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擺盪在傳統、記憶與食安之間:醬油觀光工廠裡的文化與身體經驗
|
并列篇名
|
Tradition, Memory and Food Safety: Cultural and Bodily Experience in the Soy Sauce Tourism Factory
|
作者
|
陳建源(CHEN Chien-Yuan)
|
关键词
|
觀光工廠 ; 黑豆蔭油 ; 豆麥醬油 ; 身體感 ; 食安 ; tourism factory ; soy sauce ; black bean soy sauce ; bodily experience ; food safety
|
期刊名称
|
中國飲食文化
|
卷期/出版年月
|
14卷2期(2018 / 10 / 01)
|
页次
|
15
-
69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黑豆蔭油以其傳統釀造、美味與在地風土等特質的強調,所引起的關注遠超過其日常使用量;戰後佔據臺灣絕大部分調味料市場的豆麥醬油,則被視為大量生產、缺乏風味,甚至披上化學醬油的惡名。蔭油的興起,與臺灣對在地性的強調及食品安全的擔憂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這也顯現出臺灣日常飲食緊密依賴食品大廠,卻又對小作坊有著無限嚮往的矛盾現象。本文透過醬油觀光工廠的田野調查,去檢視當中的導覽與觀光體驗如何再現蔭油釀造過程中的師傅技藝、傳統勞動並連結遊客的過往回憶,進而分析豆麥醬油隱身的意涵。本文發現身體感研究所提出之「受文化所形塑的感官經驗」,有助於理解醬油觀光工廠裡為了遊客體驗而設計出各種被拆解的身體經驗。前述被拆解的感官經驗,透過DIY試做得以統合並形成一種擬制體驗,讓遊客真實地感受到傳統釀造製程中所蘊含的師傅手藝與在地、小量生產的特質,進而讓憂心食安的遊客獲得鄉愁式的慰藉。
|
英文摘要
|
When soy sauce is mentioned, the Taiwanese tend to think of black soy bean soy sauce as a unique representation of Taiwan. However, Taiwan's daily use and sales of regular soy sauce tell a different story: black bean soy sauce is much less popular in today's Taiwan than regular soy sauce, which occupies almost 80 percent of the market share. One may ask, what made for the seeming absence of regular soy sauce in popular writing and promotions for Taiwan's foodways? As a symbol of the local brew, with traditional flavor and hand-made in workshops, black bean soy sauce has been re-created recently, in stark contrast with regular soy sauce, which is portrayed as a product of mass production and a food factory product, lacking in flavor, with the product made through a “chemical” procedure.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hese binaries were being created and in which contexts the comparisons were being conducted. Also, inspired by the concept of “embodiment” that focuses on human perceptions shaped by culture,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ourism factories of black bean soy sauce have simulated the techniques used by craftsmen to design a step-by-step demonstration to help visitors experience traditional soy sauce brewing. The design of do-it-yourself brewing goes even further, relating each step in the process to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soy sauce brewing, in which the roles of timing, the local environment, and skilled human labor have all been emphasized.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
参考文献
|
-
(2016)。食農社會學:從生命與地方的角度出發。臺北:開學文化。
連結:
-
Thery, Aël(2016).Cooking and Being a Cook: Identity in Practice and Perception.中國飲食文化,12(2),113-33.
連結:
-
余舜德(2011)。身體感與雲南藏族居家生活的日常現代性。考古人類學刊,74,169-202。
連結:
-
李君如、林筱淇(2010)。觀光工廠屬性、顧客價值、滿意度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白蘭氏健康博物館為例。休閒與遊憩研究,4(1),113-55。
連結:
-
侯念祖(2004)。確當的勞動、敎育與文化:工匠勞動的意義。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42(1),65-119。
連結:
-
陳玉箴(2014)。從溝通記憶到文化記憶:1960-1980 年代臺灣飲食文學中的北平懷鄉書寫。臺灣文學學報,25(1),33-68。
連結:
-
陳寬裕等(2011)。觀光工廠服務場景、解說服務品質與遊客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24(4),1-28。
連結:
-
趙榮光(2006)。中國飲食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連結:
-
潘宗億(2016)。瑪德萊娜時刻:以戰後臺灣飲食書寫中的食物記憶為例。中國飲食文化,12(1),91-176。
連結:
-
鄭力軒(2011)。彈性專業化作為產業轉型途徑:以台灣遊艇製造業為例。台灣社會學,22,157-96。
連結:
-
(2014)。社區如何動起來?:黑珍珠之鄉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臺北:群學。
-
(1979)。黃豆與製油十週年特刊:醬油製造專輯。臺北:美國黃豆協會。
-
(2008)。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
-
Beck, Ulrich(1992).Risk Society: Towards a New Modernity.New Delhi:Sage.
