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形而上學-海德格爾的存在、熊十力的心體之探索與比較

DOI

10.29652/LM.201106.0008

作者

孫業成;劉貢南

关键词

時間 ; 此在 ; 翕辟 ; 現象學 ; 工夫

期刊名称

鵝湖月刊

卷期/出版年月

432期(2011 / 06 / 01)

页次

55 - 6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存在與時間》(一九二七年春初版),《新唯識論》(一九二三-一九三二)在不同地域、幾乎同時醞釀成熟形而上學之本體論問題:如海氏說由於存在之被遺忘,使得人無家可歸;熊氏則說若不能識取宇宙實性本體,則人生將墮落而失去根蒂,飄如陌上塵。海氏主張存在之可能性高於現實性,熊氏則倡宇宙本體「備萬理、具萬德而含有無限的可能性」。他們的思惟模式又是如此之接近,以致胡塞爾暗中批評海德格爾的思維近乎東方神秘主義的「經驗的人類學的文明類型」。然而,兩者的進路:海氏由用即體,熊氏由體即用。中華文明歷兩千而血脈不斷、生命常新(實是形而上學大用之體現),通過比較,其奧秘想必會頓然朗現於心中。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亞里斯多德 : 《物理學》,220a25
  2. 奧古斯丁 : 《懺悔錄》,十一卷二六章三三節。
  3. 亞里斯多德(1983)。形而上學。商務印書館。
  4. 威廉.巴雷特(2004)。非理性的人。商務印書館。
  5. 倪梁康(2005)。現象學及其效應。三聯書店。
  6. 海德格爾(2000)。存在與時間。三聯書店。
  7. 海德格爾(2007)。路標.關於人道主義的書信。商務印書館。
  8. 海德格爾(2005)。形而上學導論。商務印書館。
  9. 海德格爾(2009)。時間概念史導論。商務印書館。
  10. 海德格爾(2004)。林中路。上海譯文出版社。
  11. 海德格爾(1996)。面向思的事情。商務印書館。
  12. 海德格爾(2008)。現象學之基本問題。上海譯文出版社。
  13. 海德格爾(2005)。演講與論文集。三聯書店。
  14. 海德格爾(2003)。尼采。商務印書館。
  15. 熊十力(2009)。讀經示要。上海書店出版社。
  16. 熊十力(2007)。十力語要初續。上海書店出版社。
  17. 熊十力(2009)。十力論學書札。上海書店出版社。
  18. 熊十力(2007)。十力語要。上海書店出版社。
  19. 熊十力(2008)。境由心生。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 熊十力(2007)。佛家名相通釋。上海書店出版社。
  21. 熊十力(1985)。新唯識論。中華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