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關於「覺」在教育上的作用:總體之源的場域覺醒-對《道言論》中「一本空明」的闡釋

DOI

10.29652/LM.200410.0004

作者

林安梧

关键词
期刊名称

鵝湖月刊

卷期/出版年月

352期(2004 / 10 / 01)

页次

13 - 1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易繫辭傳》(上)
  2. 道言論
  3.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八章,第一章
  4. 《論語》〈陽貨篇〉
  5. 《劉子遺書及遺編》卷六,〈證學雜解〉,頁廿五
  6. 王陽明(1974)。傳習錄。台北:商務。
  7. 牟宗三(1971)。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台北:商務印書館。
  8. 牟宗三(1977)。佛性與般若。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9. 牟宗三(1983)。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0. 吳光編校(1992)。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1. 林安梧(1993)。存有、意識與實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2. 林安梧(2000)。當代新儒學之回顧、反省與前瞻:從「兩層存有論」到「存有三態論」的確立。鵝湖,廿五(十一),三六─四六。
  13. 林安梧(1987)。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4. 林安梧(2000)。「存有三態論」與「存有的治療」之構建─道家(教)思維的一個新向度。道學與中國傳統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四川成都:
  15. 林安梧(1996)。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的哲學省察。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16. 林安梧(1997)。發刊詞─「道與言」。揭諦
  17. 林安梧(1998)。關於「善之意向性」的問題之釐清與探討:以劉蕺山哲學為核心的展開。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台北:
  18. 林安梧(1999)。〈從「外王」到「內聖」:後新儒學的新思考。第二屆台灣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南:
  19. 林安梧(2000)。「心性修養」與「社會公義」:中華文化邁向二十一世紀的糾結之一。原道,第六輯,六九─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