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物我一原,生死一致-船山《正蒙注》生死觀初探

DOI

10.29652/LM.200401.0010

作者

鄭富春

关键词

王船山 ; 張載 ; 正蒙注 ; 生死觀

期刊名称

鵝湖月刊

卷期/出版年月

343期(2004 / 01 / 01)

页次

55 - 6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佛教以「生死大事」作爲修行的根源,以達到了生脫死的境地,衝擊挑戰宋明理學家對於生死的終極思維,本文擬從重氣一系-船山《張子正蒙注》作爲探討儒家氣化一系的生死智慧與特色。船山《正蒙注》立足於宇宙情懷而論人的價值根源,從而找到立命之道;不離日用倫常,修德以肖天的盡心存神工夫,足以達到生死一致、貞生安死之道。從「物我一原」天人一氣的宇宙觀上,除了建立存有之源的思考外,很清楚的看到橫渠、船山氣化一系的生死態度,既非佛家式的輪迴觀,也非生死斷裂的虛無觀,除了顯發儒家道德實踐的莊嚴外,其中亦蘊涵儒家審美式的生死觀。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正蒙注》卷三,〈動物篇〉,《船山全書》第十二冊,頁一○三,頁一○二
  2. 《莊子解 》卷十九,〈達生篇〉,《船山全書》第十三冊,頁二九一
  3. 《船山全書》第十二冊,〈張子正蒙注序〉,頁一二,頁九,頁一一
  4. 《正蒙注》卷九,〈可狀篇〉,《船山全書》第十二冊,頁三五九,頁三六八,頁三七五
  5. 《正蒙注》卷一,〈太和篇〉,《船山全書》第十二冊,頁二三─二四,頁三三─三四,頁三二,頁三七,頁三五,頁二九
  6. 《正蒙注》卷三,〈誠明篇〉,《船山全書》第十二冊,頁一二○
  7. 《莊子解 》卷十八,〈至樂篇〉,《船山全書》第十三冊,頁二九一
  8. (1983)。張載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9. 王敔〈大行府君行述〉,《船山全書》第十六冊,頁七三。
  10. 牟宗三(1985)。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書局。
  11. 肯恩.威爾伯、胡因夢譯、劉清彥譯(1998)。恩寵與勇氣。張老師出版社。
  12. 唐君毅(1984)。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3. 陳寅恪(2001)。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三聯書店。
  14. 傅偉勳(1993)。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台北:正中書局。
  15. 曾昭旭(1983)。王船山哲學。台北:遠景出版公司。
  16. 蕭萐父(1993)。船山哲學引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7. 嚴壽澂(2000)。船山思問錄。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