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從符號學角度探討達利作品中潛意識象徵之意義建構與解讀
|
并列篇名
|
A Study on "Subconscious Symbolic Sign" in Salvador Dali's Works
|
DOI
|
10.29480/CPAR.200904.0004
|
作者
|
張淑雅(Shu-Ya Chang);曹融(Jung Tsao);顧理(Lee Ku)
|
关键词
|
達利 ; 符號 ; 潛意識 ; Salvador Dali ; sign ; subconsciousness
|
期刊名称
|
藝術論文集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12期(2009 / 04 / 01)
|
页次
|
95
-
118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研究從符號學角度探討達利作品中潛意識象徵之意義建構與解讀,透過符號學的相關論述,進行文獻資料的整理與研究,並提出符號學理論應用於藝術創作之可能性。本研究共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採用「文獻調查法」綜合相關文獻整理,提出符號學的各種相關論述與比較,以作為本研究理論基礎。第二階段,採用KJ法,進行文獻資料整理分類,並從中選出達利代表性作品五張,運用符號學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的「意義分析擴充論」(即外延意義與內涵意義),進行圖像符號意義之分析與解構;藉此建立達利作品中圖像符號意義之建構脈絡,期望透過符號學理論的分析,能幫助藝術創作者產生新的創作思維與方法。
|
英文摘要
|
The research intends to discuss ”Subconscious Symbolic Sign” in Salvador Dali's works. With the related data of semiology, the research will collect and study all the informationobtained, and indicate the possibility of applying the theory of semiology to artistic creation. There are two sessions in this research. First of all, adopting the approach of data investigating to integrate related information, the research manifests the related theses and comparation as the meaning construction and theory foundation for discussing ”Subconscious Symbolic Sign” in this research. In the second session, there will be the classification of data which made by ”KJ Approach”. Choosing fiv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Dali, the research will proceed with analyzing and restructuring meaning of graphic sign,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Roland Barthes's ”Theory of Expansion for Meaning Analyzing, ”which includes external and internal meaning. Therefore, there will be clues for analyzing graphic signs in Dali's works. The research hopes that it will help artists to give birth to new ideas and methods with the analysis of semiology.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藝術
|
参考文献
|
-
呂靜修(2007)。視覺、標誌符號與表徵。設計研究學報,創刊號
連結:
-
Culler, J.、方謙譯(1992)。羅蘭‧巴特。台北:桂冠。
-
De Fiore, Angelo、De Fiore, Gasper、Materzanini, Melissa、Rabbinic, Marina、Vatic, Sabine(1992)。巨匠美術周刊
-
Fiske, John、張錦華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
-
Hawke, Terence、陳永寬譯(1988)。結構主義與符號學。台北:南方叢書。
-
王熙元(1995)。詩中的移情作用。國文天地,10(8)
-
何政廣(2001)。超現實主義大師達利。台北:藝術家。
-
李幼蒸(1999)。理論符號學導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
柳淳風(2004)。達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胡永芬(2001)。幻想國度之神─達利。台北:大月氏設計事業有限公司。
-
梁麗珍(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
陳俊嘉(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
-
陳美蓉(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
-
陳鳳娟(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在職專班。
-
游蕙瑜(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
-
黃漢宗、林盛宏(2005)。應用台灣島嶼圖像在海報設計上的表現類型。商業設計學報,9,139-148。
-
達利註、楊志麟譯、李芒譯(2001)。達利談話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廖惠珍、趙慧如、樸慧芳、石幼珊、沈師光、劉國棟(1993)。《達利》西洋近現代巨匠畫集。新店市:錦繡出版社。
-
鄭建華(2003)。符號學理論研究與應用之初探。設計研究,3,132-139。
-
薛恩斯、黃春秀譯、黃春英譯(1994)。達利:Dali。臺北市:國巨。
-
薩爾瓦多‧達利、陳訓明譯、張勁譯、張良君譯(1996)。達利的秘密生活&一個天才的日記。湖南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
-
薩爾瓦多‧達利、陳蒼多譯(2001)。一個天才的日記。台北:新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