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唐宋時期的軋箏

并列篇名

Rolling Zheng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DOI

10.29480/CPAR.201210.0009

作者

郭育廷(Yu-Ting Kuo)

关键词

軋箏 ; (上竹下秦) ; 棒擦 ; 拉絃樂譜 ; 撋 ; 唐 ; Rolling Zheng(Yazheng) ; Qin ; Stick for pulling ; bowed stringed instrument ; ruan ; Tang Dynasty

期刊名称

藝術論文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19期(2012 / 10 / 01)

页次

183 - 21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軋箏一般被認為是失傳的唐代樂器,筆者希望能從其相關文獻獲得軋箏演奏技術上的啟發與參考。經過參閱後,赫然發現它的傳承並未從唐代斷絕!本文盡可能找出各文獻的詳細出處,分列原書與當代出版書籍的詳細資料,並對照原文或比對版本以求正確。再依年代順序介紹與進行解讀,期能看出軋箏的歷史發展脈絡。軋箏的首次亮相是在公元790年春,唐代釋皎然《觀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軋箏歌(時量移湖州長史)》。從唐至宋,軋箏經歷了從「軋」箏至「軋箏」再到形制與箏有異的「軋箏」三階段,由一種演奏方式變為獨立樂器名稱並擁有獨特形制。唐宋時期,無論宮廷、民間皆有軋箏,惟北宋宮廷不能確定是否存在軋箏。演奏形式有獨奏、伴唱、小合奏、大合奏,演奏姿勢有坐奏和立奏。初版《通典》(801年)應是使用「撋」字來強調片竹前後推拉的直線擦絃方向與軌跡,之後《舊唐書》(941年)才改用「潤」字來強調片竹經加工後滑潤的特色,並進而影響後來鈔刻的《通典》亦改用「潤」。「撋」並非「潤」的誤字,並保留加工片竹而追求較佳音色的歷史過程。南北宋相交時期以後,「軋箏」可稱「秦」,也可稱「秦箏」。多名同時並存的狀況,可理解為一物多名。「特殊字元略」、「秦」兩字音義相同( ㄑ一ㄣˊ,qín ) 且可互通。

