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一九六〇年代臺灣留學生小說中的食物記憶與身分認同
|
并列篇名
|
Food Memories and Changing Identities in the Fiction Writing of Taiwanese Students Overseas in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1960s
|
作者
|
潘宗億(Tsung-Yi PAN)
|
关键词
|
留學生小說 ; 食物記憶 ; 大眾史學 ; 身分認同 ; 外省族群 ; Fiction Writings of the Taiwanese Students Overseas ; Food Memory ; Public History ; National Identity ; Mainland Chinese
|
期刊名称
|
中國飲食文化
|
卷期/出版年月
|
19卷2期(2023 / 10 / 01)
|
页次
|
179
-
225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英文
|
中文摘要
|
戰後臺灣「域內」外省族群的小說、散文與食譜等飲食書寫,反映不同時期食物記憶與身分認同取向的世代變遷,而流動於臺灣「域外」的外省族群留學生與移民,在食物記憶與身分認同取向上又呈現出什麼辯證關係與變異呢?若將考察視角轉向「域外」臺灣留學生小說與移民小說,或有助於釐清此一問題,也可藉以呈現戰後「域內」與「域外」臺灣人或中國人之間在食物記憶與身分認同上更形豐富的內涵與差異性。戰後臺灣飲食書寫研究豐富,其考察視角兼顧「域內」與「域外」,且其中探析飲食書寫、離散經驗與身分認同之間辯證關係的論著亦不少,對留學生小說中飲食書寫與食物記憶的探討亦有之,但多屬文學領域的研究成果,且至多一節篇幅,或聚焦單一作家,也未及於1960年代的留學生作品,故有進一步以文化記憶與大眾史學等研究取徑,進行歷史性詮釋與分析的空間。本文作為戰後臺灣20世紀「域外」飲食書寫文本承載食物記憶與身分認同辯證關係和變遷的初步研究,在過去臺灣「域內」外省族群飲食書寫與食物記憶的討論基礎上,援用跨區域與跨國界交流與形構的學思理路,將考察視角轉向並聚焦於1960年代於梨華、吉錚、孟絲、歐陽子、白先勇、彭歌、劉紹銘等外省籍、本省籍與香港籍的留學生小說,並佐以回憶錄、自傳與訪談紀錄,以及劉紹銘旅美記述文字等紀實性素材之對話,探析戰後臺灣「沒有根的一代」留學生集體的食物記憶與身分認同取向之辯證及其共同性與差異性,並期以本文作為未來延伸考察亞洲、歐洲與大洋洲等區域留學生小說與移民小說食物記憶書寫的基礎。
|
英文摘要
|
My past scholarship has examined and analyzed domestic dietary writings such as novels, essays and cookbooks in postwar Taiwa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food memories and national and ethnic identities of mainland Chinese from the 1960s to the 1990s. This article goes on to explore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food memories and on-going changes in national identity among Taiwanese students overseas through a close reading of novels and autobiographical narratives of students who studied in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1960s, focussing on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memory. First of all, it offer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fictional writings of Yu Lihua, Ji Zheng, Meng Si, Ouyang Tzu, Pai Hsien-yung, Peng Ge and Lou Shiu-ming in an effort to define their fiction writings about Taiwanese students studying abroad as truthfully historical narratives from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public history and historiophoty. Secondly, it moves on to demonstrate the people, places, and occasions with significance for ritual bodily practices and ethnic markers related to the Madeleine Moment of Taiwanese students overseas. Finally, it discusses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food memories and changing identities of Taiwanese students overseas and their children.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
参考文献
|
-
周樑楷(1999)。影視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臺大歷史學報,23,445-470。
連結:
-
陳玉箴(2014)。從溝通記憶到文化記憶:1960-1980 年代臺灣飲食文學中的北平懷鄉書寫。臺灣文學學報,25,33-68。
連結:
-
潘宗億(2016)。瑪德萊娜時刻:以戰後臺灣飲食書寫中的食物記憶為例。中國飲食文化,12(1),91-176。
連結:
-
Chan, Selina Ching(2010).Food, Memories, and Identities in Hong Kong.Identities: Global Studies in Culture and Power,17,204-227.
-
Chen, Yu-jen(2010).Bodily Memory and Sensibility: Culinary Preferences and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n the Case of Taiwanese Cuisine.臺灣人類學刊,8(3),163-196.
-
Holtzman, Jon D.(2006).Food and Memory.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35,361-378.
-
Kelley, Robert(1978).Public History: Its Origins, Nature, and Prospects.The Public Historian,1(1),16-28.
-
Sutton, David E.(2001).Remembrance of Repasts: An Anthropology of Food and Memory.New York:Berg.
-
二殘(1986).二殘遊記.臺北:洪範.
-
二殘(1987).二殘遊記.臺北:洪範.
-
二殘(1989).二殘遊記.臺北:洪範.
-
中華民國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2022。〈民國 39 年至 78 年出國留學生人數統計表〉。網址:http://ws.moe.edu.tw/001/Upload/userfiles/39-78(1).pdf,擷取日期:2022/12/01。
-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
-
白先勇(1987).寂寞的十七歲.臺北:遠景.
-
白先勇(1995).第六隻手指.臺北:爾雅.
-
吉錚(1986).孤雲.臺北:大林.
