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方以智三教道一論的特色及其體知意義

并列篇名

Fang Yizhi's Dao-Based Synthesis of the Three Teachings and Internal Awareness

DOI

10.6163/tjeas.2010.7(1)155

作者

蔡振豐(Chen-Feng Tsai)

关键词

方以智 ; 三教合一 ; 三教道一 ; 體知 ; 明代 ; Fang Yizhi ; Synthesis of the Three Teachings ; Dao-Based Synthesis of the Three Teachings ; internal awareness ; Ming dynasty

期刊名称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7卷1期(2010 / 06 / 01)

页次

155 - 19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之要點有二:一、歸納思想史上三教合一論的類型,並依此說明明代三教論及方以智三教論的特色。二、分析方以智三教道一論與「體知」之說的理論關聯。本文認為方以智的論說可以回答三個有關「體知」的理論問題:(一)三教的工夫及境界有發動工夫的共同基礎,可作為體知活動的起點。(二)體知三教是指基於相互的權威性,將三教的說法內斂於己的實踐活動。(三)體知三教的語言,必須打翻、滾用三教的說法,不將語言視為靜態的意義展示,而在動態的現實活動中還原語言的指示性意義。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deals primarily with the following two points. First, we will look at thee various ways in which syntheses of China's Three Teachings have been attempted throughout history in order to get a better idea of what was unique to attempts at such a synthesis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in general and by Fang Yizhi (方以智) in particular. Second, we will analyz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Fang's syncretism and the theory of internal awareness (體知 tizhi). We find that Fang's discussion can serve to respond to three theoretical 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idea of internal awareness. First, Fang's syncretism is not based on a literal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ual traditions but rather on a corporal praxis. Second, ”language” in Fang's syncretism combines both ”teaching of meaning” and ”corporal praxis.” Third, Fang's syncretism is informed by a particular interpretive principle that comes close to the idea of internal awarenes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林義正(2002)。儒佛會通方法研議。臺大佛學研究,7
    連結:
  2. ﹝唐﹞宗密 1924 《原人論》,《大正藏》(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24-1935 年),第45 冊
  3. ﹝唐﹞法琳 1924b 《辯正論》,《大正藏》(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24-1935 年),第52 冊
  4. ﹝南梁﹞慧皎 1924 《高僧傳》,《大正藏》(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24-1935 年),第50 冊
  5. ﹝宋﹞宗杲 1924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大正藏》(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24-1935 年),第47 冊
  6. (1969)。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
  7. (1972)。和刻影印近世漢籍叢刊。京都:中文出版社。
  8. (1968)。卍續藏經。臺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
  9. 常盤大定 Tokiwa, Daijoo 1930 《支那に於ける佛教と儒教道教》(東京:東洋文庫,1930年)Shina ni okeru Bukkyō to Jukyō Dōkyō (Tokyo: Tōyō Bunko, 1930)
  10. (1968)。卍續藏經。臺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
  11. ﹝唐﹞法琳 1924a 《破邪論》,《大正藏》(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24-1935 年),第52 冊
  12. ﹝唐﹞釋道世 1924 《法苑珠林》,《大正藏》(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24-1935 年),第53 冊
  13. ﹝南梁﹞僧祐 1924 《弘明集》,《大正藏》(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24-1935 年),第52 冊
  14. ﹝南梁﹞智顗 1924 《摩訶止觀》,《大正藏》(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24-1935 年),第46 冊
