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花廳到酒樓:清末至日治初期臺灣公共空間的形成與擴展(1895-1911)

并列篇名

From Private Dining Halls to Drinking Parlors: The Formation and Expansion of Public Spaces in Modern Taiwan (1895-1911)

DOI

10.30152/JCDC.201101.0003

作者

曾品滄(Pin-Tsang Tseng)

关键词

酒樓 ; 餐館 ; 藝旦 ; 花廳 ; 中國料理 ; drinking parlor ; restaurant ; geisha ; private dining hall ; Chinese cuisine

期刊名称

中國飲食文化

卷期/出版年月

7卷1期(2011 / 01 / 01)

页次

89 - 14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餐館(restaurant)是近代社會常見的公共場域,它既是精緻飲食的消費空間,也是精英階層社交、娛樂的重要場所,甚至是城市中激盪思潮、散播資訊或展演時尚的主要地方之一。 餐館在臺灣的起源甚晚,清末時臺灣臺南府城和臺北舺等地已有酒樓設立,惟數量屈指可數。但到了1895至1911年間,隨著統治政權的轉換,除了日人來臺後設立的日本與西洋料理屋外,一時之間各種酒樓,也在城市中蔚然興起。酒樓中聚會宴飲、吟詩唱和也開始成爲官、紳等精英階層的新興社會活動。無論就商業或社會文化發展的角度來看,日治初期酒樓的大量設立都是極其醒目的景象。本文主要目的,即論述臺灣酒樓出現並成爲特定階層人士之飲食消費空間,進而在日治初期大量發展,轉變成近代臺灣重要公共社交場域的政治因素和社會發展脈絡,並分析宴會活動從私人場域-花廳,移轉至公共空間-酒樓,對於剛剛進入殖民統治時期的臺灣,所展現出的特殊意涵。 花廳原是臺灣精英階層主要的宴飲、社交空間,但具有強烈的閉鎖、私有性,由精英階層中極少數的富豪或士紳所支配。日本領有臺灣後,酒樓因具有開放性、展示性,逐漸取得其在城市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一方面,對臺灣精英階層而言,在酒樓中消費,不僅可以在殖民政權下重新建構身分與名望,也可在嚴厲政治氣氛下寄情於詩、酒、傳統中國料理與藝旦娛樂,重溫故國氣息、彼此慰藉,酒樓因此成爲其遁逃於日本殖民統治與文化霸權影響的重要堡壘。另方面,日人基於享受異國情調的料理與聲色娛樂、與被殖民者聯絡交誼等因素,也會參加酒樓的消費活動。其結果,酒樓不僅是臺人聚會宴飲、娛樂的地方,也是殖民統治者與被殖民階層相互溝通,具有軟性、非官方性格的公共空間。

