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明清時期新義利觀評議:韋伯論旨重探

DOI

10.29652/LM.200208.0005

作者

張德勝

关键词
期刊名称

鵝湖月刊

卷期/出版年月

326期(2002 / 08 / 01)

页次

26 - 3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Metzger, Thomas(1977).Escape From Predicament.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 Schneider, Louis(Ed.)(1964).Religion, Culture, and Society.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3. Weber, Max(1985).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London:Unwin.
  4. Weber, Max,Gerth, Hans H.(Trans.)(1964).The Religion of China: Confucianism and Taoism.New York:The Free Press.
  5. 田兆元、田亮(1997)。商賈史。上海:藝文出版社。
  6. 余英時(1998)。士商互動與儒學轉向:明清社會史與思想史之一面相。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劉京廣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臺北:
  7. 余英時(1987)。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
  8. 余鑫炎(1987)。中國商業史。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
  9. 李汝珍(1992)。鏡花緣。香港:中華書局。
  10. 尚鉞(1956)。中國資本主義關係發展及演變的初步研究。北京:三聯書店。
  11. 杭之(1988)。韋伯理論、儒家倫理與經濟發展的糾纏。當代,23,114-5。
  12. 波斯信義、莊景輝譯(1997)。宋代商業史研究。台北:稻禾出版社。
  13. 唐力行(1995)。中國近世社會與商人。香港:中華書局。
  14. 馬敏(1995)。官商之間:社會劇變中的近代紳商。天津:人民出版社。
  15. 張海鵬編(1985)。明清徽商資料選編。合肥:黃山書社。
  16. 陳其南(1987)。再論儒家文化與傳統商人的職業倫理。當代,11,74+79。
  17. 傅衣凌(1956)。明清時代商人及商業資本。北京:人民出版社。
  18. 復旦大學國際交流辦公室編(1990)。儒家思想與未來社會。上海:人民出版社。
  19. 黃進興(1985)。韋伯論中國的宗教:一個「比較研究」的典範。食貨月刊,15,32-48。
  20. 楊國樞編(1994)。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臺北:桂冠。
  21. 虞和平編(1988)。經元善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2. 墨子刻、顏世安譯(1990)。擺脫困境-新儒學與中國政治文化的演進。江蘇人民出版社。
  23. 龍文茂(1997)。儒家傳統義利觀與市場經濟關係之辨析。傳統文化與現代化,4,54-60。
被引用次数
  1. 林錚(2015)。社會階層與社會流動:當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遇上韋伯式觀點。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53(1),209-246。
  2. 葉仁昌(2011)。孟子政治思想中的義利之辨的分析:四種主要類型的探討。政治科學論叢,50,1-36。
  3. 鄭伯壎、黃光國、周佳敏、余思賢(2017)。從「義利兩難」到「義利合一」:使命型儒商之心理機制。本土心理學研究,47,305-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