-
吉錚(1986).拾鄉.臺北:皇冠.
-
吉錚(1986).海那邊.臺北:純文學.
-
朱芳玲(2013).流動的鄉愁:從留學生文學到移民文學.臺北:國立臺灣文學館.
-
朱芳玲(1995)。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研所。
-
江寶釵(1994)。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1981).二十年留我國留學教育之研究.臺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
吳孟琳(2008)。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文所。
-
李秀臻。2016。〈擁抱陽光樂在寫作的孟絲〉。《北美華文作家協會》。網址:http://chinesewritersna.com/review/?page_id=26708,擷取日期:2022/12/01。
-
李徐櫻(1968).His Favorite Chinese Cook Book.臺北:廣文.
-
周倩鳳(2008)。臺北,國立師範大學臺文所。
-
周樑楷(2004).人人都是史家:大眾史學論集.臺中:采育出版社.
-
周樑楷(2023).克麗歐的轉世投胎:影視史學與大眾史學.臺北:臺灣師大出版社.
-
孟絲(1973).生日宴.臺北:大林書店.
-
孟絲(1970).吳淞夜渡.臺北:三民.
-
孟絲(1986).楓林坡的日子.臺北:中央日報社.
-
於梨華(1973).歸.臺北:大林書店.
-
明珠(編)=李徐櫻(編)(1970).家常食譜.臺北:華岡叢書.
-
林家綺(2008)。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
林園君(2005)。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
林翠真(2002)。臺中,私立靜宜大學中文所。
-
林燕珠(2000)。臺北,國立中興大學中研所。
-
紀姿菁(2007)。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文所。
-
范怡舒(1999)。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研所。
-
張玉欣(2011)。台灣料理食譜的發展與變遷。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17(2),44-50。
-
張玉欣(2004)。簡述台灣飲食史。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10(3),4-9。
-
張素貞(編)(2015).彭歌.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
-
張隆志(2016)。戰爭記憶、認同政治與公共歷史:從當代東亞歷史教科書問題談起。國史研究通訊,10,113-122。
-
許芳綺(2016)。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文所。
-
許擇昌(2001).從留學生到美籍華人─以二十世紀中葉台灣留美學生為例.臺北:財團法人海華文教基金會.
-
陳玉箴(2020).「臺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臺北:聯經.
-
陳芳明(編)(2015).於梨華.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
-
陳榆婷(2015).漂泊與追尋:顧肇森的文學夢.臺北:秀威出版社.
-
陳榆婷(2014)。臺北,國立師範大學臺文所。
-
陳萬益(編)(1997).歐陽子集.臺北:前衛.
-
麥禮謙(1992).從華僑到華人─二十世紀美國華人社會發展史.香港:三聯.
-
傅培梅(1969).培梅食譜.臺北:傅培梅.
-
傅培梅(1974).培梅食譜.臺北:傅培梅.
-
傅培梅(1979).培梅食譜.臺北:傅培梅.
-
彭歌(2015).自強之歌.臺北:三民.
-
彭歌(1975).從香檳來的.臺北:三民.
-
彭歌(1975).從香檳來的.臺北:三民.
-
曾秀萍。2005。〈白先勇(1937.7.11~)〉。《臺灣文學辭典資料庫》。網址:https://db.nmtl.gov.tw/site2/dictionary?id=Dictionary01397&searchkey=於梨華,擷取日期:2022/12/01。 Dictionary01397&searchkey
-
馮品佳(2005)。鄉關何處?:《桑青與桃紅》中的離散想像與跨國移徙。中外文學,34(4),88-109。
-
黃重添(1992).臺灣長篇小說史論.臺北:稻鄉出版社.
-
黃淑惠(1972).中國菜.臺北:味全發行.
-
黃淑惠(1974).中國菜.臺北:味全發行.
-
黃淑惠(1976).中國菜.臺北:味全發行.
-
趙廷俊(編)(1972).海外食譜.臺北:中央日報.
-
趙廷俊(編)(1974).海外食譜.臺北:中央日報.
-
趙廷俊(編)(1976).海外食譜.臺北:中央日報.
-
趙廷俊(編)(1979).海外食譜.臺北:中央日報.
-
趙淑俠(1984)。從留學生文藝談海外知識分子。文訊,13,148-155。
-
齊邦媛(1984)。江河匯集成海的六十年代小說。文訊,13,43-67。
-
劉敏莉(2006)。臺北,私立文化大學中文所。
-
劉紹銘(2019).吃馬鈴薯的日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
劉紹銘(1975).吃馬鈴薯的日子.臺北:晨鐘.
-
歐陽子(1980).秋葉.臺北:爾雅.
-
蔡雅薰(2001).從留學生到移民:臺灣旅美作家之小說析論,1960-1999.臺北:萬券樓圖書.
-
蔡雅薰(2000)。鄉愁的方位一從留學生到移民文學。文訊,172,31-34。
-
蔡雅薰(2000)。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
蕭阿勤(2012).重構臺灣.臺北:聯經.
-
蕭阿勤(2000)。民族主義與臺灣一九七〇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臺灣史研究,6(2),77-138。
-
謝欣芩(2009)。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
顧肇森(1986).貓臉的歲月.臺北:九歌出版社.
|
被引用次数
|
-
(2024)。《「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中國飲食文化,20(2),183-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