-
Bernard, Rusell H. R.(ed.)(1998).Handbook of methods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Walnut Creek, CA:AltaMira Press.
-
Chen, Yu-jen(2010).Bodily Memory and Sensibility: Culinary Preferences and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n the Case of Taiwanese Cuisine.臺灣人類學刊,8(3),163-96.
-
Henderson, Joan(2004).Food Tourism Reviewed.British Food Journal,111(4),317-26.
-
Holtzman, Jon(2006).Food and Memory.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35,361-78.
-
Iwabuchi, Koichi(2002).Recentering Globalization: Popular Culture and Japanese Transnationalism.Durham, NC:Duke University Press.
-
Kuriyama, Shigehisa(1997).The Historical Origins of Katakori.Japan Review,9,127-49.
-
Lampland, Martha(ed.),Star, Susan L.(ed.)(2009).Standards and Their Stories: How Quantifying, Classifying and Formalizing Practices Shape Everyday Life.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Long, Lucy(ed.)(2004).Culinary Tourism.Lexington, KY:University of Kentucky.
-
MacCannell, Dean(1999).The Tourist: 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New York:Schocken.
-
Sennet, Richard(2008).The Craftsman.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
-
Sutton, David E.(2001).Remembrance of Repasts: An Anthropology of Food and Memory.New York:Berg.
-
Yu, Shuenn-der(2009).Introduction: Bodily Cultivation as a Mode of Learning.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7(2),3-12.
-
不著撰人。1974。〈小規模醬油工廠,最好能合併經營〉。《經濟日報》,12月6 日,8 版。
-
不著撰人。1970 年。〈美國黃豆協會設台灣辦事處〉。《經濟日報》,3 月7日,6 版。
-
不著撰人。1979 年。〈美國黃豆協會駐臺代表昨與十單位簽約協助推廣黃豆加工〉。《經濟日報》,7 月31 日,2 版。
-
不著撰人。1973。〈醬油原料上漲,業者盼予輔導〉。《經濟日報》,11 月2日,2 版。
-
片岡巖、陳金田譯(1987)。臺灣風俗志。臺北:眾文圖書。
-
江辛美(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彰化,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
余舜德(2008)。體物入圍: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
-
余舜德(2015)。身體感:一個理論取向的探索。身體感的轉向,臺北:
-
余舜德(2009)。身體修練與文化學習:以學茶為例。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7(2),49-86。
-
吳嵩慶、吳興鏞編注(2016)。吳嵩慶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
李河水(2012)。2012 食品產業年鑑。臺北:食品產業發展研究所。
-
李添福(197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
李漢昌(2011)。百年醬門 : 丸莊百年的故事。臺北:商訊文化出版。
-
林惠琴。2017。〈醬油須標示製法最快後年上路〉。《自由時報》,10 月17日。網址: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143999 , 擷取日期:2017/11/10。
-
