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郭店儒簡〈性自命出〉的心性論與當代孟學詮釋之對比

DOI

10.29652/LM.201103.0004

作者

謝君直

关键词

郭店 ; 性自命出 ; 儒學 ; 孟子 ; 心性論 ; 性情 ; 天命 ; 詮釋

期刊名称

鵝湖月刊

卷期/出版年月

429期(2011 / 03 / 01)

页次

14 - 3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郭店儒簡〈性自命出〉除了考證時代與孟子學術活動相近,以及被研究者歸屬於思孟學派之外,還因爲文獻內容與孟子思想相近,所以學者們在義理與思想闡發上,顯現出當代孟學詮釋的色彩,而且通過詮釋詞語與概念的比對,當代孟學詮釋的問題亦反映在〈性自命出〉心性論的哲學詮釋中。本文就二個面向來探討,一是就心性概念而言,如將性善視爲主體之價值本質或先驗的道德主體,則做爲本質的性善將與行爲之不善產生張力。是以本文討論心性論的詮釋進路如若避免道德主體性的概念語言,而以實踐的形上學的理路來詮釋心性情思想,並確認心性情的實存性,則人之爲不善即可獲得合理的解釋。第二個探討面向是天的形上意涵,倘如天視爲超越實體或形上學的第一因來理解,則天人關係底下的實踐者必將因人的有限性,而無法獲知天做爲客觀實體的整全面貌,或是在心性做爲道德主體的情況下,天人處於主客對立的狀態中。是以本文指出形上天的觀念應是在道德實踐中證成,而且「天」的概念與天道觀念的省察應避免以傳統形上學的絕對實體來詮釋,如此纔能體認天道造化的與盡意義,並在實踐者做爲在世存有下成爲開顯存有意義的所在。意即實踐者之有道德本心乃須從人與天道的相互感通處來理解,瞭解人的價值意義並非理性主體所能窮盡,而是人以其存在體驗來展現天道的無限意涵,其過程中除了通過心性的實踐顯化出人之存在意義的價值外,亦領會人之命感隨時與天道相銜接,而一往無盡於「即命立義」的自由。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謝君直(2010)。郭店楚簡〈性自命出〉的人道思想。東吳哲學學報,21
    連結:
  2. 丁原植(2002)。楚簡儒家性情說研究。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3. 王先謙(2000)。荀子集解。台北:世界書局。
  4. 朱熹(1984)。四書章句集註。台北:鵝湖出版社。
  5. 牟宗三(1974)。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6. 牟宗三(1971)。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 牟宗三(1992)。道德的理想主義。台北:學生書局。
  8. 牟宗三(1985)。圓善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9. 呂紹綱(1999)。性命說─由孔子到思孟。孔子研究,1999(3)
  10. 李零(2002)。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北京大學出版社,。
  11. 東方朔(2000)。〈性自命出〉篇的心性觀念初探。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
  12. 姜廣輝(2000)。初讀郭店竹簡印象記要。中國哲學,瀋陽:
  13. 唐君毅(1987)。唐君毅全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14. 唐君毅(1987)。唐君毅全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15. 荊門市博物館(1998)。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16. 袁保新(2008)。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家。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17. 袁保新(1992)。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
  18. 郭齊勇(1999)。郭店儒家簡與孟子心性論。武漢大學學報(哲社版),1999(5)
  19. 陳偉(1999)。郭店楚簡〈六德〉諸篇零釋。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5)
  20. 勞思光(1984)。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
  21. 黃百家纂輯、全祖望修訂(1979)。宋元學案。台北:廣文書局。
  22. 黃宗羲(1974)。明儒學案。台北:河洛圖書。
  23. 楊伯峻(1990)。孟子譯注。台北:華正書局。
  24. 蒙培元(2008)。《性自命出》的思想特徵及其與思孟學派的關係。甘肅社會科學,2008(2)
  25. 黎靖德編(1983)。朱子語類。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6. 戴璉璋編、吳光編、鍾彩鈞編審(1996)。劉宗周全集
  27. 龐樸(2002)。古墓新知。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曾暐傑(2020)。「孟學」或是「荀學」?儒學經典類型詮釋中的問題、方法與實踐。東吳中文學報,4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