英文摘要

The restaurant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public space that emerged in modern society. It is a venue for consumption of fine cuisine; it provides a space for social activities and entertainment; it is also a field where new ideas and fashions can be displayed and disseminated. The formation of such public spaces in Taiwan started quite late. Only a few 'drinking parlors' appeared in Tainan and Taipei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however, drinking parlors proliferated particularly in the period from 1895 to 1911, and served as an important form of public space, where Japanese and Taiwanese elites engaged in various communal activities. B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drinking parlors, Taiwanese entrepreneurs and rich gentry held their banquets at 'private dining halls,' which refer to the closed and domestic spaces meant to host banquets and gatherings. This essay examines how the banquet venues were transferred from 'private dining halls' to 'drinking parlors,' a public space among social elites. By exploring the political factors and social context of this transformation, this essay analyzes the implications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transformation in Taiwanese society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While 'private dining halls' were a highly closed space which was dominated by the top circle of society, the newly-established drinking parlors were open spaces conducive to display, and catered to an expanded range of social elites. In this context, drinking parlors mushroomed and acquired their significance from the early colonial period onward. For the Taiwanese social elites, dining in drinking parlors was an effective way to build their social status and reput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y could find comfort in poetry, wine, women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isine. In this sense, drinking parlors served as a shelter for them to escape the reality of being colonized. For the Japanese people in Taiwan, drinking parlors served as a place to make social connections with Taiwanese elites and to enjoy the exotic entertainment at the same time. Consequently, drinking parlors were not only a communal space for the banquets and conventions of Taiwanese elites, but also a 'soft' public space where the colonized and the colonizers engaged in unoffici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王鴻泰(2004)。閒情雅致─明清間文人的生活經營與品賞文化。故宮學術季刊,22(1),69-97。
    連結:
  2. 黃美娥(2006)。差異/交混、對話/對譯: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身體經驗與新國民想像(1895-1937)。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跨領域的視野,臺北:
    連結:
  3. 不著撰人,〈酒樓生色〉,《臺灣日日新報》1898 年6 月5 日,6 版。
  4. 《林朝棟相關書函》
  5. 不著撰人,〈支那料理〉,《臺灣日日新報》1912 年10 月3 日,7 版。
  6. 不著撰人,〈打狗通信/酒館好況〉,《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8 年11 月05 日,4 版。
  7. 不著撰人,〈平樂遊之後起者〉,《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8 年3 月8 日,5 版。
  8. 不著撰人,〈瀛社發會式〉,《臺灣日日新報》1909 年3 月10 日,5 版。
  9. 伊能嘉矩,〈慣習日記〉,《臺灣慣習記事》5.2 (1905):95-96。
  10. 不著撰人,〈臺南之五錢樓〉,《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5 年8 月12 日,5 版。
  11. 不著撰人,〈嘉義通信/再新酒館〉,《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1 年1 月19 日,3版。
  12. 不著撰人,〈赤崁特訊/開披露宴〉,《臺灣日日新報》1922 年2 月19 日,6 版
  13. 不著撰人,〈花姨遭劫〉,《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5 年9 月22 日,6 版。
  14. 平野勝,〈臺北の實況〉,《名家叢談》1 (1895):76-82。
  15. 不著撰人,〈花柳界一變〉,《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6 年2 月6 日,5 版。