林麗雲(1998)。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研究所。
-
邱芷柔。2015。〈屏科大醬油也買金蘭生醬汁?教授:不是秘密。〉。《自由時報》,8 月20 日。網址: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419091,擷取日期:2017/11/10。)
-
侯念祖(2006)。工匠生涯中的道德與技術:以鹿港傳統小木工匠為例。As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Humanity Sciences,1(2),336-57。
-
洪振生。2015。〈貴5 倍豆油伯竟摻金蘭醬油〉。《蘋果日報》,8 月19 日。網址: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50819/36729496,擷取日期:2017/11/10。
-
約翰‧麥奎德、林東翰譯(2016)。品嚐的科學:從地球生命的第一口,到飲食科學研究最前線。臺北:行路。
-
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2010)。台灣食品消費調查統計年鑑資料。臺北: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
徐仲。2011。〈品味台灣醬油〉。《從產地到餐桌》,1 月16 日。網址:https://hsuzong.wordpress.com/2011 年01 月16 日,擷取日期:2018/4/20。
-
徐仲。2008。〈黑豆醬油品評活動〉。《從產地到餐桌》,2 月20 日。網址:https://hsuzong.wordpress.com/2008 年2 月20 日,擷取日期:2018/4/19。
-
徐仲。2012。〈辣椒醬的美味密碼〉。《從產地到餐桌》,11 月12 日。網址:https://hsuzong.wordpress.com/2012 年11 月12 日,擷取日期 2016/12/30。
-
涂珮鈞(201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研究所。
-
常常生活文創(2016)。台灣醬油誌:風土與時間的美味指南。臺北:常常生活文創。
-
張素玢編纂(2016)。新修西螺鎮志。雲林:西螺鎮公所。
-
張珣(2015)。物與身體感理論:以香為例。身體感的轉向,臺北:
-
連橫(雅堂)。1920。《台灣通史》。臺北:臺灣通史社出版發行。
-
郭家崴。2014。〈義美純豬油半個月賣出5000 多桶〉。《中時電子報》,11月5 日。網址: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1105005060-260405,擷取日期:2016/12/30。
-
曾品滄(2006)。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灣大學歷史所。
-
曾敬淳(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研究所。
-
焦桐(2013)。台灣舌頭。臺北:二魚文化。
-
貿易雜誌編輯部(2011)。丸莊醬油:百年老店打造經典形象。貿易雜誌
-
黃金麟(2001)。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
黃渝洲。1972。〈醬油釀造業拓展外銷有四訣〉。《經濟日報》,12 月21 日,9 版。
-
楊士範(2010)。成為版模師傅。臺北:唐山。
-
楊心豪(2000)。甘醇醍醐味:手工釀造醬油。源,79,60-7。
-
葉慈羅、陳慧靜譯(1999)。醍醐味的秘方:龜甲萬300年的堅持與創新。臺北:麥格羅希爾。
-
雷雅淇等。2017。〈要求有害物質「零檢出」,為什麼這麼難?—食安基本功〉。《泛科學網站》,4 月17 日。網址:http://pansci.asia/archives/118068,擷取日期:2017/11/10。
-
劉志偉(2009)。國際農糧體制與臺灣的糧食依賴:戰後臺灣養豬業的歷史考察。台灣史研究,16(2),105-60。
-
賴傳貞。1974。〈怎樣選購好醬油〉。《聯合報》,7 月5 日,6 版。
-
謝明玲(2017)。五種醬油,五種論述:日本和食的極致。天下雜誌,625
-
蘇志鴻編(2000)。西螺鎮志。雲林:西螺鎮公所。
-
蘇遠志。1971。〈台灣發酵工業發展的趨勢〉。《經濟日報》,1 月1 日,14版。
|
被引用次数
|
-
曾齡儀(2023)。近代臺灣柴魚的生產與消費:以臺東為核心。民俗曲藝,219,193-230。
-
陳建源(2022)。配送到府的營養與健康:臺灣養樂多與養樂多媽媽。中國飲食文化,18(2),57-107。
-
陳建源(2023)。刺激與調和:初探日本飲食中的「辣」。民俗曲藝,219,69-116。
-
沈明賢(2023)。國內觀光工廠期刊文獻之回顧研究。休閒運動健康評論,12(2),156-166。
-
鄭肇祺(2021)。成為最佳配角:臺灣日晒鹽的商品化、非人行動者與美食網絡。考古人類學刊,95,89-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