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線上寵物遊戲探討兒童對父母角色認同之研究

并列篇名

A Study in Children's Recognition of Parents' Roles through On-line Petting Games

DOI

10.7040/JGC.200711.0001

作者

李家宜(Chia-I Lee);曾柔鳴(Jou-Ming Tseng);黃財尉(Tsai-Wei Huang)

关键词

父母角色認同 ; 線上寵物遊戲 ; 角色扮演遊戲 ; recognition of the parental roles ; on-line petting games ; role-play games RPG

期刊名称

輔導與諮商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9卷2期(2007 / 11 / 01)

页次

1 - 1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線上寵物遊戲可使兒童有機會扮演父母角色,本研究藉由兒童進行線上寵物遊戲,分析兒童「身歷其境」後對其父母角色認同是否產生影響。研究對象是嘉義市垂楊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生,以實施飼養線上寵物遊戲活動之有無分為實驗組102人與對照組105人。實驗組進行飼養線上寵物實驗處理,對照組則無。在研究進行前後實施父母角色認同量表,再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並於實驗處理結束後四週對二組兒童做追蹤測驗,最後輔以兒童於線上討論區留言之記錄作質性分析。 本研究結果得知玩「線上寵物遊戲」的兒童對其「父母照顧角色」及「父母管教角色」認同有顯著影響,而對於「父母養育角色」認同上並沒有顯著影響。整理兒童對父母角色之期待,在照顧角色上,包括提供生理、社會資源、情緒、心理等需求;在基本行爲、學業、交友等方面扮演適度的管教角色;養育方面兒童期待父母是積極鼓勵及陪伴的角色。最後依據研究結論,研究者提供具體意見,以作為親子間、家庭教育工作實施親職教育或提升父母效能訓練時參考之具體建議。

英文摘要

On-line petting games can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children to play parental rol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realize whether or not such parenting experiences would have any influences on children's recognition of parental roles. Subjects were recruited from the Sixth Grade at Chui-Yang Elementary School in Chiayi city. Six classes were assigned into two groups. The treatment group (N=102) was provided opportunities to play the on-line petting game designed by the researcher,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N=105) received the regular instruction. Parental Role Scale was conduc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raced again after four weeks. An open forum was also created for on-line discussions. Results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or the influence of on-line petting game on children's recognition about parental roles as caregivers and discipliners, but did not on the roles of raisers. Based on the findings and results, the researcher provided sugges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parental roles, and parenting skills.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歐陽儀、吳麗娟、林世華(2006)。青少年依附關係、知覺父母言語管教、情緒穩定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7(4),319-344。
    連結:
  2. 今日健康
  3. Burlbaw, L. M.(1991).Add a teacher-led stimulation to your lecturing techniques.Social Studies,82(1),30-31.
  4. Darling, N.,Steinberg, L.(1993).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 An integrative model.Child Development,113,487-496.
  5. Davis, D. L.,Boster, L. H.(1992).Cognitive-behavioral-expressive interventions with aggressive and resistant youths.Child Welfare,71(6),557-574.
  6. Fincham, F. D.,Grych, J. H.,Osborne, L. N.(1994).Does marital conflict cause child maladjustment? Directions and challenges for longitudinal research.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8,128-140.
  7. 吳秀碧(1999)。角色扮演與團體輔導。學生輔導,64,26-35。
  8. 李恩東(1998)。國內外網路遊戲型態與相關服務探討。教學科技與媒體,37,41-54。
  9. 邱奕嫺(1999)。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10. 邱騰緯(1999)。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1. 施欣欣、曾嫦嫦、蘇淑貞、劉瓊瑛、張秀如、溫世真(1998)。親職教育。台北:匯華。
  12. 徐美惠(1983)。子女心目中母親職分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教育學院輔導學系學報,6,29-51。
  13. 親職教育散文集
  14. 父母親月刊
  15. 莊雪芳(2004)。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6. 莊雪芳、呂孟育、曾柔鳴、黃財尉(2007)。台中市母親母職角色信念與教養方式之典型相關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2,29-54。
  17. 許惠雯(2004)。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8. 陳均姝(2000)。角色扮演在輔導與諮商上的應用。學生輔導,68,18-33。
  19. 電子商務時報
  20. 黃少華、陳文江(2002)。重塑自我的遊戲:網路空間的人際交往。高雄:復文。
  21. 黃厚銘(2002)。網路上的身分認同。資訊社會研究,2,226-228。
  22. 學前教育月刊
  23. 黃慧森(2000)。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4. 廖雅蘋(2004)。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5. 蔡文輝(1987)。家庭社會學。臺北:五南。
  26. 蔡佳宜(2000)。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27. 蘇建文(1968)。兒童心目中父母職分之調查研究。心理與教育,2,87-109。
被引用次数
  1. 蔡毅樺,林妙容(2023)。親子遊戲治療在臺灣實踐之適用與限制~從華人父母的角色與義務角度探析。輔導季刊,59(1),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