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陽明良知學之探析-兼論與慧能心性論之別

DOI

10.29652/LM.200710.0006

作者

吳建明

关键词

陽明 ; 良知 ; 慧能 ; 孟子 ; 致良知

期刊名称

鵝湖月刊

卷期/出版年月

388期(2007 / 10 / 01)

页次

36 - 4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向來治陽明學者成認其學有雜禪之疑慮,進而否認陽明學爲儒門血脈正宗;雖陽明成學前曾出入佛老,然至龍場困居夷處、百死千難,終悟「致良知」而遣二氏之學,本文考察陽明良知學之內涵,以爲良知學所揭示者無異於孔孟之說,而與禪學所呈顯者有所分別。 再者,透過對慧能心性論之概略剖析,理解禪學之根本用心與宗旨,皆與陽明良知學有所出入。因此,籍由對比慧能心性論內涵之探究;亦能由此呈现陽明良學之內涵與精彩。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王文成公全書》卷三七,《陽明先生墓誌銘》
  2. 《大正藏》四八冊,頁三四O上、三四二下
  3. 《王文成公全書》卷一, 《傳習錄》上
  4.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台北:學生。
  5. 吳汝鈞(1996)。王陽明的良知觀念及其工夫論。哲學與文化,23(4),1484。
  6. 唐君毅(1993)。中國哲學原論。台北:學生。
  7. 陳榮捷(1992)。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台北:學生。
  8. 陳榮捷(1994)。王陽明與禪。台灣:學生。
  9. 陶國璋(1993)。王陽明哲學的體系性分析。新亞學報,16(下),224-284。
  10. 傅偉勳(1990)。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1.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
  12. 蔡仁厚(1997)。王陽明的知行思想。中國文化月刊,210,3-4。
  13. 蔡仁厚(1992)。王陽明哲學。臺北: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