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吳元勝家族與臺北沙茶火鍋業的變遷(1950-1980年代)

并列篇名

The Wu Yuan-Sheng Family and Changes in Taipei's Sha-cha (Satay) Hot Pot Businesses (1950s-1980s)

作者

曾齡儀(Lin-Yi Tseng)

关键词

沙茶 ; 汕頭 ; 沙茶牛肉鍋 ; 吳元勝 ; 臺北火鍋業 ; sha-cha ; Shantou ; sha-cha beef hot pot ; Wu Yuan-Sheng ; hot-pot business in Taipei

期刊名称

中國飲食文化

卷期/出版年月

12卷1期(2016 / 04 / 01)

页次

53 - 8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沙茶醬」是二次戰後由廣東潮汕移民傳入臺灣的調味醬料。「沙茶」源自東南亞地區的「沙嗲」,經潮汕華工傳回家鄉並加以改良而成為「沙茶」,結合牛肉消費而成為「沙茶牛肉」。二次戰後,潮汕移民將「汕頭沙茶牛肉鍋」傳入臺灣,歷經不同階段的改變,擴大消費區域並增廣客群。本文結合口述歷史與史料分析,探討臺北地區沙茶火鍋的飲食變遷。首先討論沙茶火鍋的消費知識,包括沙茶醬的製作與消費、牛肉消費的知識變遷以及沙茶火鍋的配料。接著,以潮汕移民吳元勝家族在臺北經營的「廣東汕頭元香沙茶火鍋」為主軸,探討二次戰後到1980年代,臺北地區飲食環境的變化以及火鍋業的崛起。透過本文的討論,讀者將了解「汕頭沙茶牛肉鍋」從戰後至1980年代在臺北地區的飲食變遷。