  16. (1980)。板橋林本源園林研究與修復。臺北: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都市計畫室。
  17. 不著撰人,〈平樂文讌〉,《臺灣日日新報》1898 年5 月8 日,1 版。
  18. 不著撰人,〈廣告〉,《臺灣日日新報》1926 年4 月3 日,4 版。
  19. 不著撰人,〈良時樂境〉,《臺灣日日新報》1896 年6 月17 日,1 版。
  20. 不著撰人,〈艋津十年來之花柳界〉,《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5 年7 月4 日,5 版。
  21. 不著撰人,〈街談巷議〉,《實業之臺灣》17.11 (1925):81-82。
  22. 不著撰人,〈紳士之側寫〉,《臺灣慣習記事》7.6 (1907):286-287。
  23. 黑江蛟,《臺灣通誌》,臺北:臺灣協會,1896。
  24. 臺灣大學圖書館臺灣舊照片資料庫http://photo.lib.ntu.edu.tw/pic/db/oldphoto.jsp。http://photo.lib.ntu.edu.tw/pic/db/oldphoto.jsp
  25. 不著撰人,〈重整酒樓〉,《臺灣日日新報》1899 年9 月10 日,6 版。
  26. 不著撰人,〈御用商人の弊害は如何にして矯正すべしき□〉,《臺灣商報》1901 年6 月22 日,2 版。
  27. 不著撰人,〈就宴會言〉,《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9 年12 月16 日,2 版。
  28. 不著撰人,〈菜館承盤〉,《臺灣日日新報》1913 年05 月27 日,6 版。
  29. 不著撰人,〈御用商人の狡手段と其取締〉,《臺灣日日新報》1900 年2 月22 日,2 版。
  30. 不著撰人,〈嘉義通信/料理狀況〉,《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9 年9 月28 日,4版。
  31. 不著撰人,〈獨擅勝場〉,《臺灣新報》1898 年3 月6 日,1 版。
  32. 不著撰人,〈女優出□〉,《臺灣民報》1900 年10 月20 日,1 版。
  33. 不著撰人,〈臺南通信〉,《臺灣新報》1896 年8 月1 日,3 版。
  34. 不著撰人,〈稻江大宴會場〉,《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0 年10 月7 日,5 版。
  35. 不著撰人,〈攀轅祖餞〉,《臺灣日日新報》1898 年5 月7 日,1 版。
  36. 不著撰人,〈東薈芳洋食廣告〉,《語苑》4.6 (1911),廣告頁。
  37. 不著撰人,〈臺俗瑣談〉,《臺法月報》4.5 (1910):19-30。
  38. 不著撰人,〈三慶將來〉,《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9 年12 月15 日,4 版。
  39. 不著撰人,〈梨樹飄香〉,《臺灣日日新報》1903 年7 月4 日,4 版。
  40. 不著撰人,〈閉而復開〉,《臺灣日日新報》1899 年11 月16 日,4 版。
  41. 不著撰人,〈霓裳同詠〉,《臺灣日日新報》1898 年5 月21 日,1 版。
  42. 權藤震二,《臺灣實況》,東京:東京法學社,1896。
  43. 不著撰人,〈竹軒到臺〉,《臺灣民報》1900 年9 月28 日,3 版。
  44. 不著撰人,〈善於謀利〉,《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9 年6 月1 日,4 版
  45. 前野鶴若,《四十年間の臺灣》,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35。
  46. 不著撰人,〈酒樓失利〉,《臺灣日日新報》1899 年6 月4 日,6 版。
  47. 不著撰人,〈臺北戶數及營業種別調查〉,《臺灣新報》1896 年10 月29 日、31日,11 月3 日、6 日,3 版。
  48. 袁枚,〈序文〉,《隨園食單》,上海:上海文明書局石印本,1918。
  49. 不著撰人,〈支那料理の名稱及定價〉,《臺灣慣習記事》6.5 (1906):63-68。
  50. 不著撰人,〈酒樓開張〉,《臺灣日日新報》1913 年8 月20 日,6 版。
  51. 不著撰人,〈備筵宴客〉,《臺灣日日新報》1898 年12 月24 日,3 版。
  52. 不著撰人,〈臺南之五錢樓〉,《臺灣日日新報》1905 年8 月12 日,5 版。
  53. 不著撰人,〈臺南花柳界一變〉,《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6 年2 月6 日,5 版。
  54. 謝道隆,〈臺北諸友開歡迎會於平樂遊〉,載於〈詞林〉,《臺灣日日新報》1909 年8 月8 日,1 版。
  55. 不著撰人,〈臺灣料理/東薈芳御料理廣告〉,《語苑》4.4 (1911),無頁號。
  56. 不著撰人,〈女戲奇觀〉,《臺灣民報》1900 年9 月15 日,3 版。
  57. 不著撰人,〈嘉義通信/開演女戲〉,《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8 年2 月28 日,4版。
  58. 不著撰人,〈慣習日記〉,《臺灣慣習記事》5.6 (1905):295。
  59. 不著撰人,〈竹塹訪函/物以人重〉,《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0 年4 月2 日,3版。
  60. 不著撰人,〈酒樓增設〉,《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7 年3 月2 日,5 版。
  61. 不著撰人,〈新竹今昔〉,《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9 年5 月23 日,6 版。
  62. Chang, K. C.(ed.)(1997).Food in Chinese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Taipei:SMC Publishing Inc..
  63. Cwiertka, Katarzyna J.、陳玉箴譯(2009)。飲食、權力與國族認同:當代日本料理的形成。臺北:韋伯公司。
  64. Flandrin, Jean-Louis(ed.),Montanari, Massimo(ed.)(2000).Food: A Culinary History from Antiquity to the Present.New York:Penguin Putnam Inc..
  65. Meskill、王淑琤譯(1986)。霧峰林家:臺灣拓荒之家(1725-1895)。臺北:文鏡文化公司。
  66. Mintz, Sidney W.、林為正譯(2001)。。臺北:藍鯨出版社。
  67. Spang, Rebecca L.(2000).The Invention of The Restaurant: Paris and Modern Gastronomic Culture.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68. Steere, J. B.(2004).Formosa and Its Inhabitants.
  69. 不著撰人(1965)。臺灣輿地彙鈔。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70. 不著撰人(1960)。艋舺古行號概述。臺北文物,9(1),1-11。
