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試論唐君毅先生與牟宗三先生「道德內在論(註1)」的異同

DOI

10.29652/LM.200911.0005

作者

張曉芬

关键词

唐君毅 ; 牟宗三 ; 道德內在論 ; 心通九境 ; 良知坎陷 ; 心性論 ; 新儒學

期刊名称

鵝湖月刊

卷期/出版年月

413期(2009 / 11 / 01)

页次

20 - 4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一般說來,當代新儒學主要是指:宋明以來融會釋、老,重建孔孟儒學傳統的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然正式以「新儒家」名號指稱二十世紀的中國儒學思想的,是一九八五年元旦張君勱、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四位先生於香港《民主評論》發表一宣言:〈中國文化與世界-我們對中國學術研究及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前途的共同認識〉中引用(註2)。文中特別強調「心性之學」,乃是中國文化之神髓所在。實也闡發熊十力先生的觀點。而唐君毅先生、牟宗三先生、徐復觀先生皆是熊十力先生的高足,所以亦有學者以爲當代新儒學乃是熊十力先生的哲學流派。不論新儒學,是否爲熊十力先生的哲學流派,重點是其弟子唐君毅先生、牟宗三先生皆大力朋揚宋明理學內涵,強調儒家的「心性論」,且視爲人生修養與超越的主要依據。牟宗三先生最重要著作:《心體與性體》、《圓善論》等,唐君毅先生一系列的道德修養論,亦蔚爲《唐君毅先生全集》,然就「道德內在」而言,如何由道晶畸形上主體落實於個人內在的道德修養,或者,外在規範轉向於個人自覺實踐,牟先生與唐先生的看法如何?又二者有何異同?則是本論文欲探討的。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朱熹:《朱子大全》六七卷,《四部備要本》,(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三六),頁七。
  2. 宋張載(2000)。正蒙‧大心編。上海:上海古籍書店。
  3. 王邦雄(1983)。從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看當代新儒家的精神開展。鵝湖月刊,100,45。
  4. 牟宗三(1983)。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5. 牟宗三。哲學之路-我的學思進程。鵝湖月刊,15(11),5。
  6. 牟宗三(1968)。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書局。
  7. 牟宗三(1987)。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 牟宗三(1984)。現象與物自身。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9. 牟宗三(1985)。道德的理想主義。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10. 牟宗三(1979)。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11. 余英時(1994)。錢穆與中國文化。上海:遠東出版社。
  12. 吳汝鈞(1995)。儒家哲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3. 吳森(1977)。論治學的門戶和方法。哲學與文化月刊,4(2),66。
  14. 宋德宣(1994)。新儒家。台北:揚智文化。
  15. 林鎮國(1993)。當代儒家的自傳世界-以馮友蘭、唐君毅與牟宗三為例的研究。清華學報,23(1),111。
  16. 胡林英(2007)。道德內化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7. 唐君毅(1984)。唐君毅全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18. 唐君毅(1984)。唐君毅全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19.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
  20. 唐君毅(1984)。唐君毅全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21. 唐君毅(1984)。唐君毅全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22. 張祥皓(1994)。唐君毅思想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
  23. 啟良(1995)。新儒學批判。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24. 傅偉勳(1989)。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哲學探求的荊棘之路。北京:三聯書店。
  25. 單波(2001)。心通九境-唐君毅哲學的精神空間。北京:人民出版社。
  26. 單波(1983)。唐君毅先生的哲學。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27. 賀麟(1990)。哲學與哲學史論文集,北京:
  28. 馮耀明(2003)。超越內在的迷思-從分析哲學觀點看當代新儒學。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9. 黃克劍(2000)。百年新儒林-當代新儒學八大家論略。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30. 黃克劍(1996)。道德、理性與人文的向度。台北:文津出版社。
  31. 黃克劍、周勤(1993)。寂寞中的復興-論當代新儒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32. 黃瑩暖(2008)。唐、牟論朱子中和新舊說之「心」義。當代儒學研究,4,161。
  33. 楊澤波(2006)。牟宗三三系論論衡。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34. 葉海煙(1999)。人文與哲學的對話。台北:文津出版社。
  35. 熊十力(1985)。熊十力論著集。北京:中華書局。
  36. 劉述先(1996)。當代中國哲學論-人物篇。美:八方文化企業公司。
  37. 蔡錦昌(1988)。苟子的心是個明智心-評牟宗三和唐君毅的看法。哲學與文化,15(7),483。
  38. 鄭家棟(1992)。本體與方法-從熊十力到牟宗三。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39. 鄭家棟(1990)。當代新儒學論衡。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40. 賴賢宗(2001)。體用與心性:當代新儒家哲學新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41. 韓強(1992)。現代新儒學心性理論評述。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42. 顏炳罡(1995)。整合與重鑄-當代大儒牟宗三先生思想研究。台北:臺灣學生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