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兩種氣學,兩種儒學

并列篇名

Two Kinds of Ch'i Philosophy, Two Kinds of Confucianism

DOI

10.6163/tjeas.2006.3(2)1

作者

楊儒賓(Rur-Bin Yang)

关键词

氣 ; 工夫 ; 先天 ; 後天 ; 復性 ; 創造 ; Ch'i ; spiritual exercise ; pre-created ; post-created ; recovery of the Nature ; creation

期刊名称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3卷2期(2006 / 12 / 01)

页次

1 - 3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理學系統中是否有獨立的氣學一系,這是箇仍待討論的問題。本文從工夫論的角度入手,將近世儒學的氣論分成兩種,一種是先天類型,一種是後天類型。兩者都反對朱子學理氣二分的世界觀,也反對佛老的「空」、「無」之世界觀。但兩種「氣」的哲學基礎不同,先天類型的「氣」之概念等同於「體用論」中的「用」之概念(如羅欽順、張載),先天型氣論學者的工夫論主張逆覺以入「動靜一如」的流行之境,他們或從心學(心性論)的視野定位此先天型之氣(如劉宗周),或從道論(本體宇宙論)的角度定位此概念,其目的皆是要求得存在源頭之動能,返本以開個人與世界之新。後天型氣論的思想可定位為狹義的氣學,此氣學的氣是自然主義的用法,它反對超越性的內涵,所以其工夫主張乃落在氣的特殊性,用氣成性;也落在主張氣在此世的交感性,透過氣的共振建立意義交感的共同體﹔也透過心知的作用,納萬物之知為己性。先天型氣論的工夫仍是理學大傳統的「復性」模式,後天型氣學的主張則已走出理學的範圍,集中在經營氣質之性。前者是縱貫-溯源式的,後者則是橫拓-前進式的。前者是永恆不斷切入變化之流中的創新,後者的創新則是不斷與世交感的代換。兩者皆有「整體性」的倫理要求,但一來自超越的源頭,一來自血氣心知的內在目的性。

