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唯識宗的自證分

并列篇名

On the Notion of Svasamvitti-Bhāga of the Consciousness-Only School of Buddhism

作者

吳國寧(Kwok-Ning Ng)

关键词

反思 ; 能所 ; 自證分 ; 證自證分 ; 客體化 ; 意向性 ; 我知行為

期刊名称

鵝湖月刊

卷期/出版年月

463期(2014 / 01 / 01)

页次

29 - 3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探討唯識宗的四分說結構中的自證分和證自證分,此中可大略分為對自證分存在的必要性和證自證分存在的可否作論證。從回憶的如何可能瞭解自證分的作用是一種我知行為、是有其存在的必要。而從認識論角度看,對世界萬象的認知亦是源自這我知行為,在我知行為中一個純粹自我亦被揭示,物我同時。在沒有自證分的作用,現象也失去意義。這我知行為正是自證分經驗自身的存在的意涵。證自證分的設立是基於自證分是能量而必有量果之故,但從自證分的作用方面看,它雖和見分同名能量,但性質各異,自證分是透過反思對自我存在的證實,非如見分緣相分須有一結果。若只為自證分的量果考量而設證自證分會顯累贅,未如三分說的精要。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陳榮灼(1995)。唯識宗與現象學中之「自我問題」。鵝湖學誌,15,57-59。
    連結:
  2. 《宗鏡錄》 T48n2016p0437 。
  3. 梁漱溟,《唯識述義》,北京大學出版部,一九二○,頁四八,頁五二
  4. 《成唯識論》 T31n1585p0010,T31n1585p0001。
  5. 《成唯識論述記》 T43n1830p0319 。
  6. 呂澂(2002)。印度佛學源流略講。上海人民出版社。
  7. 姚治華。論陳那自證說。現象學與人文科學,3,51-52。
  8. 唐君毅(1991)。唐君毅全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
  9. 陳那造、法尊譯編(1982)。集量論略解。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0. 陳雁姿(1999)。陳那觀所緣緣論之研究。志蓮文化部。
  11. 勞思光(1991)。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