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邁向無限,回歸本質-論劇場空間的媒介傳達與延伸

并列篇名

Towards the Infinite, and Returning to the Essence of Theatre-The Extension of the Medium of the Theatre Space

作者

張庭翡(Ting-Fei Chang)

关键词

麥克魯漢 ; 延伸 ; 劇場空間 ; 觀眾 ; McLuhan ; Marshall ; extension ; theatre space ; audience

期刊名称

藝術論文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24期(2015 / 04 / 01)

页次

67 - 9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麥克魯漢(McLuhan, Marshall)對媒介與訊息闡述中曾提出一種「延伸」(extension)的看法,認為所有媒介訊息都是人的延伸。而當劇場成為演出訊息的傳播媒介時,其訊息對觀眾(the audience)來說,除了幻覺之外,演員與表演亦進一步成為訊息的延伸。本文試圖以媒介理論與劇場空間(theatre space)論述,分析劇場空間(theatre space)的變動與觀眾的關係。在媒介不斷地更新與改變傳播形式的今天,劇場空間的無限擴充與延伸成為必然,但也因為永遠需要考慮與觀眾的交流,而回歸永恆不變的本質。

英文摘要

McLuhan, Marshall has elaborated the perception of "extension" of the media: medium message that is shaped and extended by men. When the theatre becomes the media of the performance art, to the audiences, the message is not only the illusion, but also the extension of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actor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use the theory of medium and theatre space, trying to analyze the changes and relations between theatre and audiences. Nowadays, the medium continuously updates and changes the ways of communications, so the unlimited extension of the theatre space is inevitable. However, theatre space always needs to concern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audiences, it also needs to return to its external essenc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楊皓鈞(2013 年 7 月 5 日)。彼德.布魯克的戲劇思維與電影人生。http://www.funscreen.com.tw/feature.asp?FE_NO=58。(上網查詢日期:2014 年 12 月 26 日)
  2. Vincent, Canby. (1987, June 28). Film View: Sex Can Spoil the Scene. New York Times, A.17.
  3. 維基百科(2014)。史蒂芬‧霍金。http://ppt.cc/70g8。(上網查詢日期:2014 年 12 月 25 日)
  4. 鄧樹榮(2006 年 6 月 3 日)。鄧樹榮的戲劇世界。http://reader.roodo.com/tangshuwing/archives/1756692.html。(上網查詢日期:2014 年 12 月 24 日)
  5. 百度百科(2013)。梅耶荷德。http://baike.baidu.com/view/176470.htm。(上網查詢日期:2014年 12 月 25 日)
  6. Inside(2013 年 2 月 26 日)。Netflix 是如何用大數據捧紅「紙牌屋」的。http://ppt.cc/pTOa。(上網查詢日期:2015 年 4 月 13 日)
  7. Allen, David(1999).Performing Chekhov.London:Routledge.
  8. Barthes, Roland.,Lavers, Annette(Trans.),Smith, Colin(Trans)(1967).Elements of Semiology.London:Jonathan Cape.
  9. Morley, David.(1992).Television, Audiences & Cultural Studies.London:Routledge.
  10. Sebeok, Thomas A.(Ed.)(1960).Closing Statements: Linguistics and Poetics.Cambridge Massachusetts:MIT Press.
  11. Stanislavsky, Konstantin(1989).An Actor Prepares.Taylor & Francis.
  12. Ubersfeld, Anne(Eds),Debbeche, Jean-Patrick(Eds),Perron, Paul J.(Eds),Collins, Frank(Trans.)(1999).Reading Theatre.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3. 尤根.席寧、吳瑪俐譯(1996)。行動藝術。台北:遠流。
  14. 巴赫汀、白春仁譯(1998)。小說理論。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15. 史坦尼史坦尼斯拉夫斯編、林陵譯、史敏徒譯(1959)。史坦尼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16. 尼采、孫周興譯(2007)。權力意志。北京:商務印書館。
  17. 安娜‧於貝斯菲爾德、宮寶榮譯(2004)。戲劇符號學。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8. 艾利克‧麥克魯漢編、法蘭克‧金格隆編、汪益譯(1999)。預知傳播紀事:麥克魯漢讀本。台北:台灣商務。
  19. 克里斯多夫.巴爾梅、耿一偉譯(2010)。劍橋劇場研究入門。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20. 克里斯多夫.哈洛克、楊久穎譯(2002)。麥克魯漢與虛擬世界。台北:果實出版社。
  21. 吳光耀(2002)。西方演劇史論稿。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22. 亞里斯多德、姚一葦編譯(1993)。詩學箋註。台北:中華出版社。
  23. 亞陶、劉俐譯(2003)。劇場及其複象。台北:聯經。
  24. 周寧編(2008)。西方戲劇理論史。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25. 彼德‧布魯克、耿一偉譯(2008)。空的空間。台北: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26. 姚一葦(2004)。戲劇原理。台北:書林。
  27. 施伯燁(2007)。媒體即使用者,使用者即訊息。新聞學研究,92
  28. 耿一偉編(2008)。劇場關鍵字。台南:台南人劇團。
  29. 馬歇爾‧麥克魯漢、何道寬譯(2003)。理解媒介。北京:商務印書館。
  30. 梅耶荷德、童道明編譯(1994)。梅耶荷德論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31. 陳世雄(2013)。導演者:從梅寧根到巴爾巴。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32. 陳世雄、周寧(2000)。20 世紀西方戲劇思潮。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33. 麥爾旬柏格、庫機耶、林俊宏譯(2014)。大數據。台北:天下文化。
  34. 華特‧班雅明、許綺玲譯(1998)。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台灣攝影。
  35. 雷蒙德‧威廉斯、劉建基 譯(2003)。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36. 廖炳惠(2003)。關鍵詞 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
  37. 蔣宏編、徐劍編(2013)。新媒體導論。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38. 鄧樹榮(2001)。梅耶荷德表演理論:研究及反思。香港:青文出版社。
  39. 鍾琛(2014)。先秦兩漢及魏晉南北朝音樂傳播概論。台北:龍視界。
  40. 羅傑‧史蒂芬史東、陳玉箴譯(2002)。媒介概念十六講。台北:韋伯。
  41. 羅蘭‧巴爾特、李幼蒸譯(2008)。寫作的零度。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