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新媒體藝術及其當代性
|
并列篇名
|
A Study of New Media Art and Its Modernity
|
DOI
|
10.29480/CPAR.200704.0001
|
作者
|
王聖文(Sheng-Wen Wang);陳永賢(Yung-Hsien Chen)
|
关键词
|
新媒體藝術 ; 互動性 ; 數位影像 ; New Media Art ; interactive ; digital image
|
期刊名称
|
藝術論文集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8期(2007 / 04 / 01)
|
页次
|
1
-
24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新媒體藝術(New Media Art)發展至今,對藝術界影響極鉅,電腦普及後更是發展迅速,並衍生出更多樣的藝術型態。近年發展的媒體藝術、網路藝術、數位藝術、科技藝術,以及許多透過科技、程式軟體、3D虛擬等做為媒材的創作工具,形成當代藝術中的新興潮流。本文以新媒體藝術的發展歷程作為探討軸線,在史觀脈絡下繼而探討虛擬、複製、數位影像之間的關係,針對「互動性」(Interactive)原則與構成因素的延伸,分析互動式媒體藝術的特質與美學理念,提出新媒體藝術未來發展與當代性的關係,並推論其趨勢與相關思考。
|
英文摘要
|
New Media Art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art world since computer technology popularized. Moreover, it derivates various art forms such as media art, internet art, digital art and technology art, directing the trend of contemporary art nowadays with creation tools of programs, virtual reality or more technologies.This essay intend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 between virtual, copy and digital images by reaching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art history about new media art. It will focus on the principles and compose elements of ”interactive” of media art's features and concepts of esthetics. Following it st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ward-looking of new media art and present-day. Through comments, it infers the trend and reflections of new media art.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藝術
|
参考文献
|
-
陳永賢(2005)。互動式媒體藝術創作觀念之探討。藝術學報,77,51-66。
連結:
-
IFACCA (2004). New Media Cultur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Released. (http://www.ncafroc.org.tw/news/index_news.asp?scr_no=289)[2006/2/17]
-
Flusser, V.、李文吉譯(1994)。攝影的哲學思考。台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
-
Manovich, Lev(2002).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The MIT Press.
-
Paul, Christiane(1983).Digital Art.London:Thames & Hudson.
-
Rush, Michael(2005).New Media in Art.London:Thames & Hudson.
-
王俊傑編(2005)。異響─國際聲音藝術展。台北:在地實驗文化公司。
-
王俊傑編(2004)。漫遊者─國際數位藝術大展。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
-
王品驊(2003)。台灣當代美術大系‧媒材篇:攝影與錄影藝術。台北:文建會。
-
王焜生(2005)。矛盾年代的混種─2005年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典藏今藝術,157,167-167。
-
台北當代藝術館(2004)。媒體城市 數位昇華。台北:當代藝術館。
-
台北當代藝術館(2005)。膜中魔。台北:當代藝術館。
-
吳垠慧(2003)。台灣當代美術大系‧媒材篇:科技與數位藝術。台北:文建會。
-
吳穎瑜、Quasha, George(2003)。大開眼界:蓋瑞‧希爾錄像作品選集。台北:當代藝術館。
-
宏碁數位藝術中心(2000)。數位藝術─歐洲:奧、德、荷三國採樣報告。台北:宏碁數位藝術中心。
-
林志明(2004)。新媒體藝術之「新」。2004國巨科技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
-
姚瑞中(2002)。台灣裝置藝術。台北:木馬文化公司。
-
陳冠君(2005)。國際超新數位互動電子多媒體科技藝術博覽大會特展。當代藝家之言,2005(秋冬合刊),42-47。
-
章光和(2000)。複製真實─後現代攝影創作構思系統論述與實踐。台北:田園城市文化公司。
-
章光和(2005)。攝影不是藝術。台北:田園城市文化公司。
-
游本寬(1995)。論超現實攝影─歷史形構與影像應用。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
游本寬(2004)。過去、現在與未來─李小鏡。藝術家雜誌,353,424-431。
-
葉瑾睿(2005)。數位藝術概論─電腦時代之美學、創作及藝術環境。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
葉瑾睿(2003)。藝術語言@數位時代。台北:典藏藝術家庭公司。
-
葉瑾睿(2002)。要多新才算新媒體藝術?。典藏今藝術,119,104-107。
-
謝明勳(2004)。互動藝術互動性研究。當代藝家之言,2004(冬季號),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