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接發球進攻之標記分析

DOI

10.6948/SVC.201006.0022

作者

張振興

关键词
期刊名称

排球教練科學

卷期/出版年月

15期(2010 / 06 / 15)

页次

22 - 3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2008年大專排球聯賽男生組挑戰A級預賽12隊為研究對象,共30場次為研究範圍,計1740球次,為本研究之研究資料。主要目的為透過標記式分析(notational analysis)了解接發球進攻系統中,接傳球的路徑模式、動作發生頻率、發生位置以及與得失分之間的關係。本研究將排球場區分為接發球區(將後排區均分並編號為7、8、9三區)、傳(舉)球區及網上攻擊區傳(舉)球區(前排區均分並編號為4、5、6三區)、及網上攻擊區(均分並編號為1、2、3三區)作為研究工具,所得數據以卡方檢定進行統計分析。所得結果為: 一、三個動作發生區域統計結果: (一)接發球區域:後排中區的發球落點最多計883球(50.75%)。 (二)傳(舉)球區域:接發球進攻路徑中,舉球員在前排中區域發動攻勢最多,計1115球(67.74%)。 (三)網上攻擊區域:網上左、中區攻擊次數差距不大,各計638球(36.67%)及668球(38.39%),共計1306球(75.06%),網上右區明顯較少。 (四)經檢定後發現接發球區及傳(舉)球區的動作發生頻率有達顯著差異。 二、27種路徑中,852為發生次數最多的進攻路徑。962路徑的得分率及得失分比則皆為最高。 三、綜合參考得分率及得失分比兩項指標,可發現962、852及753分別為接發球進攻中較佳得分路徑。 四、同一路徑中將有、無快攻掩護列入考慮因素時,發現963、751及763三個路徑中,有掩護時進攻結果明顯趨向得分。但進一步檢定後發現,有掩護的情況下可以有效提高得分率的,只有路徑751達顯著相關。 結論:要提升接發球進攻效果,除了分析動作區域及進攻路徑外,更必須從接發球、傳(舉)球及扣球這三個動作環節著手,全面性地提高三個環節的質量和穩定性,才能適應現代排球快速多變的趨勢,將接發球進攻系統發揮到淋灕盡致。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参考文献
  1. 林柏化(2005)。排球比賽關聯技術效益模式評價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7(4),113-122。
    連結:
  2. 林獻巃、胡忠民、黃宏榮(2007)。亞洲男排四強接發球、防守與扣球及其進攻成效之研究。運動教練科學,9,31-42。
    連結:
  3. 稅尚雪(2004)。大專男排前四強不同發球型態與發球落點對排球技術表現之分析。體育學報,36,73-84。
    連結:
  4. 黃娟娟(2005)。女子排球比賽中二號位置進攻效果初探。排球教練科學,6,16-19。
    連結:
  5. Van Hal, L. (1999) In http: www.ndirect.co.uk/Dav Reece/vball/news-let
  6. Baacke, H.(1982).Statistical match analysis for evaluation of players and teams performance.Volleyball Technical Journal,VI,45-56.
  7. Byra, M.,Scott, A.(1983).A method for recording team statistics in volleyball.Volleyball Technical Journal,VII,39-44.
  8. Eom, H. J.(1988).A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eam performance in volleyball.Canadian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13,55-56.
  9. Hughes, Milk ,Franks, Lan M.(2004).National Analysis of Sport.IL:Routledge.
  10. M. Hughes, M.(ed.),Franks, I. M.(ed.)(2001).pass.com.Cardiff:CPA, UWIC.
  11. Markland, R.,Martinek, I. J.(1988).Descriptive analysis of augmented feedback given to high school varsity female volleyball players.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7,289-301.
  12. Reilly, I.(ed.),Bangsbo, J.(ed.),Hughes, M.(ed.)(1997).Science and Football III.London:E & FN Spon.
  13. Reilly, T.(ed.),Clarys, J.(ed.),Stibbe, A.(ed.)(1993).Science and Football II.London:E & FN Spon.
  14. Spinks, W.,Reilly, T.,Murphy, A.(2002).Science and Football VI.London:E & FN Spon.
  15. 吳美玉(1999)。排球比賽中二種牽連技術運用性能分析以1998年世界女排大獎賽鳳山站為例。大專體育,41,69-77。
  16. 李函潔(2001)。排球比賽得分結構的差異性探討。大專排球研究論文集,7,131-138。
  17. 胡忠民(2002)。排球比賽中如何調整接發球隊型。排球教練雜誌,1,3-6。
  18. 袁川、劉建華(2002)。從得失分看男排聯賽接發球進攻系統特點。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21(3),43-44。
  19. 張木山、紀忠呈(2002)。影響男子排球比賽成績表現之相關技術。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3(1),255-274。
  20. 張振興、王敏憲、李建毅(2008)。排球二號位置副攻手運用探討。交大體育,4,66-71。
  21. 張意德(1998)。時間差在排球組合技術之運用探討。臺灣體育,97,35-38。
  22. 許滸、張天祥(2000)。排球接發球隊型新構思。寶雞文理學院學報,20(4),298-300。
  23. 陳銘鐘(2000)。排球新規則實施後攻擊技術效果分析-以1999亞洲青少年排球錦標賽為例。大專排球研究論文集,6,143-156。
  24. 陳儷勻(2004)。發球型態、發球距離與發球落點對排球發球效果的影響。體育學報,18,137-148。
  25. 楊總成(2006)。2006年企業甲級男子排球聯賽自由球員接發球與防守技術表現之研究。排球教練科學,9,33-49。
  26. 葛春林、張興林、黃勇潮(2005)。對新一屆中國女排一攻進攻結構和效果的分析。武漢體育學報,39(11),67-69。
  27. 劉宗德、楊總成(2001)。2001年津津盃亞洲男子排球四強邀請賽我國扣球進攻能力分析。淡江體育,4,140-143。
  28. 劉建華(2001)。接發球進攻系統探析-兼析中國女排世界大賽勝負原因。成都體育學報,27(4),72-74。
  29. 劉建華、陳芳(2002)。男子排球比賽接發球進攻系統現實狀態分析與評價。中國體育科技,38(5),24-26。
  30. 盧建明(2003)。新規則排球一攻與防反的地位探討。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6(5),719-720。
被引用次数
  1. 劉有德、陳佳郁(2010)。數據會說話:球類運動技戰術分析方法探討。臺灣運動心理學報,17,4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