英文摘要

"Sha-cha sauce" is a well-known culinary paste that was brought to Taiwan by Chaozhou and Shantou migrants after World War Two. Sha-cha sauce originated in Southeast Asia, where immigrant workers from Guangdong Province’s Chaozhou and Shantou areas brought the culture of satay (沙嗲) to China, transforming satay into sha-cha and combining it with beef recipe. The result was the celebrated sha-cha beef cuisine. After 1945, Chaozhou and Shantou migration to Taiwan introduced sha-cha beef cuisine (e.g., sha-cha beef hot pot) to the island, and as time went by, the cuisine expanded throughout the capital city of Taipei and attracted a growing legion of fans. In the current study, I combine oral interviews with analysis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to analyze crucial dietary changes in the sha-cha hot pot business in the Taipei area from the early 1950s to the late 1980s. I first discuss the knowledge surrounding the sha-cha hot pot, specifically examining three topics: (1) 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sha-cha sauce, (2) the changes in people’s knowledge of beef consumption, and (3) the ingredients of sha-cha hot pots. I then explore the Taipei restaurant known as Yuan Xiang Sha-cha Hot Pot, which belonged to the Shantou immigrant family headed by Wu Yuan-Sheng. I pay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restaurant's role in both Taipei’s dietary changes and the rise of Taipei’s hot pot industry, from the postwar period to the 1980s. Readers of this study should come away from it with a strong understanding of gastronomic shifts in the Taipei area's hot pot scene during the first four decades of KMT-led post-1949 Taiwa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蘇恆安(2013)。跨界「混融」:岡山羊肉飲食文化的建構與再現。中國飲食文化,9(1),195-238。
    連結:
  2. 洪茗馨,1998,〈老字號火鍋店寒冬送暖〉,《中國時報》9 月27 日,19 版
  3. 趙妍如,1981,〈自助火鍋城的城主—曾德 一個捨棄無貝之才而取得有貝之材的人〉,《經濟日報》1 月16 日,12 版
  4. 韓良露,2008,〈圓環滄桑〉,《聯合報》11 月10 日,E3 版
  5. 臺灣慣習研究會,1905,〈支那料理の名稱及定價〉,《臺灣慣習記事》5. 5:63-68,臺北:臺灣慣習研究會
  6. 不著撰人,1987,〈廣東元香沙茶館內部設施裝潢一新〉,《自立晚報》11 月27 日,3 版
  7. 臺北縣三芝國民小學校友會,http://w2.sces.ntpc.edu.tw/100/al-excellences_98_05.html,檢索日期:2015/11/22
  8. 吳信甫,臺灣基督中央長老教會創立牧師吳永華之子,曾任中央長老教會長老,電話訪談日期:2016/1/27。
  9. 不著撰人,1974,〈三用萬年瓦斯爐〉,《經濟日報》10 月25 日,9 版
  10. 不著撰人,1968,〈商情分析木炭創近八年新高價〉,《經濟日報》1 月5 日,4 版
  11. 劉錦鶴,清香沙茶火鍋創始人吳元勝媳婦、元香沙茶火鍋創始人吳藩俠妻子,臺北,田野訪談日期:2015/11/14。
  12. 不著撰人,1979,〈桂冠魚餃製法特殊〉,《民生報》1 月7 日,8 版
  13. 西岡英夫,1916,〈本島人中學生の學寮生活〉,《臺灣教育會雜誌》166:47-51
  14. 廈門工商廣告社,1932,《廈門工商業大觀》,廈門:廈門工商廣告社
  15. 馬均權,1976,〈點心世界百香果雪泥核桃冰淇淋作法〉,《聯合報》7 月11 日,6 版
  16. 林文義,1993,〈淡水河記在護城河右岸〉,《聯合報》3 月11 日,24 版
  17. 廖彬,1978,〈廣東潮汕沙茶〉,《中央日報》1 月2 日,11 版
  18. 鍾雷,1959,〈紅樓賞月喫沙茶〉,《自立晚報》10 月31 日,3 版
  19. 不著撰人,1960,〈小燕三度得獎深慶意外光榮〉,《聯合報》4 月10 日,6版
