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西門町青少年另類服飾之探討

并列篇名

Research on Adolescents' Alternatively-wearing in Shimending

作者

黃祺惠(Chi-Hui Huang)

关键词

西門町 ; 青少年次文化 ; 另類服飾 ; 審美思考 ; 藝術教育 ; Shimending ; Adolescent Subculture ; Alternatively-wearing ; Aesthetic Thinking ; Art Education

期刊名称

藝術論文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24期(2015 / 04 / 01)

页次

1 - 2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服裝是一種美學媒介,透過服飾,人們可表達慾望、價值觀與信念。另類服飾係指整體造型特殊、具強烈風格,突破傳統思維且異於一般類型之穿著。本研究旨在探討西門町青少年另類服飾穿著之審美思考與實踐歷程,瞭解其另類穿著之動機、並分析影響其穿著之環境脈絡。研究者選定西門町的五位青少年作為研究對象,以訪談、觀察、文件分析等方式進行研究資料之蒐集。研究結果顯示:1.五位個案的另類服飾風格包括民族風、龐克風、可愛娃娃風、復古風,其審美共同特徵為多層次的穿法及混搭;審美個殊性則為誇張衝突型、纖瘦骨感型、可愛趣味型。2.在穿著動機上,個案藉由另類服飾來展示身體主權與服飾焦慮,構築服飾的幻想舞臺,同時也是一種社會化的歷程。3.不同的家庭環境背景、藝術教育經驗,大眾傳播媒體和西門町空間場域形塑了影響西門町青少年另類穿著之環境脈絡。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thinking and wearing progression of adolescents with alternatively-wearing in Shimending, to understand their motivation, and to analyze the external factors that effect their alternatively-wearing. Five adolescents in Shimending were chosen as the participants in this research.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including interview, observation and document analysis were applied in this study.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ir alternatively-wearing styles include folk style, punk style, cute style, and retro style, Their common aesthetic of clothing were multiple layers and mix style, while the diverse types of theirs were exaggerative, thinny, and funny. 2. They wore alternative clothes to express their body authority, clothing anxiety, and to construct an illusional world, meanwhile, their behaviors were a process of socialization. 3. Different familial background, art educational experience, media and the environment in Shimending were the extern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se adolescents' alternatively-wearing.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陳瓊花(2004)。從畫與話,探討臺灣兒童與青少年的性別概念。藝術教育研究,8,1-27。
    連結:
  2. 無名小站(2006)。wildand 個人相簿。取自http://www.wretch.cc/album/wildand,點閱日期:2013 年 3 月 20 日。
  3. 百度百科合作平臺(2014)。混搭。取自 http://baike.baidu.com/view/195381.htm。點閱日期:2014 年 7 月 5 日。
  4. 無名小站(2006)。onlyjapan 個人相簿。取自 http://www.wretch.cc/album/onlyjapan,點閱日期:2013 年 3 月 20 日。
  5. 真實(2005)。怎樣的穿著叫做民族風呢?取自 https://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70111167,點閱日期:2013 年 2 月 15 日。
  6. 十三號密室(2005)。復古思維。取自http://mypaper.pchome.com.tw/hidecat/post/1250597707,點閱日期:2013 年 1 月 16 日。
  7. 無名小站(2006)。hayatomyv 個人相簿。取自http://www.wretch.cc/album/hayatomyv,點閱日期:2013 年 3 月 20 日。
  8. 無名小站(2006)。xxoott 個人相簿。取自http://www.wretch.cc/album/xxoott,點閱日期:2013年 3 月 20 日。
  9. 無名小站(2006)。payshu 個人相簿。取自http://www.wretch.cc/album/payshu,點閱日期:2013年 3 月 20 日。
  10. Boughton, D.(2005).From fine art to visual culture: Assessment and the changing role of art education.International of Education through Art,1(3),211-223.
  11. Ericson, E. H.(1968).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New York:W. W. Norton & Company.
  12. Muuss, R, E.(1982).Social cognition: David Elkind's Theory of adolescent egocentrism.Adolescecne,17(66),249-265.
  13. Skov, L.(Eds.),Moeran, B.(Eds.)(1995).Women, Media and Consumption in Japan.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4. Swain, J.(2002).The right stuff: Fashioning an identity through clothing in a junior school.Gender and Education,14(1),53-69.
  15. 王志弘譯、李根芳譯、Brooker, P(2003)。文化理論詞彙。臺北:巨流。
  16. 行政院青少年事務促進委員會、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5)。青少年政策白皮書。臺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17. 李宏偉譯、Davis, M.(2004)。服裝視覺設計元素。臺北:商鼎。
  18. 李宏偉譯、Kaiser, S.(1997)。服裝社會心理學(一):象徵性外觀。臺北:商鼎。
  19. 李宏偉譯、Kaiser, S.(1997)。服裝社會心理學(六):各種情境中的象徵性外觀。臺北:商鼎。
  20. 李美蓉(2002)。美的激勵與體驗對教師的意義。美育,126,50-55。
  21. 沈叔儒(2003)。流行與服裝設計。臺北:視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2. 周育竹(1998)。從觀護所到西門町-打探青少年次文化。破報復刊,14
  23. 林乃文(2005)。以加法來做服裝設計。文化視窗,82,80-83。
  24. 張凱強(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世新大學。
  25. 張儒林譯、Hebdige, D.(1997)。次文化:生活方式的意義。臺北:駱駝。
  26. 張鐸嚴(2000)。臺北市青少年次文化之研究發現與分析。臺北:文化局。
  27. 畢恆達(2001)。空間就是權力。臺北:心靈工坊。
  28.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29. 陳李綢(2005)。個案研究:理論與實務。臺北:心理。
  30. 陳奎憙(1996)。青少年次文化的社會學分析。臺灣教育,546,2-7。
  31. 陳秋秀(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
  32. 陳倩菱(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北大學。
  33. 陳瓊花(1998)。兒童與青少年之審美推理。師大學報,43(2),1-19。
  34. 陳瓊花(2005)。視覺文化藝術教育之特質與「藝術與人文課程」內涵之建構。教育研究月刊,130,111-118。
  35. 陳瓊花(2004)。兒童與青少年審美思考在生活實踐之研究-大頭貼文化的建構與解構。視覺藝術教育
  36. 喬昭華(2003)。服飾與生活。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37. 黃美菁(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元智大學。
  38. 黃集偉(1993)。審美社會學。臺北:五南。
  39.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五南。
  40. 葉立誠(2006)。服飾美學。臺北:商鼎。
  41. 趙惠玲(2004)。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42. 蔡詩瑜(201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國立中正大學。
  43. 鄭靜宜譯、Barnard, M.(2004)。流行溝通。臺北:桂冠。
  44. 遲恒昌(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45. 薛百芬(201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被引用次数
  1. 林澄(2016)。遊觀.擬形—林澄創作研究。書畫藝術學刊,21,351-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