(2),99-128。
連結:
-
張絮茵(2012)。商務漢語拒絕言語行為研究。華語文教學研究,9(1),39-58。
連結:
-
張絮茵(2011)。商業華語拒絕言語行為之認知原型與框架。華語文教學研究,8(1),75-98。
連結:
-
張群、連金發(2009)。華語隱性賓語的理解與限制。華語文教學研究,6(5),39-58。
連結:
-
張榮興(2008)。華語篇章中的攝取角度。華語文教學研究,5(2),47-67。
連結:
-
陳俊光、劉欣怡(2009)。漢語「好」的多視角分析與教學應用。華語文教學研究,6(2),45-98。
連結:
-
陳靜雯(2008)。談臺灣電視新聞標題中雙關語的會話含義。華語文教學研究,5(2),157-177。
連結:
-
陳麗宇、李欣欣(2012)。當代初級商務華語教材之文化研究。華語文教學研究,9(4),41-73。
連結:
-
章欣(2008)。華語篇章銜接手段教學初探。華語文教學研究,5(2),69-88。
連結:
-
楊孟蓉、周世箴(2008)。譬喻運作的圖示解析於中文成語教學之應用。華語文教學研究,5(1),29-44。
連結:
-
蔡美智(2010)。「同樣、相同」不「一樣」: 表相似近義詞指稱功能辨析。華語文教學研究,7(1),57-80。
連結:
-
蔡美智(2010)。華語篇章銜接偏誤類型─以日本學習者為例。華語文教學研究,7(3),31-54。
連結:
-
鍾榮富(2008)。新加坡華語的特色與文化在教學上的角色。華語文教學研究,5(1),1-28。
連結:
-
Cole, P.(ed.)(1975).Syntax and semantics.New York:Academic Press.
-
Leech, Geoffrey(1983).The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London:Longman.
-
Levinson, Stephen C.(1983).Pragmat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Yule, George(1996).Pragmatic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李英哲(2005)。讓語言學習者做有意義的表達。華語文教學研究,2(2),21-35。
-
李櫻(2012)。語用研究與華語教學。台北:正中書局。
-
周清海(2004)。華文教學裡的教材與語言問題。華語文教學研究,1(1),23-31。
-
屈承熹(2004)。結構、功能、篇章:語法循序教學。華語文教學研究,1(1),33-52。
-
陳純音(2005)。外國學生漢語疑問句習得之比較。華語文教學研究,2(1),147-173。
-
陳懷萱(2005)。漢語反問句形式與意義分析。華語文教學研究,2(2),37-56。
-
湯廷池(2004)。語言分析與華語教學。華語文教學研究,1(2),165-190。
-
黃宣範譯(2009)。語言學新引。台北:文鶴出版社。
-
蔡尚憶(2004)。漢語諧音詞的語意與語用功能。華語文教學研究,1(2),33-59。
-
蔡美智(2005)。華語語氣副詞「何嘗」教學研究。華語文教學研究,2(1),131-146。
-
謝佳玲(2006)。華語廣義與狹義情態詞的分析。華語文教學研究,3(2),21-35。
-
謝國平(2011)。語言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