  20. 黃明家,1996,〈都會透視鏡西門市場一頁滄桑〉,《聯合報》1 月19 日,20版
  21. 帝一火鍋,http://www.theone01.com/theone.htm,檢索日期:2015/11/20
  22. 不著撰人,1971,〈單口瓦斯爐多田公司有新式樣〉,《經濟日報》9 月10 日,6 版
  23. 中興新村一日電,1975,〈謝東閔呼籲省民多吃牛肉多喝奶〉,《聯合報》4月2 日,3 版
  24. 青山,1974,〈元旦假日好遊覽天氣寒冷吃沙茶〉,《自立晚報》1 月1 日,6版
  25. 黃靖雅,1991,〈人的故事傅培梅螢幕熄火餘香繞〉,《聯合晚報》6 月8 日,15 版
  26. 不著撰人,1987,〈亞伯豬王牌沙茶醬包裝精美價格平實〉,《自立晚報》6月4 日,7 版
  27. 李穠屯,1977,〈沙茶醬〉,《聯合報》6 月15 日,9 版
  28. 西門紅樓,http://www.redhouse.org.tw/Content/PublicContent.aspx?id=4242&subid=4269,檢索日期:2015/11/22
  29. 劉憲,1969,〈報導消費情況擴大消費對象沙茶火鍋經濟實惠別有風味〉,《經濟日報》1 月17 日,6 版
  30. 里斯(Ludwig Riess)著,吉國藤吉譯,1898,《臺灣島史》,東京:冨山房
  31. 應鎮國,1967,〈新春食譜慧心妙手紙上郇廚臘八粥〉,《聯合報》1 月14 日,13 版
  32. 不著撰人,1968,〈主婦們談市場物價〉,《經濟日報》10 月22 日,6 版
  33. 不著撰人,1977,〈直線西餐廳價廉物美即起增設沙茶火鍋臺菜宵夜〉,《自立晚報》11 月5 日,3 版
  34. 不著撰人,1969,〈海園餐廳聘名廚掌廚〉,《經濟日報》12 月3 日,6 版
  35. 馬均權,1976,〈點心世界忌士小餅咖啡戚風蛋糕〉,《聯合報》1 月11 日,6 版
  36. 不著撰人,1973,〈廠商參加工展產品接獲訂單很多〉,《經濟日報》1 月16日,6 版
  37. 不著撰人,1967,〈耶誕送禮截郵期近土產店食品商大發利市〉,《經濟日報》11 月18 日,4 版
  38. 楊金嚴,2001,〈西門市場重現風華坎坷路〉,《聯合報》4 月8 日,19 版
  39. 不著撰人,1981,〈金蘭沙茶醬風味獨特品質極佳值得信賴〉,《自立晚報》2月12 日,8 版
  40. 不著撰人,1973,〈冬夜吃沙茶火鍋全家圍坐樂融融〉,《自立晚報》11 月17日,5 版
  41. 陳飛龍,2013,〈陳飛龍的品牌記憶 潮江燕找回舌尖上的記憶〉,《經濟日報》9 月24 日,B7 版
  42. 南美咖啡,http://nanmaycoffee480.myweb.hinet.net,檢索日期:2015/11/20
  43. 福州新利大雅餐廳,http://www.shinli-daya.07168tw.net,檢索日期:2015/11/25
  44. 吳振豪,元香沙茶火鍋創始人吳藩俠三子,現任元香經理人、老西門沙茶火鍋負責人,臺北,田野訪談日期:2015/12/22。
  45. Owen, Sri(1999).Indonesian Regional Food and Cookery.Doubleday:Frances Lincoln Publishers Ltd..
  46. 王珊富(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
  47. 王榮峯(1958)。「西門町」憶舊。臺北文物,6(4),117-118。
  48. 佐倉孫山(1987)。臺風雜記。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49. 東方孝義(1997)。臺灣習俗。臺北:南天書局。
  50. 邱淵惠(1997)。臺灣牛:影像、歷史、生活。臺北:遠流出版。
  51. 侯巧蕙(201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
  52. 紀弦(2001)。紀弦回憶錄:第二部。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53. 原田信男(2005)。歴史のなかの米と肉:食物と天皇‧差別。東京:平凡社。
  54. 唐五(1967)。臺北市西門町今昔。臺灣風物,17(3),74-77。
  55. 孫寅瑞(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56. 馬均權(2016)。馬均權經典食譜800 種。臺北:臺灣商務。
  57. 張素玢(2012)。地方美食與臺灣肉品市場的供需關係:溪湖羊肉爐。師大臺灣史學報,5,41-70。
  58. 郭中端、掘込憲二、卞鳳奎譯(1995)。臺北市西門町今昔滄桑史話。臺北文獻,111,109-119。
  59. 郭忠豪(2013).紐約,紐約大學歷史系.
  60. 陳昱(2011)。癡味、隱味:廈門:夢回道地原汁的閩南滋味。臺北:精誠資訊。
  61. 傅培梅(2014)。五味八珍的歲月。臺北:三友圖書有限公司。
  62. 曾品滄(2015)。日式料理在臺灣:鋤燒(スキヤキ)與臺灣智識階層的社群生活,1895-1960 年代。臺灣史研究,22(4),1-34。
  63. 曾齡儀(2016)。移民與食物:二次戰後高雄地區的潮汕移民與沙茶牛肉爐。師大臺灣史學報,8
  64. 葉春生、林倫倫(2010)。潮汕民俗大典。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65. 臺灣總督府(2003)。公學校用國語讀本。臺北:南天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陳建源(2023)。刺激與調和:初探日本飲食中的「辣」。民俗曲藝,219,69-116。
  2. 郭忠豪(2020)。傳說與滋味:追尋臺灣「三杯雞」菜餚之演變。中國飲食文化,16(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