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存有三態論」與廿一世紀文明發展-環繞「存有」、「場域」與「覺知」三概念的展開 |
DOI |
10.29652/LM.200302.0004 |
作者 |
林安梧 |
关键词 |
存有三態論 ; 一體之仁 ; 道生之 ; 德蓄之 ; 神 ; 話語 ; 生發 ; 論定 ; 工具性合理性 ; 現代性 ; 理智中心主義 ; 存在先於本質 |
期刊名称 |
鵝湖月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332期(2003 / 02 / 01) |
页次 |
19 - 29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文旨在經由「存在」、「場域」與「覺知」三概念,環繞「存有三態論」,並省察現代性工具性合理性的異化,進一步尋求其歸復並預示廿一世紀世界和平之哲學反思。首先,我們指出廿一世紀不只有其「符號」意義,更有其「實存」意義,人之做爲一活生生的實存而有,其實存的主體性是至爲優先的。人常因「文」而「明」,卻也可能因「文」而「蔽」,我們當「解其蔽」,而使得真理開顯,回到實存的覺知場域之中。再者,我們對比了東西文化之異同,並指出「神」的兩個不同向度:人的參與觸動及整體的生長、話語系統所形成的理智控制。進一步,我們做了人文精神的解構與展望,指出:「存有」是「天、地、人」交與參贊而構成的總体本源,「場域」是「道生之、德蓄之;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而「覺知」則是「寂然不動,感而逐通」這樣的「一體之仁」。最後,我們指出「存有三態論」下人文精神,在東土現象學審視下的可能發展,如何的解開存有的執定,回到存有的開顯,再上溯於存有的根源,並再迴向於存有的確定。如此,通古今之變,究天人之際,方得安身立命。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