英文摘要

It is an unsolved problem that whether there's an independent philosophy of Ch'i in the system of Lixue. This article tries to divide the Ch'i philosophy into two modes-one is pre-created (transcendental, 先天), and the other is post-created (empirical, 後天). Both of them disapproved Zhu Xi's dichotomic worldview of Li and Ch'i and the ”void” and ”non-being” worldviews of Buddhism and Taoism; but they had dissimilar philosophic bases. The concept of Ch'i in the pre-created mode was equal to the ”function” of ”the theory of substance and function” (e.g. Lo Ch'inshun, Chang Tsai); and these scholars advocated returning to the luminous realm of ”Dong Jing Yi Ru” in order to obtain the dynamic energy from the source of Primordial Creation and to renew the individual and the world. They orientated the pre-created Ch'i either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doctrine of Mind (e.g. Liu Tsungchou) or from the aspect of onto-cosmology (e.g. Chang Tsai). The one of the postcreated mode can be defined as the narrow or standard Ch'i theory, which belonged to the usage of naturalism and objected to transcendence, therefore, it stressed the speciality and the earthly sympathy of Ch'i. By the unique quality of Ch'i spreading in everybody, everyone should develop his or her unique personality. By the sympathetic quality of Ch'i, everyone should cultivate the feeling of unity with others. The cultivation of the pre-created Ch'i theory still belonged to the mode of ”the recovery of the Nature” of the tradition of Lixue; however, the cultivation of the post-created one had gone beyond the limit of Lixue. The former mode is vertical-regressive, and the later one is horizontal-progressiv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宋朱熹(1983)。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2. 秦呂不韋(2002)。呂氏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梁劉勰(1984)。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
  4. 清王先慎(1998)。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5. 清王先謙(1988)。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6. 清孫希旦(1989)。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7. Hegel, Georg W.F.、朱光潛譯(1981)。美學。臺北:里仁書局。
  8. 今道友信、蔣寅譯(1991)。東方的美學。北京:三聯書店。
  9. 江文也、楊儒賓譯(2004)。孔子的樂論。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0. 聯合報(1995/07/29-08/03)
  11. 杜維明(1997)。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臺北:東大圖書。
  12. 杜維明、郭齊勇、鄭文龍編(2002)。杜維明文集。武漢:武漢出版社。
  13. 徐復觀(1966)。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4. 郭慶藩編(1974)。莊子集釋。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15. 陳昭瑛(2005)。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6. 陳昭瑛(2005)。臺灣與傳統文化。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7. 陳昭瑛(2006)。「神」概念的美學內涵:儒道禪互補的脈絡。東亞禪文化的形成與發展:理念與實踐學術研討會,廣州:
  18. 陳昭瑛(2005)。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9. 陳昭瑛(2005)。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 陳昭瑛(2005)。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1. 陳昭瑛(2005)。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2. 陳昭瑛(2005)。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3. 黃俊傑、楊儒賓主編(1993)。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和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
  24. 楊伯峻編(1981)。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
  25. 楊蔭瀏(1987)。中國古代音樂史稿。臺北:丹青圖書。
  26. 楊儒賓(1996)。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27. 蔣年豐、楊儒賓編(1993)。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和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
  28. 韓國鐄、林衡哲編(1998)。現代音樂大師:江文也的生平與作品。臺北:前衛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陳牧凡,李維倫(2021)。氣的身體經驗:一個現象學的探究。本土心理學研究,56,121-173。
  2. 陳威瑨(2011)。佐藤一齋《言志四錄》的「天」思想及其意義。中國學術年刊,33(2),67-100。
  3. 鄧秀梅(2013)。儒家如何詮釋「氣具形而上之涵意」─以唐君毅先生論氣為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56,63-106。
  4. 郭寶文(2017)。羅欽順氣學思想之定位及與王廷相比較研究。國文學報,62,159-192。
  5. 郭寶文(2019)。由羅欽順評張載論兩人氣學異同。淡江中文學報,40,119-146。
  6. 郭寶文(2022)。由氣學議禮之異同論羅欽順思想定位。淡江中文學報,46,33-70。
  7. 郭曉東(2009)。從「性」「氣」關係看張載、二程工夫論之異同。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6(1),65-109。
  8. 黃俊傑(2007)。中日文化交流史中「自我」與「他者」的互動:類型及其涵義。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4(2),85-105。
  9. 林俊宏(2009)。李榮的重玄思想與政治論述—以《老子注》爲核心。政治科學論叢,40,1-42。
  10. 林俊宏(2012)。呂惠卿《道德真經傳》與《莊子義》中的思想三論。政治學報,53,63-96。
  11. 林素芬(2012)。從「觀物」到「安樂」─論邵雍生命哲學的實踐開展。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57(2),1-28。
  12. 劉滄龍(2008)。「血氣心知」與「身體理性」—論戴震與尼采的修身哲學與文化批判。漢學研究,26(4),197-218。
  13. 田富美(2012)。乾嘉學風下的尊朱視域—方東樹儒學思想研究。彰化師大國文學誌,25,205-235。
  14. 田富美(2013)。方東樹儒學思想的一個側面─辨陸王以歸程朱。成大中文學報,40,169-206。
  15. 吳略余(2011)。論朱子哲學的理之活動義與心之道德義。漢學研究,29(1),85-118。
  16. 鍾雲鶯(2008)。清末民間教派人士光月老人之《四書說約》研究。清華學報,38(1),1-33。
  17. (2009)。明清儒家自然氣本論的哲學典範。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22,1-35。
  18. (2018)。以「通」為道─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之老學詮釋。文與哲,33,141-192。
  19. (2019)。從認識論探析明代氣本論形下思想發展。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35,185-212。
  20. (2023)。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之「玄理」性格的省思。東吳中文學報,46,1-27。
  21. (2024)。返回至善:由韓邦奇、魏校思想析論兩種氣學之異同。文與哲,44,23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