英文摘要

Rolling Zheng (軋箏, Yazheng)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the lost musical instruments of Tang Dynasty, and I hope literature on it inspires me with performing skills. After studying, I was surprised to find out that its heritage is not cut off from Tang Dynasty.In order to contrast original text with other versions, I did my utmost to find out the details of the source of all literature about rolling Zheng, and displayed the details of the original and contemporary books published. To find out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rolling Zheng, the content will be introduced and interpreted in chronological order.The debut of rolling Zheng-Shr Jiau-ran's work ”Admiring the Two Beauties of Official Li Hung Singing and Rolling Zheng Song (when he was posted to Huzhou)” is in the spring of A.D. 790 in Tang Dynasty. From Tang to Song Dynasty, the rolling Zheng experiences three stages, from the ”rolling” Zheng (press hard against Zheng strings by something to make sound) to ”rolling Zheng,” and then ”Rolling Zheng(Yazheng)” which has a variation in shape to Zheng, turning a way of playing into the name of an independent musical instrument with unique type system.Rolling Zheng existed in the imperial court and folk area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except the imperial court of Northerrn Song, which is not confirmed. The playing form consisted of solo, vocal accompaniment, small ensemble, large ensemble, and the playing posture included sitting and standing.The first edition ”Tungdian(通典)” I think should emphasize rubbing strings before and after by a piece of bamboo in straight-line trajectory-pushing and pulling. Afterwards, ”ruen (潤)” had replaced ”ruan(撋)” in ”Jioutangs hu(舊唐書),” highlighting the lubricative character of a piece of bamboo after processing. Therefore, the later editions ”Tungdian” was affected to use ”ruen.” ”Ruan” is not a misspelt word for ”ruen,” but retains the history of processing a piece of bamboo to pursuing better tone quality.After the turn of Northern Song Dynasty and Southern Song Dynasty, ”Rolling Zheng (Yazheng)” can be called ”Qin” or ”QinZheng”. A number of names coexisted can be understood as polyonymosity. The pronunciation (ㄑㄧㄣˊ, qín) and the meaning of the two terms ”Qin (上竹下秦)” and ”Qin (秦) are the sam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馮慧玲(2010)。唐代《十部樂》樂部的內容與順序。藝術論文集刊,14,133-151。
    連結:
  2. 袁逸(2012年3月29日擷取) :〈文瀾閣《四庫全書》的悲險傳奇〉,《華夏文化》網站。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3601/2004/06/30/109@214312.htm
  3. (1995)。中國編目規則(84年修訂版)
  4.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 〈皎然〉(2012年3月13日擷取)。《奇跡百科》。http://www.qiji.cn/baike/Detailed/29753.html
  6.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 昌彼得(2012年3月28日擷取) :〈影印四庫全書的意義〉,《志同道合者聚》網站。http://13165621.blog.hexun.com.tw/51693858_d.html
  9.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0. 〈簡述青州挫琴(軋箏)在拉絃樂器中的歷史作用〉。(2012年3月24日擷取) :《百度貼吧》。http://tieba.baidu.com/p/675448184?pn=1
  11. 初國卿(2012年4月6日擷取) :〈特稿 : 曠世風華文溯閣〉,《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book/2003-08/04/content_1008405.htm
  12. (1983)。中華百科全書西元1983年典藏版
  13. (1989)。說郛三種。上海:上海古籍。
  14.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5. 漢典
  16.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7.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8. 虞萬里 (2012年4月6日擷取) :〈北宋本《通典》刊刻年代和學術價值〉,《文匯報》,2008年11月29日。http://big5.news365.com.cn:82/gate/big5/wenhui.news365.com.cn/xl/200811/t20081129_2111392.htm
  19. 〈也談青州挫琴研究——簡述軋箏的演變〉。(2012年3月24日擷取) :《百度貼吧》。http://tieba.baidu.com/p/675448184?pn=2
  20.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1.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2.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23. 章錫良 (2012年4月11日擷取) :〈〈蒪羹〉附錄〉,1991,《龍騰世紀》網站。http://www.millionbook.net/xd/s/shizhecun/szcw/146.htm
  24.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5. (宋)曾三異(年代不詳) :〈因話錄〉,(明)陶宗儀等編,《說郛一百卷》,卷十九,微卷(M)(一~二十一卷),藍格舊鈔本。台北 : 國家圖書館。
  26. 北宋歐陽修、北宋宋祁(1981)。新校本新唐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
  27. 東漢應劭(1985)。風俗通義。北京:中華書局。
  28. 後晉劉劭編撰、張昭遠編撰(1979)。新校本舊唐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
  29. 後晉劉昫、張昭遠編撰(2007)。舊唐書。西安:陝西人民。
  30. 清唐熙敕令編校(1992)。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
  31. 清唐熙敕令編校(1992)。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
  32. 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1999)。全唐書:增訂本(全十五冊)。北京:中華書局。
  33. 卞孝萱(1963)。劉禹錫年譜。上海:中華書局。
  34. 牛繼清(2003)。清代兩張宗泰考述。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5),37-39。
  35. 世界書局編輯部編(1984)。全宋詞。臺北:世界書局。
  36. 世界書局編輯部編(1984)。全宋詞。臺北:世界書局。
  37. 世界書局編輯部編(1986)。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
  38. 世界書局編輯部編(1986)。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
  39. 世界書局編輯部編(1986)。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
  40. 世界書局編輯部編(1986)。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
  41. 世界書局編輯部編(1986)。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
  42. 世界書局編輯部編(1986)。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
  43. 世界書局編輯部編(1986)。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
  44. 世界書局編輯部編(1984)。全宋詞。臺北:世界書局。
  45. 世界書局編輯部編(1986)。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
  46. 世界書局編輯部編(1986)。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
  47. 任繼愈編、傳璇琮編(2005)。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
  48. 任繼愈編、傳璇琮編(2005)。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
  49. 任繼愈編、傳璇琮編(2005)。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
  50. 任繼愈編、傳璇琮編(2005)。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
  51. 任繼愈編、傳璇琮編(2005)。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
  52. 任繼愈編、傳璇琮編(2005)。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
  53. 任繼愈編、傳璇琮編(2005)。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
  54. 任繼愈編、傳璇琮編(2005)。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
  55. 任繼愈編、傳璇琮編(2005)。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
  56. 朱曉蕾(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上海師範大學。
  57. 宋紅(2003)。日本《千載佳句》一書版本情況及對于《全唐詩》的補遺校勘價值1。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6),129-132。
  58. 李虎(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武漢音樂學院。
  59. 李海祁(2012)。中國第一部完整的音樂通史:杜佑《通典.樂典》。圖書館學刊,2012(2),118-119。
  60. 周谷城編(1994)。中國學術名著提要。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61. 姚玉(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西安音樂學院。
  62. 國立編譯館編(2002)。臺灣閩南語辭典。臺北:五南。
  63. 梁勉(2011)。一幅唐墓壁畫中的軋箏考。文博,2011(3),33。
  64. 許連軍(200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上海師範大學。
  65. 惠慧(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西北大學。
  66. 楊訥編、李曉明編(1997)。文淵閣四庫全書補遺.集部。北京:北京圖書館。
  67.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彙編纂(2010)。漢語大字典。四川:四川出版集團。
  68. 劉莎莎(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河南大學。
  69. 諸橋轍次(1979)。大漢和辭典。臺北:中新書局。
  70. 鄭長鈴(200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福建師範大學。
  71. 蕭興華(1981)。我國拉弦樂器的產生和演變。樂器,1981(6),1-4。
  72. 韓昇(2006)。杜佑及其名著《通典》新論。社會.歷史.文獻—傳統中國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