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傳統中國時期的野味-竹鼠

并列篇名

On the Wild Game Food in Traditional China-Using Zhushu 竹鼠 (a Field Mouse Which Feeds on Bamboo Roots) as an Example

DOI

10.30152/JCDC.200601.0004

作者

詹宗祐(Tsung-You Chan)

关键词

竹鼠 ; 野味 ; 飲食史 ; 傳統中國 ; zhushu 竹鼠 ; wild game food ; history of Chinese food culture ; traditional China

期刊名称

中國飲食文化

卷期/出版年月

2卷1期(2006 / 01 / 01)

页次

87 - 11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中國飲食史的研究目前雖然十分發達,但對於主食或主流飲食外的研究仍相對缺乏,尤其是野味研究。事實上野味是人類尚未進入農牧時期的主食之一,進入農牧時期之後,雖退居非主流地位,但一般人仍有食用野味的習慣,且部分野味因數量稀少轉變成為珍饈,另一方面野味在偏遠地區仍是主要的食材且為主要的蛋白質與動物脂肪來源,因此在飲食史上對於野味的研究實不可輕忽。 本文即是針對傳統中國時期的野味之一-竹鼠作探討,主要研究側重竹鼠在傳統中國時期的分佈範圍,捕獵竹鼠的方法與技巧,及人類對竹鼠的利用方式,希望從這幾個方面,探討野味在中國飲食史中的地位,並希望透過這篇文章了解野味在現代社會的意義,及引起中國飲食史上對於非主流飲食的重視。

英文摘要

Though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food culture is flourishing, we find little research on what lies beyond the main current, especially on the wild game food study. In fact, the wild game food was one of the staple foodstuffs before the agricultural-pasturing era. Even in that era, the wild game, though no longer a mainstream food, was still consumed habitually by ordinary people. Some of the wild game became so rare as to be considered delicacies. Furthermore, the wild game food was important food material and the main source of protein and animal fat for people in remote districts. Therefore we cannot neglect the study of the wild game food in the history of food cultur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discussion of one of the wild game food-zhushu 竹鼠-in traditional China. We put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method of catching, and the ways of using zhushu (竹鼠) in traditional China,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position of wild gam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food culture. In this article, we also hope to stud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wild game food in modern society, and to call scholars' attention to non-mainstream foo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1963)。西安半坡。北京:文物出版社。
  2. 楊鍾健、劉東生,〈安陽殷虛之哺乳動物群補遺〉,《田野考古報告》第四冊(1949)
  3. (1991)。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4. (1999)。四庫全書。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公司。
  5. 四部叢刊初編。上海:上海書店。
  6. (1999)。四庫全書。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公司。
  7. 《太平廣記》,卷163〈竹摲〉,頁1187。
  8. (1991)。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9. (1988)。古籍珍本叢書。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10. (1999)。四庫全書。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公司。
  11. (1999)。四庫全書。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公司。
  12. (1989)。四部叢刊。上海:上海書店。
  13. 《爾雅》,卷11〈釋獸〉,《爾雅註疏》
  14. (1994)。中國大百科全書。臺北:錦繡出版社。
  15. (元)王沂,《伊濱集》,卷8〈嘉陵道中〉
  16. 四部叢刊初編。上海:上海書店。
  17. 德日進、楊鍾健,〈安陽殷虛之哺乳動物群〉,《中國古生物志》丙種第十二號第一冊(1936 年)
  18. 《三國志‧魏書》,卷7〈臧洪傳〉,頁236。
  19. (1999)。四庫全書。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公司。
  20. 元忽思慧(1990)。飲膳正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1. 元馬端臨(1991)。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
  22. 六朝陶宏景(1994)。本草經集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3. 宋周去非(1996)。嶺外代答。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
  24. 宋徐鹿卿(1986)。清正存稿。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25. 宋鄭樵(1985)。爾雅鄭註。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26. 宋錢易(1985)。南部新書。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27. 宋蘇軾、傅成點校、穆儔點校(2000)。蘇軾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8. 明李時珍、劉衡如校點(1996)。本草綱目。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9. 南宋張孝祥、徐鵬點校(1980)。于湖居士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0. 唐元稹、冀勤點校(1982)。元稹集。北京:中華書局。
  31. 唐柳宗元。柳河東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32. 唐張鷟、趙守儼點校(1997)。朝野僉載。北京:中華書局。
  33. 清屈大均(1985)。廣東新語。北京:中華書局。
  34. 清徐珂(1986)。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
  35. 清裴景福(1967)。河海昆侖錄。臺北:文海出版社。
  36. 《布朗族簡史》編寫組(1984)。布朗族簡史。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37. 王仁湘(1994)。飲食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
  38. 王守春(2001)。堯的政治中心的遷移及其意義。古代文明研究通訊,2001(8)
  39. 王賽時(1997)。奇妙的鼠類美食。四川烹飪,12
  40. 李國文(1994)。論哈尼族社會中的原始宗教。雲南民族學院學報,1994(1),35。
  41. 沙平(2002)。傣鄉的竹。雲南農業,2002(12),35。
  42. 汪寧生(1994)。釋田獵。王玉哲先生八十壽辰紀念文集,天津:
  43. 周昕(1998)。中國農具史綱暨圖譜。北京:建材工業出版社。
  44. 邵驥順(1998)。中國旅游歷史文化概論。上海:三聯書店。
  45. 徐海榮編(1999)。中國飲食史。北京:華夏出版社。
  46. 徐雲峰(2002)。商代廩、康卜辭中的玳瑁及其他。農業考古,2002(1),276。
  47. 陝西師範大學地理系編(1988)。西安市地理志。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
  48. 馬昌儀(1998)。中國生肖文化叢書─鼠咬天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49. 陳文華(1991)。中國古代農業科技史圖譜。北京:農業出版社。
  50. 彭景元(1995)。我國少數民族農業生產中的宗教祭祀活動。農業考古,1995(1),157。
  51. 揚雄、張震澤校注(1993)。揚雄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2. 黃潤柏(2002)。壯族鄉村家庭消費結構的變遷─廣西龍勝金竹寨壯族生活方式變遷研究之二。廣西民族研究,2002(2)
  53. 詹宗祐(2002)。從柳宗元的〈捕蛇者說〉談唐代幾個有關蛇的問題。國文天地,18(2),45-49。
  54. 趙榮光(1998)。中國古代庶民飲食生活。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55. 劉緯毅(1997)。漢唐方志輯佚。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56. 蔣志剛(2001)。野生動物的價值與生態服務功能。生態學報,21(11),1910。
  57. 黎虎(1999)。魏晉南北朝史論。北京:學苑出版社。
  58. 羅鈺(1996)。雲南物質文化─采集漁獵卷。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
  59. 譚波濤(1999)。野生中華竹鼠的人工馴養。貴州畜牧獸醫,1999(5),38。
  60. 龔泉福(1999)。特獸新品種─竹鼠。農牧產品開發,199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