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有教無類」正義-兼論孔子的教育思想

并列篇名

A New Commentary on "No Discrimination in Teaching," with a Discussion on Confucius' Educational Thought

作者

吳本連(Wu, Ben-lian)

关键词

有教無類 ; 教無種類 ; 教無難曉 ; 教無相似 ; 因材施教

期刊名称

鵝湖月刊

卷期/出版年月

515期(2018 / 05 / 01)

页次

27 - 3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論語.衛靈公》篇「有教無類」章歷來解讀為「教無種類」,今人也有解讀為「教無難曉」的,但是這兩種解讀都與字義訓詁不相符,更與《論語》文本及其它先秦典籍相抵牾,正確的解讀應該是「教無相似」。「有教無類」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綱領,而沿用成習的「因材施教」不能作為孔子教育思想的標識。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所詞典編輯室(2015)。現代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2. 王炳照(1994)。簡明中國教育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3. 朱熹(2010)。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 皇侃、高尚榘校點(2013)。論語義疏。北京:中華書局。
  5. 馬數鳴(1989)。釋「有教無類」的類。學術界,1989(5),96。
  6. 張瑞璠(1962)。關於孔子「有教無類」的教育主張。學術月刊,1962(2),55-8。
  7. 張瑞璠編、王承緒編(1997)。中外教育比較史綱(古代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8. 許慎、段玉裁注(1988)。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 陳桂生(2004)。「有教無類」辨析。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3),26。
  10. 陳桂生(2000)。教育原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1. 陳漢才(1980)。「有教無類」辨。華南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4),25-26。
  12. 程樹德(1990)。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13. 趙明因(1995)。「有教無類」新解。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4),98。
  14. 錢穆(2002)。論語新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5. 謝質彬(2011)。古漢語語法訓詁研究及其他。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16. 龐樸(2005)。龐朴文集。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17. 羅志田(1986)。「束脩」我見。四川師範大學學報,1986(6),65。