  15. ﹝宋﹞趙雄(宋孝宗)1924 《原道論》,《大正經》(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24-1935 年),第49 冊
  16. ﹝宋﹞劉謐 1924 《三教平心論》,《大正藏》(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24-1935 年),第52 冊
  17. ﹝唐﹞道宣 1924 《廣弘明集》,《大正藏》(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24-1935 年),第52 冊
  18. ﹝宋﹞李綱 1924 《梁谿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年)
  19. (1968)。卍續藏經。臺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
  20. 宋張伯端、宋王沐淺解(1988)。悟真篇淺解。北京:中華書局。
  21. 宋張君房、李永晟點校(2003)。雲笈七籤。北京:中華書局。
  22. 宋張載(1981)。張載集。臺北:里仁書局。
  23. 明方以智(1962)。東西均。北京:中華書局。
  24. 明方以智(1973)。藥地炮莊。臺北:廣文書局。
  25. 明方以智、龐樸注釋(2001)。東西均注釋。北京:中華書局。
  26. 明王夫之(1972)。船山遺書全集。臺北:中國船山學會。
  27. 明林兆恩(1970)。林子三教正宗統論。臺北:夏教養興。
  28. 明焦竑(1965)。支談。北京:中華書局。
  29. 明焦竑、李劍雄點校(1999)。澹園集。北京:中華書局。
  30. 明黃宗羲(1985)。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
  31. 明德清(1973)。老子道德經憨山註/莊子內篇憨山註。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32. 明覺浪道盛(1987)。天界覺浪盛禪師全錄。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33. 南朝宋范曄(1997)。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34. 清施閏章補輯(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公司。
  35. 清葉適(1989)。習學記言序目。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36. 清釋智說、清興磬、清興斧編(1987)。青原愚者智禪師語錄。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37. Ch''ien, Edward T.(1986)。Chiao Hung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Neo-Confucianism in the Late Ming。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38. Polanyi, Michael、Prosch, Harry、彭淮棟譯(1986)。意義。臺北=Taipei:聯經出版公司=Linking Books。
  39. 久保田量遠(1986)。中國儒道佛三教史論。東京=Tokyo:國書刊行會=Kokusho Kank?kai。
  40. 任繼愈編(1981)。中國佛教史。北京=Beijing: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41. 林義正(2002)。李綱《易》說研究:兼涉其《易》與《華嚴》合轍論。臺大文史哲學報,57
  42. 唐大潮(2000)。明清之際道教「三教合一」思想論。北京=Beijing:宗教文化出版社=China Religion & Culture Press。
  43. 徐聖心(1998)。臺北=Taipei,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44. 荒木見悟編、岡田武彥編(1972)。和刻影印近世漢籍叢刊。京都:中文出版社。
  45. 荒木見悟(2000)。憂國烈火禪:禪僧覺浪道盛のたたかい。東京=Tokyo:研文=Kenbun Shuppan。
  46. 張再林、張雲龍(2008)。試論中國古代「體知」的三個維度。自然辨證法研究,24(9)
  47. 張曼濤編(1979)。天臺之判教與發展。臺北=Taipei:大乘文化出版社=Dacheng Wenhua Chubanshe。
  48. 望月信亨、釋印海譯(1974)。中國淨土教理史。臺北=Taipei:正聞出版社=Zhengwen Chubanshe。
  49. 彭國翔(2003)。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臺北=Taipei:臺灣學生書局=Taiwan Student Books Company。
  50. 景海峰(2007)。中國哲學「體知」的意義:從西方詮釋學的觀點看。學術月刊,39(5)
  51. 湯用彤(1962)。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Taipei:臺灣商務印書館=The Commercial Press, Ltd.。
  52. 間野潛龍(1979)。明代文化史研究。京都=Kyoto:同朋舍=D?h?sha。
  53. 蔣國保(1986)。方以智哲學思想研究。合肥=Hefei:安徽人民出版社=Anhu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54. 謝明陽(2005)。明遺民的莊子定位論題。臺北=Taipei:臺灣大學文學院=College of Liberal Art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55. 釋聖嚴、關世謙譯(1988)。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臺北=Taipei:臺灣學生書局=Taiwan Student Books Company。
被引用次数
  1. 王矞慈(2021)。三教一道論之伏流-從明儒王道思想中見老子學與儒學交涉的思想史意義。漢學研究,39(4),137-174。
  2. 王子欣(2011)。2010年台灣地區宗教類期刊篇目索引。輔仁宗教研究,23,185-213。
  3. 楊自平(2013)。方以智《東西均》的生死哲學。興大中文學報,33,12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