  71. 不著撰人(1963)。臺灣府輿圖纂要。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72. 井出季和太(1997)。興味的臺灣史話。臺北:南天書局。
  73. 王笛(2010)。茶館─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觀世界,1900-1950。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部。
  74. 王興安(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75. 王鴻泰(1999)。美感空間的經營─明、清的城市園林。東亞近代思想與社會,臺北:
  76. 王鴻泰(2000)。從消費的空間到空間的消費─明清城市中的酒樓與茶館。新史學,11(3),1-48。
  77. 史久龍、方豪校訂(1974)。憶臺雜記。臺灣文獻,26(4),1-23。
  78. 佐倉孫三(1961)。臺風雜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79. 吳子光(1959)。臺灣紀事。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80. 吳文星(1992)。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教育部大學聯合出版委員會。
  81. 吳文星(1991)。日據時期在臺「華僑」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82. 巫仁恕(2007)。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臺北:聯經出版社。
  83. 李孝悌(2002)。戀戀紅塵─中國的城市、欲望與生活。臺北:一方出版社。
  84. 周鍾瑄(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85. 周璽(1962)。彰化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86. 林朝崧(1960)。無悶草堂詩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87. 施懿琳(2000)。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出版社。
  88. 施懿琳編(2008)。全臺詩。臺南:臺灣文學館。
  89. 胡傳(1960)。臺灣日記與稟啓。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90. 徐靜波(2009)。日本飲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91. 真杉靜枝(2000)。南方紀行。東京:???書房。
  92. 張勝彥(1993)。清代臺灣廳縣制度之研究。臺北:華世出板社。
  93. 張麗俊、許雪姬編纂解說、洪秋芬編纂解說(2000)。水竹居日記。臺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94. 梁啓超(1983)。飲冰室文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95. 許雪姬(2009)。樓臺重起─林本源家族與庭園歷史。臺北板橋:臺北縣文化局。
  96. 陳玉箴(2008)。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階級與文化展演:日治與戰後初期的「臺灣菜」。臺灣史研究,15(3),139-186。
  97. 陳其南(1987)。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出版社。
  98. 陳政三(2004)。約會在筏灣:射鹿、高燕探險行。歷史月刊,200,67-76。
  99. 陳素雲編(2006)。林維朝詩文集。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100. 曾品滄(2010)。辦桌:清代臺灣的宴會與漢人社會。新史學,21(4),1-55。
  101. 焦桐編(2010)。飯碗中的雷聲。臺北:二魚文化。
  102. 黃富三編(1997)。清末臺灣海關歷年資料。臺北: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103. 黃富三編、陳俐甫編、方豪訪、王詩琅訪(1991)。近現代臺灣口述歷史。臺北: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
  104. 楊士朋(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南投,國立暨南大學歷史學研究。
  105. 楊寬(1993)。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106. 楊曉山、文韜譯(2008)。私人領域的變形─唐宋詩歌中的園林與玩好。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107. 臺北縣立文化中心編印(1997)。立石鐵臣畫冊。臺北板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108. 臺南州共榮會編(1994)。南部臺灣誌。臺北:南天書局。
  109. 蔣師轍(1957)。臺游日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10. 鄭鵬雲(1959)。新竹縣志初稿。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11. 賴志彰(1988)。臺灣霧峰林家建築圖集。臺北:自立報系出版部。
  112.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1979)。調查經濟資料報告。臺北:文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13. 簡伃君(2008)。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社科院臺灣研究英語碩士學位學程。
  114. 笹森儀助(1985)。臺灣視察日記。臺北:成文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蔡明志(2011)。臺灣公眾飲酒場所初探:1895-1980s。中國飲食文化,7(2),121-167。
  2. 陳文松(2013)。日記所見日治時期臺灣人的「打麻雀」─以吳新榮等人的經驗為中心。成大歷史學報,45,129-176。
  3. 陳玉箴(2016)。從「家務」到「勞動商品」:台灣家庭晚餐型態變遷的考察(1980-2013)。臺灣學誌,13,71-103。
  4. 郭忠豪(2020)。傳說與滋味:追尋臺灣「三杯雞」菜餚之演變。中國飲食文化,16(1),9-53。
  5. (2013)。日本化的西洋味:日治時期臺灣的西洋料理及臺人的消費實踐。臺灣史研究,20(1),79-125。
  6. (2018)。環境、軍需、移動人口:澎湖餐飲業歷史變遷與「島嶼型食生活」研究。臺灣史研究,25(3),1-42。
  7. (2018)。在帝國醫學與殖民醫學的夾縫之中:日治時期臺灣人腳氣病問題。臺灣史研究,25(4),75-118。
  8. (2022)。評陳玉箴《「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臺灣史研究,29(1),249-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